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氏中国发力后疫情时代,锐意变革开创新纪元

玛氏箭牌中国区总裁麦伟坚与行业伙伴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创新方向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保障食品安全、加速产品迭代、创造物超所值的消费体验成为行业共性挑战。疫情突发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健康、口味、便捷于一体的“全能型”产品的诉求,企业加速创新与转型不再是一道选择题。麦伟坚表示:“我们始终将消费者的需求视为创新的核心,只有借助多元化手段才能获得商业洞察,提升创新速度。此外,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将这种创新的意识融入企业文化,深化在日常工作和生产中。积*创新将帮助我们寻找到拥有共同理念的行业伙伴和人才,合力创造更多解决行业痛点、先于消费者诉求的方案。我们不满足于做时代的跟从者,而要做掌舵者。”

近期,玛氏设立了“Learn,TestandLearnOffice”这一专攻内部创新项目孵化的颠覆性内部组织,通过这一组织孵化的项目可以不受公司现有或固有创新流程标准的限制,在推进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可直接向玛氏旗下四大创新中心提出协助创新的诉求。这对于玛氏而言,无疑是内部组织设计的重大创新与优化。

在与外界合作推动创新的过程中,玛氏与阿里的合作尤为高效:通过与天猫新品创新中心的合作,玛氏可及时捕获休闲零食发展趋势,在原有的产品、包装等方面进一步突破自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阿里及旗下天猫平台的合作,以科技赋能创新,共同打造食品行业的创新生态模式,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快、更新鲜的消费体验。

得益于追求创新、敢于革新的组织文化和互惠精神,玛氏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与50多家优秀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膺“FBIF2019年度中国十大食品创新公司”称号。

玛氏中国斩获“FBIF2019年度中国十大食品创新公司”大奖

作为一家扎根中国已逾30多年的家族企业,玛氏有着执行长期战略的耐心与远见。秉持“未来始于当下”的企业愿景和“质量、责任、互惠、效率、自主”的五大原则,玛氏将继续以一代人的发展为基础进行思考,发力后疫情时代,立足本土进行创新,锐意变革开创新纪元。

玛氏公司成立于15201733840年,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McLean),是一家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私营家族企业,致力于为人们及其爱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公司设有玛氏宠物护理、玛氏箭牌、玛氏食品和MarsEdge四大事业部。秉承“未来始于当下”(TomorrowStartsToday)的愿景,125,000余名玛氏同事每天都积*践行着由“质量、责任、互惠、效率、自主”构成的“玛氏五大原则”,旨在通过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人们和其爱宠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玛氏旗下品牌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其中,M&M’s、士力架(SNICKERS)、特趣(TWIX)、MILKYWAY、德芙(DOVE)、宝路(PEDIGREE)、皇家宠物食品(ROYALCANIN)、伟嘉(WHISKAS)、BANFIELD宠物连锁医院和VCA宠物连锁医院的品牌价值均跻身10亿美元行列;脆香米(CRISPY)、益达(EXTRA)、奥碧(ORBIT)、5、彩虹糖(SKITTLES)、希宝(SHEBA)、我的食刻(MASTERFOODS)、UNCLEBEN’S、COCOAVIA、缤善BE-KIND等品牌也广受欢迎。2017年,玛氏公司的净销售额已超过350亿美元。

玛氏中国成立于1989年,旗下有玛氏箭牌、玛氏宠物护理(分设宠物营养业务与皇家宠物食品业务)、玛氏食品三大事业部。公司拥有7家工厂、4个创新中心、47个分支办公室、30多个品牌和近10,000名同事。

30年来,玛氏中国持续引入新品牌及创新口味,为千万家庭及其爱宠带来了美好与欢乐。德芙、士力架、M&M’s、脆香米、绿箭、益达、5TM、大大、真知棒、瑞士糖、彩虹糖、麦提莎、宝路、伟嘉、皇家宠物食品、优卡、我的食刻,及缤善BE-KIND等品牌深受消费者支持。

