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东盛安贝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珍华
■本报记者谷常浩
本报通讯员张扬梁建灵
坐落在任城区的山东盛安贝新能源有限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山东能源,在公司发展中,公司副总经理姜珍华和他的团队积极探索新型服务产业项目,乘新旧动能转换之东风,融入区域战略规划发展,先后建成智能精密数控刀具、OLED光电新材料2个项目,储备了轮胎循环利用、生物炼制新材料、超级电容器等12个高端优质项目,促进了公司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度危求进推动转型发展
盛安贝公司前身是葛亭煤矿,矿井因资源枯竭,响应国家去产能政策,2018年9月实现了关井闭坑。面对转型迫在眉睫的局面,姜珍华率领团队紧紧围绕打造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济北矿井转型发展典范企业这个基本定位,广泛开展项目调研论证,充分利用煤矿设备、土地、厂房等存量资源,引进转型项目,推动企业“由黑转白”,取得突破性进展。
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政策,通过兼并济宁安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引进和消化吸收德国ARNO公司和韩国ALPHATEK公司先进技术、聘请世界顶尖机床专家为技术总监等方式,利用矿井机修车间进行适用性改造,布局生产数控刀柄、动力头、角度头等产品。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生产的产品涵盖7个系列600余种规格,实现了高端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瞄准新型显示技术和医养健康产业,与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与安徽益瑞德公司、南京康立瑞公司等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在南京筹建研发中心,建立了以7名博士带头的研发团队,在济宁投资建设了产业孵化基地和工程实验室。
立足实际谋划长远未来
近几年来,姜珍华带领公司转型团队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方向,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全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他认真研究国家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政策和济宁市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多元化优化产权结构,规范化完善治理结构。他抓住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等有利时机,积极推动计划项目融入政府方案,提升企业转型速度和层级。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项目调研。除已落地建设的项目外,先后对轮胎循环利用、生物炼制新材料、超级电容器等12个项目开展了调研论证,为公司转型发展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
创新进取强化经营管理
姜珍华一向把精益管理作为高效经营的主抓手。他注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固化运作流程,科学分析、动态监控和超前防控经营风险。从理念引领、模式支撑、专业保障上下功夫,狠抓责任落实。突出抓好精益管理和内部市场化运营的深度融合,制定先进可行的消耗定额和规范的操作程序,激发员工节约创新与降本增收的积极性。瞄准GMP目标和供应商审计要求,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增加QA、QC等质量管理人员,提高对现场的质量管控力度。强化市场营销,搏击海外市场,高标准推进企业指标与国际接轨,实现市场拓展新突破。培育营销团队,积极与国内外材料厂商和下游厂商对接,密切开展技术合作和产品测试,进一步拓展市场,掌握市场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