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龙南市人民政府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水处理,主要处理水体中的废弃物,包括由于投喂饵料而引起的残饵、未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和代谢排泄物等。养殖鲑鳟鱼类,饲料中的13%蛋白质、8%的脂肪、40%的碳水化合物、17%的有机质、50%灰粉和23%的干物质被鱼类作为代谢物排入水中,既有可溶性物质,如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也有固体物和悬浮物,有些物质的积累会对养殖鱼类产生生理影响和毒性作用。

因此,从养殖水体中去除或转化这些养殖废弃物,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质量,对工厂化养殖鱼类的健康、快速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曝气(去除二氧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悬浮物的处理

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及其特性: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悬浮物主要由于饵料的投喂而引起。在一次性过流养殖水体试验中,根据饵料投喂量的不同,其含量在5毫克~50毫克/升左右。在饲料系数0.9-1.0情况下,鱼体每增重1千克就会产生150克~200克悬浮物。作为循环使用的养殖水体,悬浮物在水中的积累是非常迅速的。这些基础实验数据是进行悬浮物处理的基本参数。

养殖水体中鱼类的固体排泄物,在正常代谢的情况下,大部分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在流动的养殖水体中,悬浮物有64%是小于30微米的颗粒。悬浮物的比重略大于水,颗粒小、流动性好、有一定的黏附性,在有水流的条件下呈悬浮状态。

从养殖水体中去除30微米以下的悬浮物,一直是工厂化水产养殖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的积累,使水体浑浊,影响养殖鱼类鳃体的过滤和皮肤的呼吸,增加鱼类胁迫压力,恶化水质、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及时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是非常必要的。

悬浮物处理技术:

(1)固定式过滤床,固定过滤床一般由鹅卵石、粗砂和细砂三层过滤组成,根据其工作水流的不同可分为喷水式滤床和压力式滤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过滤方式,具有过滤效果好的特点,可过滤90%左右的悬浮颗。其应用难度在于设备庞大、效率低、反冲困难。

(2)滤网过滤,滤网过滤主要是细筛网进行悬浮物的过滤,其中液力驱动旋转式过滤转筒是一项新技术,用网目为60微米的筛网,可过滤36%~67%的悬浮物。其中,改变其结构设计、增加过滤面积、减少尺寸和反冲用水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3)浮式滤床,浮式滤床应用比水比重小的塑料球作为过滤介质,浮球直径为3毫米左右,过滤100%的30微米以上、79%的30微米以下的悬浮物颗粒可获得很好的过滤效果。但是,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具有结块的特性,为了防止反冲时堵塞和较好的过流量,浮球生物滤器需要频繁的反冲。为了改善其应用效果,必须进一步研究防止堵塞的结构和方法。

(4)自然沉淀处理,自然沉淀技术是应用鱼池特殊结构或沉淀池,使悬浮物沉淀、集聚并不断排出,设计良好的沉淀池可去除59%~90%悬浮物。其中,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悬浮物的沉降流速,有资料表明,对于沉淀池处理,过流流速应低于4立方米/分,适宜流速为1立方米/分;单位面积的流量为1.0立方米~2.7立方米/平方米·小时。自然沉淀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低流速限制了循环的流量,会减少养殖密度和养殖效率。

(5)气泡浮选处理,气泡浮选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气泡发生器持续不断在水中释放气泡,使气泡形成象筛网一样的过滤屏幕,并利用气泡表面的张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产生微小气泡(直径为10微米~100微米),可有效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气泡越小,效率越高。因此,研究产生微小气泡的发生装置,是该项技术应用的关键。

氨氮处理技术

空气吹脱,空气吹脱的原理是应用气液相平衡和介质传递亨利定律,在大量充气的条件下,减少了可溶气体的分压,溶解于水体中的氨NH3穿过界面,向空中转移,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空气吹脱的效率直接受到pH值的影响,在高pH值的条件下,氨氮大部分以非离子氨的形式存在,形成溶于水的氨气;在pH值为11时,空气吹脱可去除95%的氨氮,在正常养殖水体也可获得一定的效果。

空气吹脱应用的关键是pH值的调整,使处理过程既能提高处理的效率,又能适应养殖鱼类对水体pH值的要求。同时,空气吹脱需要空气的流量大,在低温下水温易受影响。

有资料显示,应用硝化和亚硝化细菌附着浮球进行氨氮处理,氨氮的转化率为380克/立方米·天,饵料负荷能力为32千克/立方米·天。但是,硝化细菌的最佳生长温度在30℃以上,温度降低其活性降低,处理能力下降,低于15℃已经很难利用。研究低温下优势细菌的培养和保持技术,应该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臭氧氧化处理,臭氧作为消毒和去除悬浮物在水产养殖上获得广泛应用,其有一定的氨氮氧化效果。研究表明,臭氧的直接氧化可去除水体中氨氮的25.8%,在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其氧化效率。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中加入催化剂,也可大幅度提高氧化效率,可去除50%左右的氨氮。

