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分析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厦门开展餐饮加工过程管控专项研究性抽检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叶雅真张金亮黄琳记者陈家华)作为海滨城市,生鱼片、生腌、捞汁海鲜……汇成了厦门特有的海鲜美食文化,是市民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佳肴,也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慕名尝鲜。近年抽检数据显示餐饮食品中自制的水产制品潜在大肠菌群等微生物超标风险。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在不合格(问题)食品的核查处置中,发现除了原料环节把关不严会带来风险,加工过程管控是否到位也是重要的风险点,但却往往易被经营者忽略。

为此,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专项研究性抽检,选择40家较大型的餐饮服务单位,对其冷菜专间、分餐备餐专间、烹饪场所操作台面、冰箱冷库等加工场所的食品接触面,以主要微生物项目为检测指标,调查餐饮服务单位的加工过程管控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与验证,有效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抽检情况

本次研究,对比较大型的40家餐饮服务单位的场所环境(冷菜专间、分餐备餐专间、操作台面(烹饪场所)、冰箱冷库)的食品接触面进行涂抹采样。检测项目为大肠菌群及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

抽检结果显示:大肠菌群在加工场所存在的概率较高

本次研究在40家主体的加工场所(冰箱冷库、分餐备餐专间、冷菜专间、烹饪场所操作台面)采样检测120批次,检出49批次微生物样品,其中仅发现1批次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被抽检的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场所的环境卫生总体较好;检出卫生状况的指示性指标大肠菌群48批次,显示大肠菌群在加工场所存在的概率较高,为避免对加工食品造成污染,餐饮服务单位应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加工过程管控的规范化管理。

I检验依据

场所环境表面卫生检测目前暂无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本次研究中,(1)涂抹采样和大肠菌群指标检测分别参照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附录A、B;(2)致病菌指标根据国标检测;(3)致病菌及大肠菌群项目的限量指标参照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410-2008《餐饮业即食食品环节表面卫生要求》(该标准已废止)进行评估。

II抽检结果

抽检40家主体的场所环境表面涂抹样120批次,检出49批次微生物样品(其中48批次检出大肠菌群、1批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致病菌未检出。其中,冷菜专间抽检9批次,有4批次检出大肠菌群;分餐备餐专间抽检31批次,有11批次检出大肠菌群、1批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烹饪场所操作台面抽检40批次,有25批次检出大肠菌群;冰箱冷库抽检40批次,有8批次检出大肠菌群。

III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的原因

微生物检出可能原因:(1)餐饮操作人员个人卫生状况不佳,加工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引入微生物污染;(2)接触已经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原料,进一步污染了专间、熟食区的操作台或容器等;(3)使用了受到污染的水进行清洗消毒;(4)分餐备餐器具未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5)冷库无法保证正常换气,或冰箱冷库关闭不严实,滋生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风险项目小知识

食品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和有害的众多种类。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指标涵盖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于反映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状况,或提示食品受到污染;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

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是人体肠道内的主要菌群之一。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一般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示食品可能受到污染。因此,国内外常将其作为反映卫生状况的指示性指标。在日常生活中,经过热处理、化学消毒杀菌剂、紫外线、臭氧等方式大肠菌群是可以灭杀的。餐饮加工场所因人员流动、肉制品原料等因素影响,其环境中普遍会存在大肠菌群,应当增强加工过程管控来防控食品污染风险。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条件致病菌,通常条件下不致病,但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为该菌的食品污染源。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餐饮企业规范食品加工过程管控五要素:

此次专项研究的餐饮服务单位是设施设备相对比较齐全、管理也较为规范的,49批次检出微生物的样品中,仅发现1批次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被抽检的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场所的环境卫生总体较好;检出卫生状况的指示性指标大肠菌群48批次,显示大肠菌群在加工场所存在的概率较高,为避免对加工食品造成污染,餐饮服务单位应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加工过程管控的规范化管理。质量管理理论中的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有“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因此,餐饮服务单位也应当在加工作业中加强这五要素的管理和落实:

人员管理:一是建立餐饮单位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卫生安全培训,提升对加工过程管控的责任意识和规范作业。二是防控人员交叉污染风险。设生食、冷食专间,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包装专间,专间入口处设置通过式二次更衣室,人员进出严格执行卫生规范要求。非专间工作人员不得无故进入,专间严禁存放私人物品及杂物等。不同区域的操作人员原则上不串岗,如确需串岗,人员流向应遵守高清洁区人员流向低清洁区。三是细化食品处理区人员管理。尤其是冷食生食、熟食分装包装区域的操作人员加工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加强手部消毒频次等。

