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具备高效过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过滤器的滤芯需要定期更换且更换较为耗时耗力,更换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包括自下而上顺次铺设的生化棉层、活性炭层、陶瓷片层、石英砂层和鹅卵石层,所述桶体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滤芯右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右侧连接有导片,所述导片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背对导片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导片的表层安装有电磁棒,所述电磁棒外部设有驱动装置容纳腔,所述驱动装置容纳腔的右侧安装有触动片,所述触动片右侧安装有按钮,所述桶体底部连通有出水管。
前述的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所述桶体外壁为不锈耐酸钢,厚度在三毫米到五毫米之间。
前述的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所述滤芯外表面涂抹有JS防水涂料。
前述的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所述弹簧外部套设有保护层,且保护层与弹簧之间存在间隙。
前述的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所述桶体右侧活动安装有开关,开关与滤芯粘连且滤芯可拆卸。
前述的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所述按钮与触动片之间涂抹有渗透防水剂。
前述的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呈漏斗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桶体,2-生化棉层,3-活性炭层,4-陶瓷片层,5-石英砂层,6-鹅卵石层,7-进水管,8-弹簧,9-导片,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电磁棒,13-驱动装置容纳腔,14-触动片,15-按钮,16-连接块,17-出水管,18-滤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内部安装有滤芯18,所述滤芯18包括自下而上顺次铺设的生化棉层2、活性炭层3、陶瓷片层4、石英砂层5和鹅卵石层6,所述桶体1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滤芯18右侧连接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右侧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右侧连接有导片9,所述导片9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10背对导片9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杆11,所述导片9的表层安装有电磁棒12,所述电磁棒12外部设有驱动装置容纳腔13,所述驱动装置容纳腔13的右侧安装有触动片14,所述触动片14右侧安装有按钮15,所述桶体1底部连通有出水管17。
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高效过滤自来水为饮用水的装置,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内部安装有滤芯18,所述滤芯18包括自下而上顺次铺设的生化棉层2、活性炭层3、陶瓷片层4、石英砂层5和鹅卵石层6,所述桶体1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滤芯18右侧连接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右侧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右侧连接有导片9,所述导片9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10背对导片9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杆11,所述导片9的表层安装有电磁棒12,所述电磁棒12外部设有驱动装置容纳腔13,所述驱动装置容纳腔13的右侧安装有触动片14,所述触动片14右侧安装有按钮15,所述桶体1底部连通有出水管17。进一步的,所述桶体1右侧活动安装有开关,开关与滤芯18粘连且滤芯18可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