锻炼儿童逻辑思维训练

如果想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话,那么一定离不开数字。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数字都有哪些概念。在教孩子数数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够操之过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年龄进行施教,将这些数字渗透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样可以增加对于数字的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

如果想让孩子获得丰富想象力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认识一些物品,这样孩子进进行想象时就会有一定的凭借物。等到孩子年龄越大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脑海中所存在的物品越来越多。除此之外注重培养孩子的比较能力,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中做起,比如说问孩子自己的年龄大还是哥哥的年龄大。

如何锻炼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锻炼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家长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对孩子长大之后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如何锻炼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

1、理解数字的概念

爸爸妈妈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木珠、碗、豆子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物品更加能够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2、学习分类的方法

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爸爸妈妈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3、了解顺序的概念

顺序练习有助于培养孩子今后的阅读能力,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序。例如爸爸妈妈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到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4、认识大群体和小群体

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例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

6、掌握一些空间概念

大人们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

7、孩子思维能力强的特征

独立性:思维力强的人,必定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能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即使他请教别人,查阅资料,也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

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力强的人,对总是反应迅速而且灵活,不墨守成规,能比较快地认识、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有人让少年曹冲称一头大象的重量,这对一个小孩子是大难题。可是曹冲经过迅速而灵活的思考,很快有了办法。先让大象站在船里,刻上水位记号,然后把大象拉下来,往船上装石块,达到原来水位记号停止。石块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曹冲的思维力很强,上述几个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逻辑性:思维力强,想问题严密而且科学,不穿凿附会,不支离破碎,得出的结论有充足的理由、证据,前因后果思路清晰。

全面性:思维力强,看问题不片面,能从不同角度整体地看待事物。

创造性:思维力强,对问题能提出创造性见解,别人没想到的,他能够想到。

0~3岁:动作思维为主

在这个阶段,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说,孩子常常会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往往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做起。

首先,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这个阶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经能够从1数到10了,甚至能数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着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其次,学习分类法。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时父母们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物体进行归类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动手把同一类物体摆放在一起,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重新归类,引导孩子动手操作。

再次,让孩子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列。如家长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当然,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有许多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也同样有许多内容可以有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如让孩子掌握左右、前后、里外等的空间概念。其实,只要父母善于发现,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就一定可以在生活中逐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4岁: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过渡

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们已经能摆脱具体事物或行动的束缚,能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个时期的动作思维仍然占很大的部分,但是形象思维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孩子的思维活动已经可以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了。

在这个时期,如孩子数1~10的数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要依托或借助一些具体的物体(如10个珠珠等)才能完成,但是只要父母注意引导,就可以逐步地过渡到用眼睛“默数”的程度。这其实就是一种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的简单转化。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简单的看图说话的能力。在认数1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说出带有数量的一句话;在认数2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孩子说出带有数量的两句话;依此类推,逐步提高难度。在加法的学习中,通过展示图形,使孩子说出2句或者3句话等等,通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加法意义的认识,同时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也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使思维的眼睛,孩子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所以,观察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动手的能力的培养。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但是思维仍然离不开动作和表象,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萌发。

其实,培养这个时期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许多的方法,父母要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4~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4~6岁的`孩子思维已经能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发生了各种变化。首先,从理解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于事物关系的理解;其次,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譬如当你用语言向孩子描述事物时,一般情况下他都会理解;第三,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停留在对事物的简单表面的评价上,现在已经开始对事物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早期的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他只能简单的分辨出所谓的“好人、坏人”,这时他已经能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他的看法。另外,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已经能够从事物的外表向内部、从局部往全面的深度去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在不断地加深。

其实,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逻辑思维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可以多加利用。

所以,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丰富孩子的知识

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也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等,使逻辑思维灵活而敏捷。以化学家门捷列夫为例,他之所以能发现和创建元素周期表,这是不仅仅是因为他深通化学知识,而且他还对物理、气象等科学领域都有涉猎,从而才能科学地制定出在人类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元素周期表。同样,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动画书、卡片、通俗易懂的故事书,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一些动脑筋的故事书籍,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读物等,常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样就能提高活跃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进行积极的逻辑思维的兴趣。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让孩子对这些知识充分理解,这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孩子不理解的东西,是很难去进行积极的思考的。所以,有目的的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也是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见多识广,孩子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开展起来。

2、利用想象打开思路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能为逻辑思维的飞跃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因此,要善于对孩子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想象来打开思路。物理大师牛顿在苹果从树上掉下现象中引发出想象,最终研究出万有引力律。某物理学家在评价爱因斯坦时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想象力给他的激励。”这些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想象的重要性。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要孩子发挥想象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随时随地的启发,生活中只要家长善于发现,善于抓住时机,就一定能够非常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当看到小汽车圆圆的轮子时,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下,圆的轮子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家长提出任何具有想象意义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也可能大大出乎家长们的预料,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嘲笑孩子的创意,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