设备设施管理:切配餐具要生熟分开,加工机械必须保持卫生清洁。生熟食加工用器具应分开使用,若混用,应在每次处理原料后彻底清洗消毒,方可用于熟食加工。留样食品、冷食生食产品应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冷藏保存。

原料管控:一是做好食品原料的进货查验和储存,尤其是冷食生食食品应选用明示可直接食用的原料并注意存储条件;二是防控生熟交叉污染,食品原料与即食食品应分开存放。

制度保障:一是经营者应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加工过程管控。二是鉴于目前即食食品、留样食品及餐饮场所环境表面的食品安全评价暂无国家标准可执行,建议行业协会等可考虑制定团体标准,以更好地促进餐饮行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加工环境管控:一是冷菜专间、分餐备餐专间、操作台面(烹饪场所)、冰箱冷库等场所环境应充分消毒杀菌。二是加强食品加工的进出管理。食品处理区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程,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THE END
1.我国对食品质量进行卫生评定时,主要检验的微生物指标【2018X】我国对食品质量进行卫生评定时,主要检验的微生物指标有 A.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数 C.致病菌数 D.病毒数 正确答案:ABC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三项,分别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①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它可以反应食品...https://www.huatu.com/stk/2618605.html
2.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习题及答案.doc三、判断题评价食品质量的卫生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 四、多项选择题在我国对食品质量进行卫生评定时,最常检验的微生物指标包括( )。 A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 C致病菌 D病毒五、问答题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范围有哪些? 六、论述题阐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三项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的卫生学意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22/145413357.shtm
3.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9.土壤微生物指标及其表征。 10.根际、菌根及根瘤的概念。 11.土壤水分形态学类型及其特征。 12.土水势及土壤水吸力。 1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14.土壤饱和流运动和非饱和流运动的区别。 15.土壤空气组成特点。 16.土壤空气运动机制。 17.土壤热量来源与土壤热性质。 18.土壤水分...https://mtoutiao.xdf.cn/kaoyan/202312/13554077.html
4.食品微生物检测指标有哪些食品微生物检测指标有哪些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3项。http://www.chinafst.cn/mp/details.php?id=1161
5.餐饮业食品检验与监督中各类样品抽采样方法的研究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不断提高的状况下,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为了减少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使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有一定的保障,我们对当前食品生产及加工行业所进行的重要工作主是对食品的安全检测体系的完善,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的加强,特别是餐饮业方面,而食品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前提是能否规范地对各类样品进行抽...https://m2.antpedia.com/ziliao/2217969.html
1.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10套)1、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 C )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A、感官评估 B、营养评估C、风险评估 D、微生物检验 2、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B)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质量监督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农业行政部门 https://mip.ruiwen.com/shiti/2551334.html
2.食品微生物及检测技术(精选9篇)食品在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被微生物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评价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要采用微生物检验指标采进行。常采用的微生物检验指标为三项细菌指标,即细菌 数量(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和致病菌[2]。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t111m.html
3.第九章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指标与质量管理控制食品质量管理 与控制体系 第 一 节食 品微生物质量和安全性指标 本节主要内容:一、食品质量安全概述二、食品的微生物质量三、食品微生物质量指标四、食品微生物学指标五、食品微生物安全性指标六、用微生物作为食品质量控制的标准一、食品质量安全概述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及食物供给过程中可能对人类生存...https://doc.mbalib.com/view/b5bfb65c94a0754825d359483f1d9334.html
4.GB4789.28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GB 4789.28-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验证的指标有( )?A.生长率B.选择性C.特异性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https://www.shuashuati.com/ti/b34b376dc9fb46688bac7538646c829da2.html
5.微生物检验技术知识点6%α萘酚酒精溶液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 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肠居菌,它随着的大便排出体外。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9372118
6.榴莲饼蛋糕...广东公布新一期食品黑名单,有没有你爱吃的?各位街坊注意了!日前,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第38期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通告显示,组织抽检调味品、乳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蜂产品、食用农产品等7类食品792批次样品,其中不合格样品12批次,检出微生物、兽药及其他指标等问题。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819161
7.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和指标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就是根据食品卫生的要求,从微生物学的角度,对不同食品所提出的与食品有关的具体指标要求。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 菌落总数:清洁状态的标志;预测食品可能存放的期限。 大肠菌群(MPN/100ml):较为理想的粪便污染的指标菌群;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https://www.med66.com/linchuangjianyanshi/weishengwujishengchong/ln15072046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