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实施处罚条例范例6篇

可以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05年,我国食物中毒人数统计呈现较为明显的U型曲线,从1991年的47367人下降到1997年的13567人,并在2002年下降到谷底的11572人。2003年成了重要拐点,从该年开始,食物中毒人数明显成倍增长,2004年升到42876人,2005年虽有所下降,但中毒人数仍有32553人。从2006年开始,食物中毒人数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18063人迅速下降到2013年的5559人。

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从2002年开始,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始了明显的下滑,2006年以后又有了新的改善,此轨迹所展现出的规律可能是多种因素致使的,但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迁肯定是不可替代的影响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与修正,我国逐步确定并建立了食品安全多部门分段监管体制。但这并没有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责任与权限得到很好的合理划分,质检部门在生产加工领域缺乏监管执法经验,而卫生部门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主导权又被逐步肢解,这些可能是导致2004年之后我国食品安全的走势依然处于下行阶段的原因。

当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善由于政府自身特性的局限及多部门分段监管中的空白对食品安全监管带来的弊端,建立更加科学实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势在必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在食品产业链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因此,对目前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的状况及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解决整个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一、河南省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的现状

当前,河南省少部分食品企业的生产和检验设备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如双汇集团、集团、莲花味精、河南大用实业公司等大型企业,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保证了其产品的质量。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使河南省食品质量有了大幅提高,抽检合格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2011年,河南省质监局组织开展了对全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共抽检全省17890个食品企业、24416批次样品,产品合格率为93.9%;2012年,河南省质监局共抽检了3701家企业生产的4680批次的产品,抽检产品的实物质量标准合格率为97.2%。

一是生产加工主体小规模化。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仍占据大多数,而在省质监局2012年的食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小作坊产品质量标准合格率为88.2%,明显低于省平均水平。在这种小本微利的经营情况下,小规模企业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对其生产加工设备及时更新,导致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加之,企业的卫生条件也没有保障,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二是食品工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目前,河南省绝大多数食品企业以生产传统食品为主,优势核心技术缺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在市场上没有核心竞争力,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影响其生产加工的食品安全。

三是缺乏对原辅材料及产品出厂质量的控制。检验、控制原辅材料的质量,历来都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难题。食品生产所涉及的添加剂种类繁杂,而大部分企业检验技术能力较低,所以常常少检或漏检食品所含的添加剂成分。作为产品出厂前最后环节的出厂检验,大多数小企业特别是小作坊,都不具备对自身产品检测的能力,缺乏出厂检验意识。

四是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或小作坊缺乏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大多数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更谈不上去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二、河南省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河南省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监管的概况

(二)河南省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南省质监系统下辖18个省辖市局及14个直属机构,建有17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8个,各部门机构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各司其职,严格执行监督管理职责,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基本都被覆盖,综合检验检测能力得到提升,对河南省的食品质量安全起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中原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河南省食品生产企业众多,而且大部分都是规模以下的小、散、乱、差企业,食品生产监管目前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监管机构不健全、人员队伍水平有限。河南省基层质监部门的人数十分有限,而目前只能从内部来调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许多区(县)局的在编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这样对政令的下达、监管措施的落实都会造成不便及阻碍,同时也无法及时地向上反映基层信息。另外,由于基层食品企业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加之小作坊与食品摊贩的基础差、规模小、流动性强,生产状况难以掌握,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管理才可能实现全方位的无缝隙化监管,而这在现实中难以做到。区域监管要求监管人员具备完整的质监基本知识,但区域监管人员主要来自部门间的抽调和社会招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目前及今后工作的需要。

二是“监管空白”与“监管重复”依然存在。多部门分段监管的体制人为地把食品产业链割裂开来,而且食品安全委员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到目前还有重复和真空的地带,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各自为政,致使很多工作在执行时陷入困境。就食品执法来说,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都有自己的检验设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每个监管部门都对其所分管的环节进行抽查检验,往往会导致多个部门重复执法,不仅使工作人员的负担加重,而且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三是经费投入和技术检测方面有所欠缺。近年来,河南省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支撑都是相当重视的,但是,资源分配不均、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方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小企业大部分都位于乡镇、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这些房租低廉、管理薄弱的地区,为对其产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交通工具以及监管装备,而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支撑,但是由于缺少对基层监管部门的有效投入,在此方面依然存在缺口。另一方面,虽然省级市级质检机构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支撑,但是部分县级部门机构检测检验资源匮乏,对一些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热点物质以及一些保质期较短的食品的检验,往往会由于技术手段的不足无法及时就近检测而对监管工作造成影响。