臭氧氧化氨氮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还有待深入研究。由于臭氧氧化氨氮可把氨氮中的氮直接转化为氮气,去除了水质恶化的营养源,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利用催化方法提高臭氧氧化氨氮的效率,应用于养殖水体的处理,是水产养殖水体氨氮处理的一条新途径。

同时,臭氧具有消毒杀菌和沉淀悬浮物的作用,如果能提高其氧化氨氮的效率,臭氧在处理养殖水体上的综合利用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重点研究的课题。

电渗析处理,电渗析处理是极性电场技术和分子筛膜分离技术结合的处理技术,其工作原理是水体在电场的两极流动时,水中的带电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阴离子透过阴膜进入阴离子集水槽,阳离子通过阳膜进入阳离子集水槽,从而可把水体中的离子氨去除。

由于水体中的氨氮在pH值为7的中性条件下,非离子氨仅为氨氮总量的0.55%,95%以上是离子氨,所以电渗析处理可获得好的处理效果。电渗析处理具有分离效率高、装置紧凑、自动化容易的特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食品、冶金和航天领域的水处理工程。结合工厂化水产养殖实际的养殖水体处理的电渗析设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研究的新领域。

由于电渗析处理中的分离膜有很强的选择性,容易受悬浮物的堵塞和有机物的污染,需要频繁的清洗,容易损坏,增加成本。因此,研究高强度膜材料是发展的趋势。

饵料要求及投饵

饵料要求,工厂化水产养殖饲料营养要全,要考虑循环使用水体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因素。要用高效颗粒饲料,饵料系数一般应在1~1.2左右,减少鱼类排泄带来的水处理问题。要使用生产两个月以内的新鲜饲料,尽量减少饲料变质带来的营养疾病,任何变质饲料绝对不能用于工厂化养殖生产。饲料形状应该完整,循环流水养殖中的任何不适口碎料都将被水流冲走,成为水质的污染源,增加水处理的负担。

疾病的预防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要确保不能有疾病发生,避免全军覆没的损失。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要选择健康没有疾病历史的鱼放入养殖池。

2.在入池之前要进行消毒处理。

3.在处理系统设置消毒杀菌设备。

4.在养殖过程中注意环境变化对鱼类的胁迫压力。包括各种水质的干扰波动、水温的变化等。胁迫压力大,将使鱼类的抗疾病能力降低。

5.注意投饵的科学性,避免鱼类过食现象,鱼类过食也增加鱼类负担,容易生病。

6.使用专用工具,并经常消毒。

系统管理

整个系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保证系统各个部分的正常运转,重点是监测系统水质的变化情况。

要经常检查养殖池水位是否固定不变,如有减少应检查管路是否被污物堵塞。水体交换量的减少同样会引起缺氧。

要在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保持Na?CL含量在0.02%~0.2%范围内。缓解亚硝酸盐的毒性和渗透压力。

注意养殖鱼类产生的脱味现象,在循环式养殖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情况下,在鱼类上市之前换上新水,降低温度、停喂几天到几个星期,就可以消除。

在一轮生产结束后,重新开始新一轮养殖前,要检修各种设备和管路,对系统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

要注意养殖鱼类的分级饲养,一般20天~30天要进行一次分级,把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鱼放入同池养殖。

有害气体的处理:

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鱼类代谢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虽然二氧化碳气体难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与水结合进行可逆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也会降低养殖水体的pH值,从而影响水质。其与水的结合反应为:

CO2+H2O=H2CO3

碳酸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因此,采取措施使养殖水体充分与空气接触,就可及时去除养殖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不仅如此,水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也是非常有害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超过20毫克/升时,养殖鱼类就会产生气体压力反应,表现为向水面或增氧设备集中,摄饲明显减少。

二氧化碳去除技术:

(1)机械设备去除。利用增氧机或曝气设备,在养殖水体中形成上下交换的水流,使水体充分与大气接触,达到分解碳酸,去除二氧化碳的目的。

(2)水力设计去除。在设计过程中,回水管和回水槽间留有一定高度的落差,使水流在回水过程中充分暴露在大气中,分解碳酸,去除二氧化碳。

(3)充气去除。在水流通过的水道上设置微气泡释放装置,利用气泡相互积累的特性,使散布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与释放的气泡结合,由气泡把二氧化碳带上水面,达到去除的目的。

pH的调节

pH降低的原因:

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由于鱼类代谢产生的大量氨氮为硝化细菌提供了大量繁殖的生存条件,使得整个系统的管路、设施包括养殖池表面都产生了生物膜。硝化细菌的生长过程中,在消耗氨氮的同时,也产生酸性物质,从而降低了水体的碱度。特别是在有生物处理设备的条件下,pH值降低的就更加明显。pH为7.5的水体,封闭运转三天,pH就会降到6左右。同时,二氧化碳去除不及时彻底,也是pH值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pH过低,不仅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而且会抑制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使生物处理失去作用。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在pH低于7时就会停止生长和繁殖,失去转化氨氮的作用。因此,适时监测和调空pH值是非常必要的。

pH的调整方法:

