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是指为房地产开发商、业主、租户等提供的综合性服务,包括物业管理、维修保养、清洁卫生、安全保障、绿化美化等。物业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房地产的价值和使用效率,保障业主和租户的合法权益,营造舒适和谐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我国,物业服务公司自物业管理服务产生收益。此外,物业服务公司也可以从其他增值服务中获取收益,其中包括咨询服务、工程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如运营公共空间、家政及清洁服务、房地产代理、养老及护理服务等)。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费可按照包干制和酬金制收费,其中包干制模式为当前主流收费模式,特别是对于住宅物业而言。包干制模式通过省去业主与住户有关大额支出的若干集体决策程序来提高效率;而酬金模式则在非住宅物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该模式可让业主更深入的参与物业管理事宜。
物业服务行业产业链
物业服务行业的上游是指物业资源供应领域,包括建筑建材、通信及软件服务供应以及各类房地产开发,目前我国物业服务涉及房产包括住宅、写字楼以及其他公共物业等多种类型;物业服务中游则包括物业综合管理、公共秩序维护、保洁服务、绿化管理等各种形式的服务;产业链的下游则是物业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物业的业主以及住户等。
随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物业管理公司所提供的物业有关服务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主要包括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办公大楼、公共物业、工业园以及医院等等。
物业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历经40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完善。近几年,物业服务企业迎来上市潮,目前已有上市物业服务企业40余家,表明资本十分看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前景。
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物业服务企业约3.6万家,从业人员约1200万人,管理面积约160亿平方米。物业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1.2万亿元,占GDP的1.2%。预计到2025年,物业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占GDP的1.8%。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基础物业服务,通过提供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向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以基础物业服务为主的企业主要通过项目的获取来扩张管理面积以实现收入的可持续性增长;二是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收取费用,增值业务主要包括业主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业主增值服务的基础是社区O2O平台,主要通过轻资产输出平台扩大用户基数、外加不断嫁接新增值服务项目来实现收入的增长。非业主增值服务针对地产开发商展开,企业利用掌握的物业管理方面技术优势和运营经验,提供案场服务、工程服务以及顾问咨询服务等以收取费用。
物业服务作为以服务为本的企业,其本身具有的客户资源、服务优势有利于其打造以业主为核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健在内的“微生态圈”。
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物业服务企业从社区走向城市,服务范畴不断延展,强化空间服务能力,为基础设施管养、市容环境管理、公园生态维护、公共停车场运营、城市社区治理等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物业服务的发展前景
物业管理服务行业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发展也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未来,物业服务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进步,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绿色环保、个性化方向发展。同时,也需要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未来,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提高。
物业服务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物业服务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物业服务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