3、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

思维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接着便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训练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会积极活动,从而有效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年幼的孩子总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遇到家长自己也弄不懂的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其实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榜样,引导孩子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这也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对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经常对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或者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对客观事物进行提问和思考,尤其是当孩子凭自己的经验作出了判断,并发表意见的时候。这样能使孩子对客观事物的浓厚兴趣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极大地刺激孩子的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4、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孩子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而有的孩子还处在自己思考的过程时,有些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虽然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就会养成孩子依赖家长的习惯,而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不可能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和途径,启发孩子了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自豪和成就感,他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从而产生新的动力。

5、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所以,在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家长同时也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方法,以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较快提高。这些基本方法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当然父母不能只是用泛泛而谈、过于理论的方法来指导孩子,应该在具体的生活情景或者例子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孩子讲解和引导才行。

6、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思维活动时,应该一方面根据孩子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另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孩子对于事物的兴趣。

其实,以上各种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只要经常使用,运用得当,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利用各种时机,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作为一种比较抽象的能力,可以通过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分析、判断、推理等等能力进行提升。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个维度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判断力、分类归纳等各方面能力,同样能起到培养思维的作用。

也许你听过很多,什么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法,感觉很高深,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越简单越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开发。

1、陪孩子做分类

分类本身就是一种归纳练习。比如从超市回来买的物品可以让孩子进行分类,哪些是厨房的?哪些是房间的?有哪些颜色相同的?哪些功能相同的?

比如叠衣服,鼓励孩子按不同的规则来分,按家人分,爸爸的,妈妈的,我的;按颜色分,白的,红的,蓝的等;按功能分,冬天的,夏天的等。

整理玩具也用类似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同样的东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还可以和他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比较不同分类的优劣。

2、给孩子讲清楚因果关系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天要下雨?为什么要喝水?为什么飞机会在天上飞呀?为什么要早睡啊?

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因果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这个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3、跟孩子沟通顺序

为什么要先穿袜子,再穿鞋子?为什么要先系好安全带再开车?在平时跟孩子的玩乐与交流中,父母需要给孩子讲述做这件事情的顺序,让他们知道做事情的顺序每一步都是有依据,有道理的。

4、鼓励孩子观察寻找事物的相同和不同

结合身边的物品,比如勺子、碗、盘子、锅,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哪些水果是圆形的?哪些圆形的东西可以吃等等。陪着孩子一起去探索逻辑思维的美好!

除了从日常点滴生活中去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兴趣。数独一直以来被称为“聪明人的游戏”,是世界上公认的,逻辑思维训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很多学霸都从小开始学习玩数独。

对于初次接触数独的低幼孩子来说,九宫格可能会比较难。可以从数独的一些变体简易版入门,如四宫格和六宫格,都是循序渐进地发展孩子的数独能力。

基本规则了解后,剩下的就是让孩子多玩多做,就可以帮助提高孩子数独方面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合理正确的思维能力,做出正确分析、判断、推理、观察等的能力。你不仅需要这种能力学好数学,还需要同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学习其他*,这是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掌握的能力。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用以下五种方法帮助孩子科学地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积木是世界上流行的育儿游戏。孩子在建造的过程中,要考虑每个积木的高度、厚度、形状、颜色、对称程度。

在玩游戏的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逻辑思维、手眼脑协调能力,全面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它在世界各地流行了这么多年。乐高玩具也有同样的功能,无论是积木还是乐高,都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大人小孩都很喜欢听故事,但是父母往往是听了一半有多年经验的故事就知道故事的结局,电视剧里的角色说一句话就知道说什么。但孩子猜不到,家长可以让孩子大胆猜结局。孩子猜出来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思考过程,从前面的几点推导出结局。

这样,孩子不会感到无聊,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父母可以问孩子:我们出去玩想生火却忘了打火机怎么办?我们正开车回家,车坏了,不能动了。我该怎么办?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思考,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孩子发展开放性思维。一类问题可以多方向考虑,可以得到各种结果。父母可以把一些不同种类的物品乱放,然后让孩子单独把一种物品放在一起。比如篮球足球放在一起,盘子碗放在一起,等等。或者把一些数字一起排列成几行,让孩子找到不同的组。