(1)化学调节,在应用生物处理的系统中,pH的调节只能采用化学调节的办法,可在水体加入Ca(OH)2和NaOH的办法调节。所加药量一般为投食率的17%~20%。

(2)臭氧杀菌控制在不使用生物处理的系统,pH的调节可采用在水中释放适量臭氧的办法,利用臭氧杀死系统各个部分附着的生物,避免微生物的硝化作用。一般臭氧含量在0.1毫克/升,就可以有效杀微生物。

(3)利用反硝化作用在系统中设置反硝化设备,使反硝化过程产生的碱性物质平衡硝化过程的酸性物质。不过,由于反硝化作用是在厌氧的条件下进行,水产养殖系统很难利用。

工厂化养殖的自动监测与控制工厂化养殖的自动监测与控制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是封闭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保证条件。由于养殖密度大,水质变化快,水质控制不好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造成生产损失。自动监测和控制参数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溶解氧、浊度、盐度、pH、电导率、氨氮和硝酸盐等,通过监测和控制这些参数,把水质控制在养殖要求的范围内。

在工厂化循环养殖中,由于冲洗、调节水质等要求,需要一定的水源补充,一般每天补水量约为总水量的10%,因此,应该备有补水水源和水泵。

THE END
1.世界海洋日现代海水养殖模式——智慧工厂化海水养殖工厂化养殖在水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取代常见的传统生产方式的一种新型工业化水产养殖模式。 自从60年代初期日本开始进行工厂化养鱼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设计工业化养鱼装置,但形成高效规模化生产是近三十年的事。它通过生物、物理及化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把水处理过程系统考虑,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30609/3379a9a837274ed8bd05a1741ee56ce7/c.html
2.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docx360 市场争辩网 HYPERLINK “ :// shichang360 “ :// shichang360 工厂化水产养殖工程可行性争辩报告方案〔可用于发改委立项及银行贷款+2022 具体案例范文〕【编制机构】:博思远略询问公司〔360 投资情报争辩中心〕【争辩思路】: 360 市场争辩网 HYPERLINK “ :// shichang360 “ :// shichang360 【关键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18/5333203034004142.shtm
3.工厂化养鱼产量高效益好顺德作为广东最早的水产养殖基地,曾以“桑基鱼塘”的养殖模式名噪一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极端气候对水产养殖带来的挑战,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优势渐减。2009年,位于顺德的生生农业集团引进了颠覆过去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建成了顺德乃至广东第一家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 https://tv.cctv.com/v/a/ARTI0DubFvytdhkYb8upKH3l161108.html
4.工厂化曝气池水产养殖中如何降亚硝酸盐上图:带吊瓶流加速效糖碳(葡萄糖或红糖)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曝气池 1、 工厂化曝气池养殖中降亚硝酸盐的方法 工厂化曝气池养殖有两种降亚硝酸盐的方法:① 方法一是常规“强微生物脱硫剂”吸收同化法;② 方法二是“强微脱氮诀1号”好氧反硝化脱亚硝酸盐,转化成氮气的方法,脱亚盐更为彻底,但要求的条件也更为...https://www.360doc.cn/article/30674816_872227921.html
5.工厂化水产高密度养殖鱼苗孵化系统图纸下载建筑模型图纸工厂化水产高密度养殖鱼苗孵化系统:工业化水产养殖苗种繁育系统通常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亲鱼培育产卵系统、鱼卵孵化系统、苗种培育系统和鱼苗暂养系统。https://www.mfcad.com/tuzhi/728/1388661.html
1.水产品安全面临风险,能否通过工厂化养殖化解?委员提出这个建议此外,受技术、成本和价格制约,上海工厂化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加之海水污染等问题,对东部沿海水产养殖打击最大,内陆水产品受保鲜制约不可能填补供给缺口,进口水产品的核污染风险不可控,上海将会面临水产品供需矛盾。 对此,郑琦建议转变都市农业发展方式,确立工厂化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上海战略。首先,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尽...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08059
2.工厂化水产养殖通过剖析工厂化养鱼或工厂化养虾的经验和教训,列举了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经典案例。用以提高水产养殖品种如加州鲈鱼的养殖密度。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http://www.lanlinggz.com/cn/case.html
3.水产养殖网水产养殖网致力于提供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及相关信息资讯信息免费分享,为工厂化水产养殖提供相关参考http://21h2o.com/
4.工厂化养殖模式10篇(全文)产动物病病防治”实验教学应顺应现代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水产养殖人才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现代工厂化养殖模式修订“水产动物病病防治”的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顺应现代化工厂化养殖模式;以高等院校水产养殖教育培养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rtuq80g.html
5.我国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方向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陆上工厂化养殖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北、北京等地的工厂化养殖已达到一定规模。那么我国的工厂化养殖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制约其发展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工厂化养殖健康发展? 在此,本刊编辑部特提供...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ICA200408005.htm
6.新春走基层丨叶慧强:工厂化养殖“东星斑”蹚出新路助力乡村振兴叶慧强还有社会责任感,他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兼顾企业生产的同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所学、所会、所积累的宝贵生产管理经验投入到万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万宁市海洋渔业协会会长的社会工作中,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国家联农带农机制最坚定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他积极引领乡亲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并以身作则,通过公...https://www.hndnews.com/p/66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