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1-9月上汽累计销量264.93万辆,比亚迪累计销量274.79万辆,而在前8个月,上汽的累计销量还略高于比亚迪。也就是说,靠着9月的销量,比亚迪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从整个集团的层面来看,上汽始终依靠合资品牌带来的销量,由于合资始终是合资,再加上国企属性,上汽的业务面滞后,总结起来用一个成语解释,就是——尾大不掉。
但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合资品牌失去了天然的屏障,份额逐渐丢失,而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上汽大众1-9月批发量达到了77.21万辆,同比仅有7.2%的微跌。
在新能源表现不力,上汽通用销量大幅度下滑的背景下,上汽大众基本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也让上汽集团不至于跌得严重。
由于并非所有车企都完成了上市,所以我们可再看乘联会的数据。
数据显示,1-9月批发量,奇瑞达到了168.84万辆,同比增长43.2%,仅次于比亚迪;排在第三的是吉利,达到了148.97万辆,同比增长32.1%。
再看1-9月零售量,比亚迪以246.66万辆依旧排在第一位,而吉利达到了117.63万辆,同比增长25%,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第四的分别是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奇瑞则以83.35万辆排在了第五位。
批发量中包含了出口的销量,由于奇瑞早已大力布局海外市场,所以就出现了批发量和零售量有着较大差异的情况。不过,无论是批发量还是零售量,奇瑞的同比增幅可谓不低,吉利增幅虽弱于奇瑞,但两者的体量上十分接近;况且,极氪、银河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趁着新能源这股风,吉利极有可能稳拿亚军。
我的看法是,长城汽车的确是一股清流,哈弗H6失去了霸主之位又如何,魏牌始终难以被提振又如何,长城皮卡的地位还在,坦克品牌则充分展示了长城Hi4-T的技术魅力,更是带来整个长城汽车拔高利润、单车平均售价——不以量为本,保持着以技术服人的初心。
正是如此,长城汽车有着“不上不下”的销量,但却有着相当不错的口碑。现在想想看,若说长城汽车打价格战,以低价获量的话,这倒显得有点奇怪了。
近两日,特斯拉的机器人、无人驾驶出租车又刷了一波流量,其品牌信仰会否再上一层楼呢?
从1-9月厂商批发量来看,前十名的排序是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城汽车、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广汽丰田。有着高增速的,大都依赖新能源汽车业务,而出现下滑的,大都因为新能源表现失色,还依靠着燃油车勉强保住地位。
事实上,“灵活”二字对于一家车企而言十分关键,强如比亚迪,也开始加强和华为的合作,赋能智驾。这么一看,我们也更能明白为什么有的车企,总是很难完成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