这样既能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训练孩子的视力和观察能力。带孩子出去玩,看天上的白云。父母可以问孩子云是什么样子的。看到一块石头也能让孩子想象。例如,如果孩子不能像乌龟一样看到它,父母可以提醒他们的孩子在动物身上想象。这样既能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上学后,不仅会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还会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丰富内容。除了以上五种方法,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对孩子来说*的是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1、教孩子学习分类法,即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颜色、形状、用途等。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观察能力。

2、教孩子认识大群体与小群体,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如家具、动物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如动物——鸟——麻雀。

3、教孩子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到最小、从最硬到最软、从甜到淡等,也可以反过来排列。

5、教孩子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不少学龄前儿童,有的甚至在两三岁时,就能从1“数”到10,甚至更多。与其说是在“数数”,不如说是在“背数”。父母在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从一边口里有声,一边用手摸摸物品,逐渐过渡到用眼睛“默数”。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数字准确表达的概念,父母们应尽量讲得准确。同时,还应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数词。也可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关系,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增加减少的概念。

6、教孩子掌握一些空间概念,成人们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

一、不断反问孩子

和孩子出去玩时,或是在家里时,等等,孩子总会碰到许多事情,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他总会问为什么。这时,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给他答案可能效果不佳。当孩子有好奇心发问的时候,我们的反问孩子能积极回答。如一次孩子看着我和妻子的结婚照片,问了一句:“爸爸,照片里怎么没有我”。我正犹豫如何回答时,突然反问了一句:“你是从哪里来的呀”,孩子随口回了句:“我知道了,一定是你们结婚后把我从超市里买回来”。简单的反问,让孩子多了些思考的.空间。常此以往,更能激发孩子的思考和想象。

二、和孩子不断语言交流

三、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看到过一个例子,让孩子独立解决一些问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让孩子去扔垃圾,孩子要思考怎么拿垃圾才不会碰到自己的身上,同时要思考如何才扔到垃圾桶里面。别小看生活中的这些小智慧,关键是我们做父母的舍得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参与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务,让孩子多一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逻辑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作为家长的我们善于从孩子感兴趣的生活事件中加以引导,我想这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拓展定会有作用。而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孩子分析、解决能力的提升,对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喜欢游戏玩乐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手指协调和逻辑思维能力。

1.智慧串珠锻炼孩子注意力和手指协调能力;

2.拼图游戏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可以从4块、6块、8块拼图逐步增加块数,寓教于乐;3.引导孩子模仿生活

孩子玩娃娃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孩子给娃娃“穿衣服”、“喂奶”等等生活上的模仿;4.讲故事注重互动,可玩角色扮演

许多孩子都喜欢听家长讲故事,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5分钟左右的短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与孩子的.互动,比如说,讲到:“小红帽拿着苹果找外婆”,家长就可以反问孩子“小红帽拿着什么给外婆啊”?故事讲完后,家长还可以根据故事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思维。

语言开发引导切忌过早背书保留孩子的创造力2到3岁的孩子是口语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从说简单的名词逐步到会说短语,从而到说出完整的句子。孩子从幼儿语慢慢过渡到说完整的句子,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

1.从名词到动词逐步增加引导

比如,孩子说“我吃,妈妈吃”的时候,家长可以名词加动词的引导“吃什么呀?”“谁吃?”……渐渐地引导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

2.第二语言培养从单词开始

近年来,中文语言的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各位家长,不少家长从小给孩子锻炼外语能力,从小教孩子英语等外语,在孩子三岁之前不要同时教给孩子两种语言,会造成孩子语言混乱,家长可以在教孩子说话的时候,以母语为中心,其中穿插一些英文单词教给孩子,但是不要过量,大概占到母语的10%~20%,孩子能理解外语单词,但是又不会造成语言混乱。等到孩子母语学会了,能够用母语说完整的句子后才逐步开始培养孩子的第二语言。

3.切勿过早让孩子乘法表、唐诗宋词

很多家长会让小孩子从小背诵唐诗宋词、三字经、乘法表,孩子对于这些文字背起来朗朗上口,其实孩子真的对这些知识理解吗?其实不然,孩子只是在机械地背诵而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但孩子却根本理解不了所背下来的内容。

不要过早让孩子背乘法表、背诗句等等,与其死记硬背,倒不如直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教孩子唱歌,教孩子说有逻辑性的话语,通过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看、接触,让孩子自己说出具有描述性、有逻辑的完整句子,而数字可以让孩子先从几何图形开始慢慢接触。

4.培养孩子绘画兴趣

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拿起笔画画是让孩子认识几何图形的好方法。通过画在纸上教孩子各种点、线和圆圈,然后到线条、色块,让孩子观察简单的物体,逐渐训练孩子能画出象征性的图形。父母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孩子对物体色彩的注意,培养对颜色的兴趣,并使用不同颜色笔绘画。当孩子发挥想象力给太阳画成蓝色、给大树画成红色时候,家长不能一味地纠正孩子,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让孩子持续保持创造力。

怎样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思维能力:

一、保持孩子世界应有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观看世界、了解世界的内在动力。只有保持好奇心,才可以发挥自己的本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去学习,去思考、去认知。

故事中,当年坐在苹果树下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不去追究故事的真假,每天都会有苹果掉落,但不争的事实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不是因为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因为他有好奇心,见到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事情积极的思考,并积极的寻找事情发生的原因。这是多么强有力的思维能力!

