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以及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然而,许多人在面对肾脏问题时
常常会陷入误区
误信一些补肾偏方
结果反而加重肾脏负担
偏离了补肾的初衷
病例纪实
李先生今年45岁,因长期从事体力工作,最近几个月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李先生以为自己是肾虚,于是吃了一种邻居推荐的“补肾偏方”。
李先生所服偏方中包括马兜铃、雷公藤等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吃了好几个疗程,李先生症状并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了乏力、纳差、干呕等症状,小便量也比之前减少了,这才引起了他的重视,及时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检查后发现血肌酐明显升高。
在明确了李先生的病因后,医生建议他立即停止可疑药物,并且对李先生进行了对症支持处理,服用了护肾排毒的药物,如参芪肾衰合剂、尿毒清颗粒、百令胶囊等,2周后复查血肌酐降到基线水平。如果李先生继续迷信土偏方,没有及时就诊,肾功能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可能面临透析的风险。
在这个病例中
李先生出现乏力、纳差、干呕的症状
小便量减少
就诊后提示肾功能损失
那么当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时
是提示我们肾脏可能出了问题
肾脏病的症状并不明显
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并不知道自己患病
等到出现明显症状去就诊时
常常已经发展至疾病晚期
肾病早期“警报”
1
尿液颜色异常:尿液颜色过浅或过深,甚至出现血尿等。
2
泡沫尿:尿中含有蛋白质时会出现泡沫尿且不易消退。
3
尿量变化: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增加。
4
水肿:身体某些部位出现水肿,如眼睑、双下肢等。
5
消化道症状: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6
全身症状:不明原因的乏力。
7
高血压:出现持续性高血压的情况。
追问病史得知,李先生有高血压的家族史,自己也有高血压,也没怎么重视。虽然这次是因为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但有慢性疾病的基础,是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01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中有近50%的人会进展到糖尿病肾病阶段,一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肾脏衰竭。
02
高血压人群
长期高血压容易造成肾内高压和血管硬化,进而导致肾脏缺血、肾血管硬化等,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减退。
03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器官包括肾的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得慢性肾脏病。
04
05
肾功能异常家族史
如果有肾功能异常家族史,那么也会增加罹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除了以上人群
滥用药物或不规范用药者
也容易得肾脏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及时就医!
李先生明明吃的补肾偏方
为何越补肾脏越差了?
偏方成分不确定
有些补肾偏方并非传统中医理论所推荐的,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肾脏造成损伤。
药不对症
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如果盲目使用补肾偏方,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如果偏方中含有燥烈成分,可能会灼伤阴津,导致肾精亏虚,不能上充于脑,出现头晕、头疼、耳鸣等现象。
使用过量
有些补肾偏方虽然成分安全,但如果使用过量,也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甚至损伤肾脏。
个体差异
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对补肾偏方的反应也不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口干、咽喉干痛、便秘等症状。
针对不同的肾虚类型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肾虚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的肾虚类型,应选择不同的补肾方法。例如,肾阴虚的人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滋阴补肾的药物;肾阳虚的人可选用金匮肾气丸等温阳补肾的药物。
*谨记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购药服用。不能迷信于偏方。
李先生复诊得知
肾功能恢复的消息时非常开心
同时也多了一份担忧
担心肾脏再次出现问题
那么
怎么做才能让肾脏更长寿?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控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血压,对肾脏造成负担。建议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尽量选择新鲜食材。
●适量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体内重要营养物质,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增加肾脏的负担。建议适量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如鱼类、豆类等。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剂和纤维,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
●注意水分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能帮助稀释尿液,减少尿路感染和结石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患肾脏疾病的风险,尽量避免或戒除这些不良习惯。
●保持适度运动: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新陈代谢,起到可以预防肾病的作用。
避免有毒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和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因为它们可能对肾脏产生损害。
避免药物滥用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非那西丁等,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也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尽量避免滥用这类药物。
●合理使用草药和补品:一些草药和保健品可能不适合所有人,有部分中药也具有肾毒性,如马兜铃酸类、雷公藤类、乌头碱类等需要慎用,尤其是对于已存在肾脏问题或慢性疾病的人群。
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患有这些疾病,要积极管理血糖和血压,定期检查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06
按摩
●可以通过按摩肾俞穴和关元穴进行补肾。
07
定期监测肾功能
●定期检查尿液和血液指标:尿相差、尿蛋白肌酐比值测定、血肌酐、血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能反映肾脏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
●注意体重和血压:肥胖和高血压是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定期监测体重和血压,并积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