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做好及包装好的食品,无需进一步准备或烹调即可食用。
罐头食品、包装卤制食品、包装好的色拉等。
即热食品
预先做好的食品,食用前只需通过微波炉、烤箱、煮、蒸等方法加热即可。
方便食品(方便面条及米饭、自热食品)、冷冻食品(冷冻面条及米饭、冷冻肉类、冷冻海鲜)、蒸煮包/调味包等。
即烹食品
预先切割、调味及混合或甚至深加工(即油炸、烧烤)以供烹饪的半成品食材。
方便菜半成品、油炸烧烤类(调味牛排、炸鸡、香肠、培根)、豆制品等。
即配食材
经过初步加工包括清洗、切割等的烹饪原材料。
切碎的蔬菜、新鲜生肉片和海鲜等。
2、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7年将超过9400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规模达367.3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9400亿元,2022-2027年的CAGR达20.7%,并且有望成为在家吃饭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分部,市场份额占比达13.2%。
3、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原材料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原材料主要是牛肉、羊肉、猪肉、蔬菜等。2016-2022年,我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原材料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9-2020年猪肉、蔬菜价格受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影响大幅上涨,在2022年有所回落。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牛肉平均批发价每公斤77.6元,羊肉的平均批发价每公斤人民币68.6元,猪肉价格每公斤25.8元,28种蔬菜的平均批发价4.90元/公斤。
4、在家吃饭餐食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市场集中度低
在市场竞争方面,按2022年在家吃饭餐食产品零售额计,CR5为11.1%,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其中,锅圈食品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位居行业第一,2022年销售111亿元,占据3.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高金零售,2022年销售101亿元,市场份额2.7%;永辉超市位居第五,2022年销售42亿元,市场份额1.1%。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核桃产量达到593.46万吨,同比增长9.83%,与2012年的197.96万吨相比,10年间增长了约199.7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2023年我国核桃产量为586.6万吨。
目前养元饮品、椰树集团、承德露露、达利食品、维他奶国际是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头部企业。其中养元饮品占比最高,市占率为23.60%;其次是椰树集团,市占率为15.80%;第三是承德露露,市占率为8.50%。
得益于消费者对泡椒凤爪的喜爱和需求增长,以及在产品创新、包装改进、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泡椒凤爪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休闲零食凤爪行业规模从2018年28亿元增长至2022年35亿元,对应年复合增速为5%。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方便快捷、美味可口、产品多样化的卤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卤制品行业规模从2330亿元增长到32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9%,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51亿元。
榨菜主要应用于下饭/馒头、煲汤/做菜、休闲零食等主食场景,近年在烹饪、休闲零食等场景持续渗透。根据数据显示,下饭/就馒头在榨菜行业应用份额占比65.1%。
具体从消费规模来看,按零售额计,我国溯源燕窝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25亿元增长至2022年178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536亿元,2022-2027年CAGR将达到24.7%;非溯源燕窝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25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85亿元。
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西式糕点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已从最初的节日庆典专属,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她经济”消费潜力释放、电商平台、物流等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利好因素推动下,我国西式糕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容,人均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额持续增长。从竞争来看,我国西式糕点行业细分市场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