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马肉丑闻”看全球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论文集第十一届HACCP研讨会HACCP研讨会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欧洲“马肉丑闻”事件的始末,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梳理,探讨了全球食品安全形势的新变化、由此带来的监管难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方向,并对“马肉丑闻”给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带来的启示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马肉丑闻食品安全监管发展方向

1“马肉丑闻”不断发酵对欧洲市场的影响

1.1马肉丑闻让欧洲食品监管部门和政府颜面尽失,

欧盟委员会于2000年1月在布鲁塞尔正式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其中提出了一项根本性的改革计划.即通过立法改革来完善欧盟“从农场到餐桌”一系列食品安全保证措施,同时建立新的欧盟食品管理机制。欧盟内部有着利益主体责任明确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涵盖了食品链的全过程[1]。欧洲食品监管部门和欧洲的消费者一向理所当然地认为,欧盟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欧洲食品监管部门四处说教输欧食品国家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欧洲消费者一向为此感到自豪。马肉丑闻爆发后,民众谈肉色变,政府监管机构、驰名食品生产企业感到颜面尽失,遭到消费者唾骂。消费者感觉食品安全现状让人无法接受,对食品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的信任迅速流失。

1.2马肉丑闻涉及欺诈和不正当牟利,严重打击消费者信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无论在哪里都存在非法牟利的可能。马肉价格仅为牛肉的三分之一不到,牟利是食品供应商制假售假、铤而走险的直接动因。特别是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食品价格上涨,供应商面临寻找更廉价配料的巨大压力,其结果就是欺诈现象日益严重。事发后,供货商和生产商都宣称自己是受害者,将责任推给上游或下游企业和供应商。食品安全事件容易平息,而公众知情权被侵犯,信任受伤害,所导致的隐形损失恐怕短期难以弥补。

1.3马肉丑闻拷问监管部门对食品标签的监管有效性

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当重视食品标签在食品安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食品标签对食品安全性具有警示作用,尤其对有特殊饮食习惯的宗教群体和人群。如标注配料表,不仅要让消费者知道食品中含有哪些成分,同时也提醒对某些食品成分有过敏症的消费者,要注意避开这些会引起过敏症的特定成分[2]。在不知情情况下吃下了自己不愿意吃的食物,甚至含有自身过敏的过敏原成分,可能造成消费者的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和人身健康权的严重损害。此次马肉丑闻中,除了明显的虚假标示~“挂牛头卖马肉”外,还有检测发现马肉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药物成分。事发之初,甚至查出有猪肉充当牛肉混入清真食品中,更引起了宗教界人士的愤怒。食品标签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备受质疑。

1.4马肉丑闻倒逼欧洲食品监管机制

2全球食品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带来的监管难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方向。

2.1全球食品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及监管难题

2.1.1经济全球化带来食品产业链的复杂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食品的生产和供应亦呈现出生产加工工艺复杂化和食物供应链全球化的两大发展趋势。加工工艺复杂,涉及的加工环节增多,食品可能遭受污染或掺杂的风险就加大;食品供应链漫长,从农场到餐桌要经过多道关口,给不法分子为自己谋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以联合利华公司为例,在欧洲要卖出3万种不同规格的商品,其生产环节涉及全球超过16万家商品和服务提供商。这些商品从农场到工厂再到商店的运动距离相当于往返月球两次。采购的多元化使得逐一检查每个供应商以及他们提供的每种原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推高了食品的成本。

2.1.2监管割裂的跨国供应使追溯、监管难度加大

在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假冒伪劣等食品欺诈案件在全世界此起彼伏。DNA检测、食品标识符合性检测成了当今食品安全控制的薄弱环节。

2.2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的新方向

许多发达国家的法律源自发展早期,更加看重安全性而不是可追溯性。同时官方层面的监管执行也因为政府裁员而变得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探索研究管理商品可追踪性的新方法。提高可追踪性不仅仅是做好备案工作,还要做好分析工作,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安全需求。二是明确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负责人。食品行业常常要求第三方检测向食品或食品原料供应商提供检测合格证明作为市场准入条件,然而让供应商能够直接向买家确保食品安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仅仅依靠第三方检测结果作为准入依据是不恰当的;三是规则的多样性,对生产商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满足不同市场上的不同规则要求,由于规则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导致供应商遵守规则的难度加大;四是提高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地位,农民是食品供应链的第一个环节,通常也是地位最低的。许多农民面临巨大压力,他们必须把成本尽可能降低,否则将有可能被行业淘汰。让农民拥有更为公平的利润份额,他们就有可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提高产量和质量上,这反过来会帮助改善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形势。

3“马肉丑闻”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3.1充分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极其长期性

