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这些食品工业的新技术多数采用化工、生物以及其他的生产技术。采用这些技术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对人体有什么影响,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不断带来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食品标识是现代食品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同食品的特征及功能主要是通过标识来展示的。因此,食品标识对消费者选择食品的心理影响很大。一些不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时常利用食品标识的这一特性,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受骗,甚至身心受到伤害。当前食品标识的滥用比较严重,主要有以下问题:
伪造食品标识。如伪造生产日期、冒用厂名厂址、冒用质量标志;
缺少警示说明;
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用虚夸的方法展示该食品本不具有的功能或成分;
未在配料表中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甚至有些国产食品,利用外文标识,让国人无法辨认。
食品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
环境污染物;
滥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加工、贮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有害
物质或工具、用具中的污染的。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可以归结为:
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
造成急性食物中毒;
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是指因微生物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及其虫卵等对食品的污染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这里所说的微生物及其毒素,主要是细菌及细菌毒素、霉菌及霉菌毒素等。
细菌对食品的污染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二是对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所生产食品的品种而从工厂的选址、车间和工艺流程的设计就要考虑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问题,在日常卫生管理时应对生产环境、人员卫生、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等环节尽量减少食品生物性污染的可能性。不同的产品对加工过程的要求也不同,杀菌后包装的产品对加工过程的要求较高(如饮用水),包装后杀菌或非即食产品对加工过程的要求就低(如罐头、大米等)。
三是在食品贮存、运输、销售中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几种。
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目前己知的霉菌毒素约有200多种,不同的霉菌其产毒能力不同,毒素的毒性作用也不同。其中毒性最强的就是黄曲霉毒素B1,其存在常见的食品有粮食、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后,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二个方面,即霉菌引起的食品变质和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人类中毒。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分、温度、基质、通风等条件,为此,控制这些条件,可以减少霉菌和毒素对食品造成的危害。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因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辱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食品的化学性污染。目前危害最严重的是化学农药、兽药、激素、有害金属、多环芳烃类如苯并芘、N-亚硝基化合物等化学污染。滥用食品加工工具,食品容器、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等也是引起食品化学污染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有农药的污染和工业有害物质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的化学农药品种约1400多个,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有40种左右,按其用途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粮食熏蒸剂等;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氟、有机氮、有机硫、有机砷、有机汞、氨基甲酸酯类等。另外还有氯化苦、磷化锌等粮食熏蒸剂。农药除了可造成人体的急性中毒外,绝大多数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并且多是通过污染食品的形式造成。农药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同种:一是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使用农药,喷洒作物而直按污染食用作物。二是植物根部吸收;三是空中随雨雪降落;四是食物链富集;五是运输和贮存混放。几种常用的、容易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农药品种有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
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有害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工业有害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主要指金属毒物(如有甲基汞、镉、铅、砷、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族化合物)等。工业有害物质污染食品的途径主要有环境污染、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工具的污染,食品运输过程的污染等。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通常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混入食品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线核素所引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如小麦粉生产过程中,混入磁性金属物,就属于物理性污染。其另一种表现形式为放射性污染,如天然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它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及动植物的所有组织中,特别有鱼类贝类等水产品对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使得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可能显著地超过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该核素放射性。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主要通过食物链转移,放射性核素对食品的污染有三种途径:一是核试验的降沉物的污染;二是核电站和核工业废物的排放的污染;三是意外事故泄漏造成局部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