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我校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师生配餐的饮食安全,杜绝校内发生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特制定本制度。
学校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小组,校长任工作小组组长,全面负责食品安全工作,分管副职任副组长,成员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校医等;组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协助组长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成员是食品安全直接责任人。
3.1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把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日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制定食品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年度培训计划中,按计划要求对全校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通过板报、互联网等宣传工具,让全校师生了解掌握最基本的食品卫生安全常识。
3.2对学生配餐公司的监督管理。执行正规的资质审核和招标程序,对达到配餐要求的企业加强日常配餐的监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小组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对制作、分装、盛放食品的流程和容器及运输设备、过程是否消毒进行全面检查。校方专项检查和组织家长随机检查等方式相结合,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配送等环节加强监督。
3.4饮水卫生。学生的饮用水设备指定责任人定期消毒。饮水机上锁管理,张贴防烫伤标识,每学期检测一次水质。
3.5学生用餐管理。执行老师陪餐制度,陪餐教师做好陪餐记录。
3.6学校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加强培训和演练,以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从而控制和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留样记录表;
食品管理人员培训记录表;
水质检测报告。
食品留样记录表
留样
日期
餐次
品种
数量
留样人
签名
备注
食品安全管理培训记录
培训名称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培训对象
培训地点
培训学时
学时
考核方式
笔试
授课人
培
训
内
容
食品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为进一步加强本校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品工作的监督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1学校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设置在总务处。
2.2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食品安全检查计划的制定。
3.1定期检查
每季度至少对配餐公司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服务状况、饮水、环境卫生、食品营养搭配、留样等内容,安全检查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具体如下:
(1)食品制作是否符合规程,工作人员着装是否规范,操作是否规范,有无不良卫生习惯。
(2)环境卫生:饮水间地面、墙面、顶面、排水沟、门窗、设备及用具是否干净、整洁、卫生。
(3)饮水机是否按要求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是否有专用留样冰箱和容器,食品留样是否符合要求,记录是否完整。
3.2专项检查
获知学校周边或所处地域发生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研判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内容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确定。
3.3发现问题解决措施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食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存放在加贴醒目、牢固标识的专门区域,避免被误用,并采取退货、销毁等处理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其他食品安全风险要及时向校领导汇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食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