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物权法》中规定的服务,法规渊源来看,《物权法》属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物业管理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根据法的等级效力,行政法规必须服从法律,包括立法的原则和条文;物业管理本身是一种主体平等的委托合同关系,而非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为避免字意上的歧义,即将物业管理改称物业服务。
据报道称,2022年上半年物业服务企业争相兼并,母公司关联交易不断,大量上市物企停牌,物业服务行业正被地产调整的浪潮裹挟前行。资本市场上,由于与地产行业的紧密关联,市场担忧情绪升温,物业股曾多次出现大幅下跌。不过,近期地产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房地产市场已有复苏迹象,且物业服务企业的强抗周期性并未动摇,也在积极发展各类新老业务,有理由相信,当前物业股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已行至最低,拐点将至。
传统地产开发的高周转模式已成历史,行业整体增量空间的收缩已是大势所趋。然而,行业集中度尚低、细分领域空间尚存,万亿物业蓝海仍有无限探索的空间。作为已基本从地产行业中独立走出的物业服务企业,需要在当前的逆境中寻找新的增长路径。商住领域之外,更有大量的蓝海市场等待着物业企业深挖。
近几年来,物业服务行业被资本市场所挖掘。2020年房企启动了物业板块的密集分拆上市,2021年扩张规模成为共识,物业服务行业掀起了一股收并购浪潮,2021年物业服务行业行业总规模达342亿平方米。
展望2022年下半年,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复苏、企业信用的恢复将会有利于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的修复,产业结构的调整、新业务线的扩张则能持续推动好企业成长壮大。
近年来各项支持物业服务行业业务边界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行业空间得到扩容,增值服务将成为众多物企未来重点攻坚的方向。观点指数认为,以基础物管为护城河进行布局,积极拓展规模、提升区域密度,同时以社区为切入点,挖掘社区资源,能较大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的盈利能力,迸发出更多的商业价值。
除此之外,时代的进步不断赋予“物业服务”这一概念以广度和深度。结合科技进行智慧化与基于业主需求而创新服务,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行业正逐渐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延伸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业态与服务内容也开始向创新化与多元化发展,如城市服务、电商、美居、养老、托幼、经纪业务等,未来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从社区管理当中延伸出无数的抓手。切入社区增值服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