好奇心就是孩子的一个个“为什么”,这是有了这无数个为什么,孩子才会激发无穷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孩子才能够主动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大,他的“为什么”越来越多。时而稀奇古怪,时而让我瞠目结舌,总之回答不出来的时候越来越多,这时候不妨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想着树立权威,在知识的海洋中,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也不要谴责抱怨孩子哪里来这么多的问题,这样除了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外,对于他的成长没有丝毫的益处。

二、提升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思维能力中,不管是从图形分类、空间认知、数学逻辑、语言表达、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来具体分类;还是从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整体思维能力来划分;都离不开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积极思考的心灵。

很多时候,家长在亲子空间里太着急“填空”,而疏于“留白”。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在热切的导入知识给孩子,却没有想过给孩子一个主动思考的空间。

还有一个很出名的例子:一张白纸上有一个点儿。拿给成人看的的时候,很多人说就是一个点儿,而孩子的世界答案却丰富多彩各不相同。这是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孩子从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的能力。

我想用白纸上的点来说的是,“留白”很重要。我们平日里给孩子了太多知识、规矩,甚至会越俎代庖的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却忽视了“留白”的艺术与魅力。这一张纸正如孩子的世界,我们穷其一生给予孩子的不过是这样一个点而已,剩下大量的空白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去填充!

三、逐步导入思维导图,加强孩子的独立性

那么对于孩子来讲,给他建立一个思维导图的雏形很重要。让孩子逐步去了解、去掌握、去运用,灵活用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他会更加独立自主,对于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所以孩子必将受益终身。

我记得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次,我通过思维导图给儿子列出一个复杂的“理财”计划,儿子*居然听懂、看懂并且要求我立即投入使用。这个计划的复杂性在于,儿子需要逐步的把他的零花钱加入到我的日常定投基金里,而他所占有的比例也会随着他零花钱的增加而改变。这里是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涉及到他对自己零花钱的分配、对自己所持有基金比例的增减改变、以及基金本身就存在的风险如何规避等等。

当然,我当时也没有把握儿子是否听懂了我这些圈圈画画的长篇大论,而儿子,*却用他的想法向我证实了他的理解力以及思维导图的好处。他指着我画到基金有涨有跌无法控制的地方,对我说:“妈咪,你的基金没有办法控制风险,但是我的基金有办法。因为是你要我加入到你的基金里面去,所以如果赔了,我要保证我投入的钱不能少,赚了按比例分。否则,我不加入你了。

我只能说,当时的自己听完他的话,在无语中震撼了!

一般地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规律的概括和间接反映过程,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人在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其思维具有阶段特点。因而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充分注意孩子的思维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

*阶段:0~1岁。

第二阶段:1~3岁。

这一阶段,孩子已逐渐能准确地表达,应以具体形象思维的训练为主。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直观形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一般在孩子两岁前,应以促进其表达为主,延续一岁前的方式,但较前阶段稍微复杂。以判断(即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表达)为主要训练形式,如我爱书,书是好东西,糖吃多了不好等。确实让孩子明白这些简单判断的意思。训练语言的表达时,可采取空格的方式。孩子在学会说话前,先会说两个字,再四个字,再到整个判断。因此,家长可在一句话中间留下“括弧”——意义空白,让孩子补出,共同完成这句话;另外,家长可以给孩子示范口型,纠正一些不对的发音,如把“辣”字发成“那”,家长各把这个音用慢动作示范,会起到明显的作用。还可以讲一些简单的故事,以激发孩子的表象活动。在孩子两岁以后,训练应以游戏与故事为主。故事情节可以复杂些,并初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推理训练。推理训练在此阶段可安排三个方面的活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但都要设计成孩子力所能及的简单的问题。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判断行为、说明事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孩子的认识过程也是先归纳后演绎的。例如,看了杨树、柳树、松树之后,再看柏树,孩子就能归纳得出:这也是树,但要问孩子这是什么树?因为柏树也有其他树的一些特点。孩子从各种树的认识中归纳形成了树的概念。在这一阶段,孩子通过归纳可形成许多(或深化)概念,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家长可有意识地设计归纳情景,让孩子做出判断。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目标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进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形式。它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这也是训练孩子提出问题的方法,具有创造性特点。如前面的例子中问这是什么树,就是由类比推理所得。知道是树,属于归纳推理,但杨树有杨树的特点,松树有松树的特点,这棵树又有新特点,因此也应有一个不同的名称。又如:高处的东西如果没有支撑就会掉下来,如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那么,如果告诉孩子地球是球状的,并在不停地转,孩子就可能问道:转到下面时,咱们为什么不掉下去呢?牛顿就是因为有此疑问,后来才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因此,设法创设类似情境,训练孩子的类比推理能力,是此阶段可着手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在早期教育中,家长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既有大前提(或常识),又有小前提的现象,让孩子做出判断,这是形成孩子理论思维的重要途径;或使用其简略形式“因为……所以……”。孩子喜欢问为什么,这是训练演绎的良好时机,也是教会孩子推理意识的良机。如因为没有水,所以不能做饭(隐含大前提是做饭要用水,也可把隐含大前提说出来)。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事例很多,家长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孩子使用演绎推理这种思维形式,以帮助其形成严密推理的习惯。