四是责任问责机制不完善、执法力度不足。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健全的、明确的责任问责机制,当由于公务人员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未履行自身职责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时,该责任人也只会受到处分或免职,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对公务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不能起到完全杜绝作用。责任没有彻底落实到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个人,发生问题时存在互相推诿现象。另外,对于个人和厂商的行政执法力度不够。相对于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说,食品安全处罚条例中所规定的处罚金额较小,在巨大的收益回报面前,违法者明知故犯。通过对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只有加大执法力度、加重惩罚措施才能对不法厂商起到震慑作用。

三、完善河南省食品生产加工监管的政策建议

全国粮食产量的百分之十来自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的食品安全情况对河南地区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而生产加工环节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最关键的环节。因此,对生产加工这一核心环节的监管进行完善,能够从根本上遏制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

1.建立健全基层监管体系

2.提高人员队伍素质

3.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支持

4.明确部门监管提高工作效率

各部门应以《食品安全法》所建立的监管模式为基础,结合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和厂商的状况,明确监管对象、各司其职,以避免重复监管、多头领导。目前,质监系统在诸多方面都无法达到有效监管,例如技术机构的检测设备有待更新、基层监管部门的设立有待完善、人员队伍的素质有待提升、经费的投入有待加大等。为改善监管效果及效率,要统一监管规章制度,明确行政主体,责任划分清楚;要统一各地检验检测标准,以免因检测标准不同而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群众对于检测结果的怀疑;要对质监部门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要求政府加大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力度,用以解决经费不足、人员编制等问题,以满足监管需求。

5.加大食品安全抽查和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王能,任运河.食品安全监管效率评估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12):35-39.

[2]邱晓燕,施显东,李宁,李宝珠.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4):156-159.

THE END
1.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处罚到人?《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提高违法成本,增设“处罚到人”制度,最高可处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年收入10倍的罚款;建立严重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实施信用联合惩戒;健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衔接机制等等,让不法分子不敢以身试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条 根...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27395.html
2.新《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培训(45页)新《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培训.pptx,新《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培训;近几来食品安全事件回 顾; 一 、食品安全法立法背景; 经过多方努力,《食品安全法》终于在今年2月28日发布。可以说,《食品安全法》既是新阶段食品安全保证的法律依据,又是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要求。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22/6004013140005215.shtm
1.食品安全法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一、食品安全法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https://www.66law.cn/laws/162272.aspx
2.新修正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可以对食品经营单位的违法...【单选题】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该协议( )。 A...【单选题】(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并于当日起实施。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https://www.shuashuati.com/ti/fb55783f50904bd982cba3a938247380.html?fm=bd726943a3df7836c93a9d1ddd249d62dd
3.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加强婴幼儿食品监管12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版正式施行。《条例》坚持“四个最严”要求,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加工过程、销售、贮存、运输、消费等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严格规定,首次确立“双罚制”,并对婴幼儿食品等特殊食品加强监管。 https://m.xyxww.com.cn/wap/jkzx/249185.html
4.食品安全法处罚条例导语:食品安全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yjbys小编整理了食品安全法处罚条例,欢迎阅读!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 (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或者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https://www.yjbys.com/zhidu/1007435.html
5.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21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20全文26日,国务院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草案细化了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职责和问责措施,依法按程序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等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并完善了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等制度,确保食品安全,维护人民健康。 https://www.yunbaotang.com/bao/94304.html
6.过期食品免于行政处罚的条例是什么?最新修订|2022-08-13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履行了本法规定的进货查验等义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的,可以免予处罚,但应当依法没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人身、财产...https://m.64365.com/zs/90906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