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莫买顶楼房”,这句话在购房圈内流传甚广。不买顶楼的理由是顶楼吸热,在夏天会比楼下房内的温度高上许多。从2000年开始,不少新房都采用了隔热材料,顶楼和底楼的温差还会存在吗?
8月6日,杭州气温40.7℃,这是杭州今夏以来第8个气温超过40℃的日子。8月7日,第9个“破4”日到来,气温达到41℃。在这两天的下午2点,我们分别来到杭州城西的九莲新村、桥西的银树湾,城北的水印康庭,对顶楼和底楼展开了一次温度实测,看看老小区、小高层和高层的顶楼和底楼的温度差到底有多少。
高温天顶楼底楼温度差多少?
九莲新村
6楼——39℃
全楼个装空调
黄奶奶是在1987年搬入杭州九莲新村的,房子在顶楼6楼,沿街。
“那个时候能搬进楼房已经算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哪里还想着挑楼层,当时还觉得顶楼也不错,阳光好。”黄奶奶说,才住了两年,她就厌恶起顶楼充足的日照了。
“夏天实在太热了,房顶除了水泥,就一层预制板,根本不隔热。”黄奶奶说,因为夏天太热,1990年,他们家就安装空调了。“窗式空调,是我们这幢楼个空调,在整个小区,也是早的空调之一。”
到现在,黄奶奶家已经有3台空调了,在这个超高温的夏天,空调基本全天候不休息。“上午9点就热得很,必须开空调了,然后到第二天早上6点关掉,开会窗透气。我们家的电费也比别人家多一些,上个月500多元了。”黄奶奶说。
顶楼的房子到底有多热?我们决定用温度计来一次现场实测。下午2点,黄奶奶关了空调,打开窗户后,房间残留的凉气瞬间被热气侵蚀。
等待半后,将温度计拿到主卧,水银瞬间飙升至39℃。
“卧室靠马路,更热点。家里重新装修后,用的还是隔热玻璃,客厅、卧室还装了3层窗帘。”黄奶奶说,现在她怕的就是停电。
【热点新闻】
1楼——33℃
夏天不怕进厨房
洪小姐也住在九莲新村,就在黄奶奶家后面的那一幢。不同的是,她住在1楼。“都说1楼潮湿,夏天可就不同了,真的比楼上凉快不少。”
洪小姐说,夏天别人家都怕进厨房,还有朋友在厨房装空调的。可这些问题,在他们家完全不成问题,“夏天我们家厨房可通气了,就算开火油炸食物都能忍受。”
洪小姐家门口是一片绿化花坛,一棵无花果树正好面对着他们家的厨房窗户,树下则是几排矮灌木丛。无花果树宽大的树叶,将阳光挡住,只有几缕照射到地面。
“这树有十来年了,长得可好了。虽然有时候会嫌弃它挡光线,但想到夏天的高温,还是喜欢它更多点。”洪小姐说,这样的酷暑天,到了半夜,他们就会把空调关掉,不然会着凉,“我们空调一般只开28℃就够了。”
同样是下午2点,我们在洪小姐家的厨房进行测量。打开窗户,虽然也有热气扑面而来,可和黄奶奶家的比起来,只能算“小儿科”,温度计的水银定格为33℃。1楼和顶楼的温差达到了6℃。
水印康庭
10楼——37.5℃
白天滚烫晚上散热却快
郑女士是在2007年搬入城北的水印康庭,房子是2005年建造的,水印康庭是小高层,郑女士就住在顶楼10楼,这是郑女士不满意的一点。
“当时急着结婚,看了很多房子,喜欢水印康庭的户型,可偏偏只有顶楼房源。本来不想要了,但房东说再3万元,还是买了。”郑女士说,虽然中介说,房子做过隔热处理,但她还是觉得,顶楼热。
“我们家是跃层的,下午根本不敢去楼上,就算开了空调,还得再开一个电风扇。”顶楼到底能热到什么程度?郑女士说了一个细节,“我洗衣机放在2楼,有一次下午2点,我把脏衣服从肥皂水中拿出来,准备塞进洗衣机,女儿在楼下哭了。我就把衣服搭在洗衣机口上。等我把女儿哄好,也就二十来,重新上楼时,那衣服已经半干了。”
郑女士说,因为阳光直射,洗衣机的外壳已经褪色了。植物也晒死了。“我现在全换上厚窗帘,家里每天黑乎乎的,隔绝一切阳光。还把植物全都搬到了楼下。”
昨天下午2点,实验在郑女士家2楼的书房内展开。窗帘拉开后,阳光一下子占据了整个房间。温度计里的水银定格在37.5℃。
“不过顶楼也有一个好,散热很快。到晚上九十点,风一吹,楼上反而比楼下舒服,开3个空调后,吹吹电风扇就可以了。”郑女士说,晚上11点后,开着窗洗洗衣服,吹着风还是挺舒服的。
2楼——33℃
充满绿色的房间看着就凉快
在水印康庭的2楼,郭阿姨正开着电风扇打理自家的花花草草。走进郭阿姨家,房间里到处都是绿色。客厅里放着两棵巴西乔木,还有十来盆绿萝、富贵竹和吊兰。房间里虽然没有拉上窗帘,光线却不明显。
“门口小区绿化带,也有很多树,桂花、还有柚子和枇杷树,物业照顾得不错,枝叶都挺茂盛的。太阳自然照不进来。”正如郭阿姨所说,温度计显示,她家客厅为33℃。
银树湾
22楼——35.5℃
吹吹对流风不用开空调
萧先生的家在桥西的银树湾,这是幢2007年建设的房子。“我喜欢高层,买了顶楼。人家说顶楼热,我觉得还行。”萧先生是在去年搬进新家的,马上就迎来了杭州热的夏天。