第三阶段:3岁~学前期。

此阶段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综合培养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除延续之前的训练方式以外,还可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与直觉判断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从各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因包括求异、辐射、逆向、侧向、多向等形式,所以富有极大的创造性。因此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家长可结合讲故事,给孩子出一些有关的题目,并帮助孩子分析,使其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如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问孩子五减一等于几;那么,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问孩子:树上有五只鸟,“咻”一声飞走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再如前面所提问题“三根木头锯三下,能变成多少块”都属此类问题。家长要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或丰富的资料,给孩子提出各种问题,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判断,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它可看做是被压缩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长应充分注意培养孩子的直觉思维能力。家长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借助归纳、类比或已有经验快速做出决断的习惯;同时要注意有自己独到的判断,避免盲从。对孩子的独到见解应表示鼓励,以强化这种习惯。例如,在某幼儿园大班的测试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两个外形完全一样的卡片盒,一个里面有卡片,另一个没有,你怎么区分?一个同学说:“放在水里。”这时有几个孩子都跟着说:“放在水里。”但另外一个小朋友没有盲从,他说:“用两只手摇摇盒子。”老师说:“这个小朋友的方法不错,加一分。”回家后,父母说:“你能想出这个主意,爸爸妈妈真高兴,以后要多独立思考,不要盲从别人。”在实际生活中,只要留意,这种训练和强化机会是很多的。在讲故事时多留伏笔,让孩子去判断和推论,也是一种重要方法。这在前面已经讲过,在此就不重述了。

总而言之,思维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它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一个重要能力。上学以后,这些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尤其是学前期教育,则是这一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家长只要记住一句谚语:“脑袋越用越活”,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不同的思维训练,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10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思维训练方法

1、续编故事结局

多数孩子喜欢听故事,家长在给孩子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时,可以有意留个故事结局,让孩子续编。这对孩子而言,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挑战,他会乐于积极开动脑筋。

2、看图改正错误

家长可以画一张与常识不同的图,请孩子帮助把错误的地方找出来,把对的画上去,*别忘了问一句:“为什么爸爸妈妈画错了,错在哪里”

3、鼓励孩子幻想

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广泛地接触、观察、体验生活,鼓励孩子大胆地幻想,同时适当地加以引导。如果孩子看着天边的晚霞,说那里是恐龙的家乡,父母不要打击孩子,说他胡思乱想,而应该问问孩子:“为什么说那里是恐龙的故乡呢”

4、复述所见所闻

每天饭前饭后,家长可以让孩子把一天所见所闻讲出来给自己听听,借此机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孩子的思维。

5、设置疑难困境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难题和困境,让孩子想办法解决。比如,孩子玩小汽车的时候,家长可以问:“前面有条河,河上没有桥,汽车开不过去了,该怎么办”促使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6、提问环环相扣

家长善于深入地提问,对锻炼孩子思维的有序性、层次性很有帮助。例如这样一个问题:树上一共有10只鸟,用枪打中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给孩子提出时,孩子往往会做减法,答道:“还有9只。”家长不要马上告诉他答案,而应该继续问:“枪一响,小鸟害不害怕”“小鸟一害怕,还会留在树上吗”当孩子回答出“一只也没有”后,家长还可以换个角度再问:“如果打中的鸟倒挂在树枝上,树上还有几只鸟”以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能力……家长经常采用这种步步深入的提问方式,就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

7、猜谜语编谜语

谜语是训练孩子思维的体操,多进行猜、编谜语的游戏,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大有好处。家长可以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内容编成谜语,让孩子去猜。猜的多了、熟了,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学着编谜语,由家长去猜。