THE END
1.论坛议程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中国新增长创新30人”,Campaign Asia2018年度“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CMO”,此外,她还被《广告时代》...Larry Feng,玛氏箭牌中国区总裁 范现国,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红亮,自嗨锅创始人兼总裁 ...植物肉的出现和即将到来的植物革命将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生态的持续发展。 Andre Pots,联合利华...https://www.foodtalks.cn/news/9583
2.2020第九届财经峰会健康产业会不断升级,健康产业是一个行业新的机会,在机会过程中有大量其他产业的人加入,与行业原来的从业者进行相互融合互动,形成新的模式,比如健康+地产、健康+旅游等,这些都给大健康产业提供了非常多的助力。 首汽约车CEO魏东 后疫情时代,网约车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一方面,从大环境看会加快合规;另外,从行业...http://www.yijingji.com/hg2020/index.html
1.玛氏全球最大规模宠物家长调研发布,为新时代养宠提供洞察互惠共建 宠物友好"未来"新生态 对养宠群体的洞察为构建人宠友好社会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而玛氏宠物长期联合多方力量,多措并举,致力于为宠物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首次养宠群体的扩大对负责任养宠理念的普及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玛氏旗下皇家宠物食品长期举办线上、线下文明养宠科普教育,并于今年联合上海日报发布3支"带...http://sdg-china.net/NewsList/info.aspx?itemid=70519
2.玛氏皇家宠物食品发力后疫情时代兽医新生态美通社PR玛氏皇家宠物食品发力后疫情时代兽医新生态 2020皇家数字化兽医师峰会携全球领袖讨论变革机遇 在第20个世界兽医日来临之际,由玛氏皇家宠物食品主办,中国兽医协会和世界兽医协会鼎力支持的“2020皇家数字化兽医师峰会”于2020年4月25日盛大开幕。 上海2020年4月26日 /美通社/ -- 在第20个世界兽医日来临之际,由玛氏...https://www.prnasia.com/story/278457-1.shtml
3.水土不服的雀巢,重启中国业务随着中国业务的重启,雀巢为了抓住快速增长的风口,开始大力加码宠物业务。2020年,雀巢中国开始发力宠物高端产品线,对天津普瑞纳(雀巢的全球第四个宠物食品处方粮生产工厂)等工厂进行了总额超过7.3亿元的增资计划和项目。产量提升后,雀巢宠物业务销售业绩随即水涨船高。 https://www.tmtpost.com/baidu/6240771.html
4.疫情之下逆势生长的宠物食品行业在各种消费升级的赛道里,宠物食品可能是其中特立独行的一种:宠物消费本身是一种消费升级,虽不是消费者的温饱所需,但当用户养了宠物,这只宠物的食品等消费,就变成了刚需,和人类温饱一样。宠物食品消费既能拥有消费升级的情感、审美溢价,同时又具备刚需消费特征。在疫情期间,全球的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不减反增,说明了...https://m.mcbbbk.com/newsview567068.html
5.2020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年度投资并购事件:既是创业的春天,也是投资...前天,我们发布了《2020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年度IPO事件:细分与专业成就了今天,但伟大远不止于此》,也以此开启了2020 FoodPlus·年度盘点专题系列文章。 扎根食品行业,关注、分析投资并购事件,并从中得到对行业趋势的判断、甚至是预测,是FoodPlus从成立开始就在持续坚持的一件事情。 https://36kr.com/p/1065082659890568.html
6.千味央厨(001215)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新希望在预制菜领域的出圈,得益于自身养殖原料优势。旗下肉制品品牌美好食品,研发的小酥肉产品,已晋级...有知情人士透露,玛氏此次的收购,后续市场将主要放在美国,但不排除未来也会在中国预制菜市场上发力。 ...$千味央厨(001215)$ 其一,疫情后时代,消费持续释放的复苏动能。伴随疫后企业经营回归正轨以及客流修复...https://www.laohu8.com/stock/001215
7.多门店SCRM系统新零售CRM微信小程序商城分销直播工具【最新资讯】 CRM的新时代:构建客户的数字化生态 【最新资讯】 CRM的未来形态:客户体验的全面革新 【最新资讯】 CRM的智能化转型: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新...【最新资讯】 从人货场角度解析scrm系统落地后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sop 【最新资讯】 SCRM系统从三个角度帮助挖掘客户价值 【最新资讯】 玛氏宠物食品:建立SC...https://www.ezrpro.com/?importType=ShopGrp/
8.全球市场份额第二的冷冻食品企业,居然是卖咖啡和奶粉的巨头?03 后疫情时代,健康和定制会是冷冻食品的关键词吗? 在收购了卡夫的冷冻披萨部门之后,连续5年,雀巢的冷冻食品销售额持续下滑,市面上对于雀巢的质疑声不断,包括对已经在总部欧洲退出冷冻食品业务的雀巢能否经营好美国冷冻食品业务的唱衰,以及质疑雀巢持续对美国冷冻食品业务投资的合理性。 https://www.cyzone.cn/article/687449.html
9.专访玛氏前首席经济学家BrunoRoche:利润至上已过时互惠合作是疫情后...“疫情提醒着我们,生意的恢复与发展、企业自身的利润固然重要,但只有不断加强各国、各企业、各组织间的交流合作,为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企业才能收获长久地可持续的发展。”玛氏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兼玛氏智库常务董事布鲁诺·罗奇 (Bruno Roche)在10月12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1016166603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