“顶楼风可大了,两扇门一开,对流空气能把门都吹关上。”萧先生的房子在22楼,刚出电梯,楼道内就满是风声。
萧先生家的大门显得有点重,拉开时会觉得门后有股吸力。“阳台门开着就会这样,两边刚好一条直线,客厅又空旷,形成对流了。”萧先生说,现在家里几乎不关大门,纱门拉上后,就算是下午2点热的时候,吹吹对流风都不用开空调。而在顶楼,萧先生的邻居们,也都采取同样的做法,只要家里有人,就开着大门,吹着风。
果然,站在萧先生家客厅,带着热气的风吹过,温度计上显示为35.5℃。
2楼——33.5℃
地下车库的凉气袭来
陆阿姨就住在萧先生家楼下,2楼,楼下就是地下车库。
“可凉快了,楼下是架空层大厅。上面热度下不来,地面温度也上不来。倒是电梯井常常会有地下车库的冷风吹上来。”陆阿姨家的客厅温度,即使在下午2点半,也只有33.5℃。
在1楼大厅,楼里十来位大伯大妈,围坐在地下车库楼梯口,摇着蒲扇,正在打牌。“一点也不热,地下车库的冷风一阵阵吹上来,比老底子的弄堂风还要舒服。就是味道不大好,还有就是蚊子多,伢儿不敢下来,只好待在楼上空调房里。”
小镇气温20度引武汉人蜂拥买房避暑房价飙升
如果你去神农架木鱼镇避暑,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小镇上很多人讲武汉话。记者昨日了解到,这个目前气温只有20多摄氏度的小镇,正吸引了大量武汉人前去避暑购房,使得当地租房、新房售价飙升。
花4000元在木鱼镇租房过夏天
北漂了11年的郑金桥随老家在木鱼镇的老婆在当地定居已有几年。据郑金桥观察,这个居民不到万人的小镇,从6月份开始就进入避暑旺季,整个夏天来来去去的武汉人估计要超过小镇总人口。除了短期游客,有不少武汉的老人和(论坛)妈妈带着孩子夏季在此常住。
木鱼镇农家旅馆“太古小栈”有16间单间,现已经客满,其中住了10多位武汉老人,由小栈提供一个带电视、卫生间的单间和三餐。由于以武汉人为主的租客增多,老板说,近几年房租稳步上涨。前年一个单间价格是1500元,去年涨到1600元,今年已经是1800元。在木鱼镇过个夏天,差不多要4000元左右。
武汉人蜂拥而至抬高小镇房价
除了租房,还有相当数量的武汉人在木鱼镇买房。李女士去年在木鱼镇避暑小住了一段,喜欢,花了30多万在木鱼镇买了房。她买的小区,有一个单元的三套房被她的朋友买走,她自己的左右邻居也都是武汉人。
木鱼镇武汉人“扎堆效应”正在放大。木鱼镇神龙度假的开发商说,楼盘多数房子确实都被武汉人买走了。武汉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称,一同事老公的单位已经组团去木鱼镇买房了,买价是4000多元/平方米。
在一些武汉人看来,相对的房价是他们在木鱼镇蜂拥买房的重要原因。据李女士介绍,木鱼镇的开发商为了降低总价,在售楼盘卖的都是一室一厅的,一套房就是二三十万。
郑金桥说,5年来,木鱼镇的房价一年一个价,从初的1000多元/平方米,涨到了现在4000多元/平方米,因为武汉人集中在此买房,木鱼镇房价甚至比神农架政府所在的松柏镇还要贵。
:避暑胜地买房有风险
有购房者看好木鱼镇的房价,但也有武汉人从木鱼楼市中退出。汉口的邓先生正在抛售去年买的一套木鱼镇的房子。他说,现在武汉到木鱼镇交通不便,坐车要一整个白天,房子太远了,没有空去打理,家里老人也不愿意在那长住,房子多数时候空着,所以决定卖掉。
中国指数院研究总监李国政说,在武汉酷热天气下,到避暑地区买房成为一些中高收入者新的购房热点,这些购房者中很多存在盲目性,因为房价觉得好就买了,而忽视了房子后期的管理、的空间。另外,避暑地区很多房子在集体土地上盖的,也就是小产权房,购房者一定要留意。
被限购者“盘活”公积金有招
到避暑地商贷买房“一箭三雕”
尽管买避暑房可能存在风险,但是对于武汉已经被限购,而公积金又躺在账户上“睡大觉”的人群来说,在武汉市以外的地方用商业贷款买“避暑房”,可以起到避开限购、用活公积金、买到避暑房三大效果。
潘先生早年在汉买了一套房,了一套房,房子均办了两证也没有贷款在身,它一直想把夫妻两人在公积金账户上相当数量的钱取出来,都因为不符合公积金提取、贷款条件作罢。并且由于被限购,他也不可能通过再买房来达到使用公积金目的。如果潘先生到神农架、利川等地买“避暑房”,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首先,这些地方,潘先生可以随便买。如果买房时用商业贷款,那根据公积金新的政策,潘先生可以提取武汉的公积金,用来偿还异地购房的商业贷款。这样,潘先生用活了公积金,买了自住和并存的“避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