8、多玩棋类游戏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一些棋类玩具,跳棋、动物棋、汽车大赛棋、象棋等等都是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有效玩具。

9、自制可爱玩具

家长可搜集一些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教孩子做一些有趣的小玩具。比如纸折飞机、纸炮,用化妆盒做电视机、家具,用可口可乐瓶子做花篮等等。还可以鼓励孩子发挥创意自己设计制作玩具,既让孩子动了手,又让孩子动了脑。

10、剪一剪拼一拼

找一些旧挂历、旧画报、旧图片,将图剪成几块,打乱次序后让孩子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或者买一些拼贴;拼完后,别忘了让孩子说说为什么这样拼。

孩子的思维能力该如何训练

一、提升孩子的观察力

为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经常做一些非常有效的训练。比如:

2、仔细观察投影片中一幅有很多人物的画面五分钟,然后关掉投影片,当让孩子立刻复述出画面中其中某一个人物的衣服、裤子、鞋帽的款式、颜色、身高、胖瘦以及身体最明显的特征等。

3、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2分钟,把昨天和今天你所看见的不同之处尽可能详尽地讲述出来。

4、看完一部电影或者一集电视连续剧后,不防把里面的场景尽可能详尽地讲给身边的人听。

二、善用图像

图像不但具备很强的吸引力,更容易激发好奇心,常言说“一图抵过千言万语”,也有人说“一图抵万金”,这都是因为善用图像可以让我们的全脑思维得到巨大的释放,但由于人和人思维的差异,同样的一幅图像,常常可以看出不同的东西,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解读。

早在1915年就以鲁宾的名字来命名的“鲁宾之杯”,就是格式塔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运用了一个经典的“鲁宾的面孔/花瓶幻觉”背景图,从而引发了广泛的探讨。

三、善于建立联系

什么叫作善于建立联系答案就是:有关系找关系,没有关系,强迫建立关系。三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难度之一就是不知道怎么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三个要点就是:联结、转接、跳跃。

四、练就超级记忆力

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罗说过:“记忆是智慧之母。”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孩子身边都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记忆力超强,很多人要花上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才能记住的一些学习资料,他们却在短短几十分钟之内就全部记牢了,甚至还可以完整地复述出来,很多人因此把他们誉为“记忆神人”。

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及培养

1思维训练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物理是*阶段各*中学习难度较高的课程之一,需要学习、理解和记忆大量的定理公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均有着较高要求。而要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大量实验外,强化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也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将思维训练融入教学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更为轻松地理解物理抽象概念、定理和公式,还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重点知识,促其放射性、发散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2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培养策略―――以思维导图为例

思维导图是以图形为基础,由主题、关键字和各种图形组成的放射性思考模式之一,其逻辑构成与人脑放松时的思考模式相似。思维导图有三个特点:形象性、放射性和协调性。形象性表现在通过清晰地充满色彩的形式来引发想象和加深记忆;放射性表现在通过放射性的网状图来加深记忆;协调性是合理安排主题关键词、逻辑关系,实现左右脑共同工作。将逻辑导图应用于物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知识记忆,强化逻辑理解。具体如下:

2.1将思维导图与自主学习内容相结合

任何*教学都有课前自主学习,其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学习内容的作用极大。在传统课前自主学习中,学生通常采用阅读式学习,而以教学经验来看,这种方法对某些*是实用的,但对极具抽象性的物理*而言,由于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即便学生投入大量精力自主学习,实际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而将思维导图与自主学习内容相结合,利用图示将自主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标注,则可有效提高自主学习效果。具体地说,教师可先行制定思维导图式自主学习模板,引导学生对各个“高深”定理、公式进行理解,并从旁作出扼要分析说明,如此能够帮助学生较快熟悉所要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形成一定程度的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时,应确保设定了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针对这一目标来绘制相应的知识导图;同时,针对学生理解程度的不同,还应在知识导图上标注出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以保障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2将思维导图与课堂笔记相结合

2.3将思维导图与习题练习相结合

物理教学仅仅“讲”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做”,使学生通过大量习题练习来深刻理解、记忆知识,才能将所学物理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物理习题课上,多数教师都以“例题宣讲”形式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单方面的在做练习题,但对习题蕴含的定理概念、公式等并不完全理解,最终难以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而将思维导图运用其中,将练习题分类罗列为思维导图式,引导学生先找出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逐层、逐类解析,练习效果将显著提升。将思维导图与习题练习相结合不仅降低了教师讲解习题的难度,还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缓解了题海战术所带来的的学习压力。