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限制,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起步较晚,无论是政府监管、企业生产还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都决定了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首先,中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极其分散,两亿家庭各自耕作自家平均0.6公顷的土地,细碎分散的结构和保障统一的质量标准极达到,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全国共有50万家企业从事食品行业,而其中大多数只有不到10名员工,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改善技术和提高质量;三是中国的消费规模令食品丑闻的威胁变的非常巨大,没有哪个国家的食品消费量超过中国;四是消费者既是食品丑闻的受害者,同时也是问题的一部分。崇尚节俭使得人们普遍不愿意在吃上花很多钱,重“价”而不重“质”的消费习惯给质量低劣的产品提供了生存空间。以上因素使得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并将长期存在。

3.2“马肉丑闻”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3.2.1检视与借鉴欧盟对马肉事件的处理和应对措施

首先,在事件发生之初,欧盟及成员国对丑闻不捂不藏、不封锁消息,直面丑闻,成为最见效的危机处理。欧盟信息公开之做法,最大程度缓释了消费者的恐慌与不安。这一开放心态,尤其值得中国食监机构认真反思和借鉴。第二,欧盟食品产销链很长,但欧盟应急反应快捷,处置过程颇讲章法[3]。以此次马肉风波中的芬德斯公司销售的问题千层面为例,目前通过可追溯制度,已经查明千层面中的牛肉在食品链中的流转过程是:从罗马尼亚屠宰场到荷兰中间商,再到塞浦路斯中间商,再到法国斯潘杰洛公司,再到法国可米吉尔公司,再到芬德斯公司[4]。这证明欧盟已建立的食品产销安全可追溯架构体系在应急过程中是能体现“疗效”的。而在中国,绝大多数食品安全可追溯架构体系尚为空白。

3.2.2引入现代零售业,增强供应链监管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中国正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杂货市场。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长期缺少“食品链”的概念,食品卫生管理取代了食品安全管理,没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上。然而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我国政府在食品安全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同时由于公众和媒体监督部门的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情况正逐步好转。近年来,跨国现代零售业进入已经带来更高的食品供应链控制国际标准,导致对食品安全供应链的控制越来越有效。质量保障需要供应商和生产商的配合,建立供应链各个环节共同担责、相互制约的机制,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3.3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3.4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3.5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高度重视的整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周峰,徐翔.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纵横,2007年第10期.

[2]白献晓,马强,韩蕴,孙春花.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3]鲁宁.“挂牛头卖马肉”的中国思考.四川日报.

[4]王朝恩.马肉风波问责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法制日报.

[5]陈卫康.骆乐.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及其启示.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

THE END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10-11 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部署 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09-27 重庆市规范餐饮菜品信息描述助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09-13 通知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 09-19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https://www.samr.gov.cn/spjys/index.html
2.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汉阴县财政局立足部门职责,抓好食品安全经费保障,积极创建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强化责任落实。县财政局始终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对照《汉阴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更多详细] 全市食品安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本网讯(通讯员 桂婷婷 王亚楠)日前,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全市食品安全综合能...http://www.akxw.cn/s/shipinanquan/index_3.html
3....监管总局出手!售卖日本核辐射区食品,多家公司被各地监管部门...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及价格监管工作。在前期对进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基础上,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进口食品相关规定,严禁食品...https://m.gmw.cn/2023-08/25/content_1303494058.htm
4.四问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监管部门为何频频"缺位"?食品这一现象显示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监管的脱节问题。据专家介绍,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大多是生产和加工标准,流通环节标准只占二十分之一。为此,一些专家认为我国急需一部能打通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一些消费者则呼吁有关部门能在批发市场和超市装备简便易行的监测设备,并探索新的市场监管办法,以确保消费者吃...http://www.ce.cn/cysc/sp/gdxw/200504/06/t20050406_3525628.shtml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宿迁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探秘“网红”餐厅食品是否安全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力保障“七一”期间食品安全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第二批制止食品浪费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市场监管总局以计量助企纾困解难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https://www2.cfsn.cn/front/web/site.bwdfzt?bwid=1
2.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 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农业部负责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商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3.中国的食品安全,真的是世界最差吗?我的看法是,有两个问题会让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效能大打折扣,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众所周知,基层选择性执法、监管不作为、利益勾结并不是新鲜事。地方政府因为顾及到税收和就业,也许会对一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眼。二是基层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仍然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比如工商和质监部门,在2000年以前进...https://m.chunyuyisheng.com/m/article/57383/
4.食品安全调查报告(精选10篇)8、建立一整套食品卫生安全明示制度,主动承担起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健康消费的社会责任。 9、核准供应商的准入制度,严格供应商的审核流程,把好索证验证关,消除对加工食品质量控制存在的隐患。 10、加强员工的经常化、惯例化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二)对政府行政监管部门的建议 ...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237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