THE END
1.食品工艺学思维导图模板食品工艺学思维导图 食品工艺学 食品 食品工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食品中水的状态及水分活度 二、食品脱水(干燥)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食品脱水原理 一、食品干燥方法 二、食品浓缩方法 第二节食品干制方法 一、干制过程中食品的主要变化 二、干制品的复原性和复水性及速溶性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023ead0f346fb64f5580db2
2.食品感官分析与实验第五章检验方法的分类及标度.pptx食品感官分析与实验第五章 检验方法的分类及标度.pptx 21页VIP内容提供方:soloman_555 大小:145.77 KB 字数:约3.88千字 发布时间:2021-05-14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29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514/7146003126003122.shtm
1.美食大观五彩缤纷的味道世界一、食物分类之基础:营养与健康 在探讨食品分类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食物的基本属性——营养价值。人类的饮食习惯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味蕾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的风味,还关系到我们身体健康和生理需求。因此,了解不同类型的食品对人体所具有的营养作用,是进行分类时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https://www.6dukxby4q.cn/can-yin/797910.html
2.食品分类五大类解密食物世界的基本框架食品分类五大类解密食物世界的基本框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物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能源,它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还能带来美妙的味觉享受。然而,不同类型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食物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提出了“食品分类五大类”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于理解...https://www.yoocw.cn/yin-liao-yin-pin/778222.html
3.食品分类五大类食用植物食用动物乳制品水产品加工食品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食品的分类?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而正确地识别和消费不同类型的食品对于保障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食品分类,以及它又分为哪些主要类别。 食用植物:自然之果实 食用植物是人类最基本的营养来源之一,它们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纤维等...https://www.0f26bcqhc.cn/xiu-xian-shi-pin/800581.html
4.食物主要种类这是一篇关于食物主要种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食物分类,按照营养成分分类,按照季节性分类。通过这三个维度对食物的主要种类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分类和介绍。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497292
5.MATLAB智能算法超级学习手册51CTO博客23.5.3 磁场定向(id=0)的控制方式下的PMSM 进给伺服系统模型 23.5.4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传递函数的表示 23.6 基于SOA算法对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PID优化 23.6.1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23.6.2 SOA算法流程 23.6.3 PID参数整定结果 23.7 本章小结 思维导图 防止博客图床图片失效,防止图片源站外链: ?...https://blog.51cto.com/u_15060513/4726234
6....思维导图笔记(要点提示:?火灾可以分为哪几类?灭火器的种类...消防安全知识-思维导图笔记(要点提示:?火灾可以分为哪几类?灭火器的种类有哪些? ?2、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哪些? ?3、常见的灭火剂有哪些? ?4、水不能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 ?5、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6、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使用方法?适用范围?...https://www.shuashuati.com/ti/63d02bd642a1463d861a675f9e622698.html?fm=bdf12bf042f0bfdd0c1e168e9714caa192
7.食品分类大揭秘,详述食品的五大类别及特点3. 内部资料显示,具体种类繁多,但以下10类食品的具体品种需从2005年7月1日起不得无证生产:肉制品、豆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食糖、粮食新制品、调味品,7月1日前生产的未加印(贴)QS标志的合格产品,可在其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超市里的商品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超市对商品的分类一般分为三个...http://m.emotion123456.com/E9c4ec51B926.html
8.英语老师独创50张思维导图,孩子一看就上瘾,一节课学完三年知识...学习英语,除了记单词以外,还要对知识进行梳理,特别是常见的语法常识,英语主要就是由单词和语法两大板块组词,只要主能熟练的掌握这两部分,那么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了。下面是初中三年的所有英语语法知识汇总,家长不妨趁着寒假这段时间让孩子好好学一下,我已经将这些知识都整理成了思维导图,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轻松的。 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D9JMKML80516R43T.html
9.2024营养师2024考试大纲已公布(2024年营养师报考条件已公布)四、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生物活性的概念、分类及生物学作用 植物化学物、植物雌激素的概念及分类 植物化学物的吸收、代谢与排泄 五、食物与营养·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营养质量指数的概念和意义 各类食物及其制品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 保健食品常用功效成分有哪些种类 ...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805/1820232511565991937.html
10.电机分类中英文对照同步电动机中,励磁同步电动机按照工作电源种类又可分为单相同步电动机和三相同步电动机。无励磁同步电动机按照工作原理,分为磁阻电动机和磁滞式电动机。 感应电机中,三相电机分为鼠笼式感应电动机、绕线式感应电动机和滑环式感应电动机(又称为:三相绕线型转子交流异步电动机);单相电机分为电容单相电机和罩极单相电机...http://m.yingbiyou.com/Types-of-Motor.html
11.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3.中医“把脉”用的是手腕处的桡动脉。静脉俗称“青筋”,抽血、输血、打点滴(静脉注射)用的是静脉。 4.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http://swdt.xiaoheidou.com/archives/271
12.食品专业范文12篇(全文)针对以上特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将前后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明确学科体系框架,整体构成一个网络式的知识结构,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程复习时根据自己章节安排,加上自己理解,绘制各个章节的思维导图,展示学习和思考的内容,帮助归纳总结、分析记忆,建构网络式的知识体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ojuj0vk.html
13.中国茶叶思维导图,探索中国茶叶的奥秘:思维导图解析普洱茶中国茶分类思维导图 中国茶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茶之一,其历可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茶因其种类繁多而广受喜爱,其茶叶被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又有若干具体的子类。 中国茶的主要分类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 绿茶是中国最常饮用的茶之一,也是最传统的茶之一。绿茶茶叶未经发酵,故此保...https://www.jiceng.org/post/puercha/1573985.html
14.突然想活成一束光—巨干货《营养学家教你买对食物吃出降...一、思维导图 总图 (展开的详细大分图因为有点长,所以就放在文章末尾咯,大家如果需要查看就直接滑到最后哟) 二、简·读 从导图上就能看得出这本书的体量和深度明显比前两本要大和深,通过它我也第一次开始关注食品的配料表,同时,更加深入的巩固了营养膳食宝塔的内容,虽然不能每餐都面面俱到,但是有意识以后...https://www.jianshu.com/p/cbf8560f8b3b
15.小班主题活动《柚趣》研究活动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我们梳理了本次主题的思维导图,首先,我们决定从如何采摘观赏香柚开始,让幼儿知道怎么摘柚子是一种经验,一种学问。在这过程中,关于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以及怎么让它放的更长久些,我们认为也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幼儿探索发现后香柚既然不能吃,从香柚这一点上引申内容观察我们生活中所饮食的...http://www.ygsj.wj.czedu.cn/html/article4675857.html
16.中班科学《神奇的小种子》教案(通用13篇)3. 讨论种子的食品有哪些 中班科学《神奇的小种子》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的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和老师一起完成思维导图。 3.愿意根据书中线索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和老师一起完成思维导图。 https://www.ruiwen.com/jiaoan/1650120.html
17.高效记忆单词的方法将单词组群后,可以配合其他记忆方法记忆单个单词。除了可以使用音标记忆,词根词缀等常规记忆方法以外,还可以使用奇速英语独有的拆分联想记忆,歌诀记忆等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更近一步,将每个单词群用一个歌诀或者故事串记起来。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再加上故事漫画增强兴趣,让单词记忆有方法的指导,兴趣的吸引。https://www.yjbys.com/edu/words/377465.html
18.劳动教育垃圾分类教案(通用28篇)2.课件展示各类记录方式:思维导图,手抄报,纯文字+图片 【八、板书设计】 美味凉菜我调制 造型美观选料精细 安全用刀生熟分开 不留隔夜菜 【九、教学反思】 课程设置符合学情。 凉菜是一种简单易学的饮食,制作简单,易于操作,且能体现各类菜品的自然巧妙搭配,因此本节课在实践教学中深受学生喜爱。从课后学生提交的...https://www.jiaoyumao.com/jiaoxue/jiaoan/666342.html
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易错题精编,史上最全整理!中考在即,今天辅导君为中考生们整理了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易错题精编,全部考点都在这里了,赶紧掌握!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 专题一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912451_1036182826.html
20.给孩子的史上最全思维导图实操指南少年商学院很高兴能来少年商学院通过视频直播公开课的方式,和大家聊聊思维导图。我们来系统总结,并结合美国课堂以及我的孩子在美国学校中所学的实际经历,同国内的爸爸妈妈们分享一些实操的方法。最后我会推荐几本思维导图方面的好书。今天的分享摘要如下: 1、思维导图的种类以及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运用。 http://parents.youthmba.com/archives/19977
21.《食品检验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案例布置作业: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条件设定,进行铅含量测定试验的思维导图绘制。 (1)学生完成课堂习题; (2)学生记录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 (3)学生记录课后任务内容; 3.3课后拓展 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 拓展 本课时学生通过查询食品中铅含量测定的标准文件,对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及粮农1+X...https://www.xjbyxy.cn/info/1159/5329.htm
22.产品读书《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思维导图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改变正蓄势待发…… ---《大数据时代》的开篇引言。 舍恩伯格用著名的Google H1N1甲型流感预测以及Farecast票价预测两个例子讲述了大数...https://blog.csdn.net/Julialove102123/article/details/8493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