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室外养殖塘的面积在总养殖面积中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大多数的养殖模式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大气因素包括了水温、雨水、大风等,这些因素现在通过越来越精准的天气预报是可以预测的。但是目前我们不可以控制其到来与否,因此,作为水产养殖的从业者必须要了解这些因素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一些预防工作。
一、温度的改变对于水产养殖环境的影响
1.水温与细菌的关系探讨
对于外塘而言,随着水温的升高细菌总数是上升的,当然,这种上升既有可能是单峰变化,也有可能是双峰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解释在4、5月某些养殖品种会突发疾病,也可以解释在高温季节疾病更不可控以及更难以治疗这些现象。
不管如何,在水温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之前(比如4-5月、9-10月),水产养殖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措施,一要控菌,另一方面要提升养殖动物的抗应激能力。
控菌可以考虑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也可以联合使用聚维酮碘产品,甚至可以配合生物杀菌等措施。另外,注意在每一次杀菌之后,都要尽量使用有益菌进行占位补充。
2.水温与养殖动物的应激
对于鱼虾蟹而言,当水温急速下降时,动物的应激情况基本会发生。
为了尽量降低此类应激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温度波动前,以及温度波动后使用一些抗应激的药物,包括VC、核黄素(维B2)、复合多维、微量元素、牛磺酸、大蒜素等,可以添加在饲料中进行投喂。加强开启增氧机也是一个最好的抗应激方法。
二、降雨对于养殖环境的影响
1.降雨对于养殖水体温度的影响
在夏季如果突然的强降雨进入池水中,会引起水层的交换,主要的原因在于较冷的雨水与池塘上层的“热水”迅速融合,如果降雨量足够大,上层的“热水”温度迅速降低,甚至低于原来分层时的中层水或底层水,那么此时就会迅速地发生上下水层的对流,原来底层有大量氧债的水体会消耗整个水体的溶氧,从而导致整塘水体溶氧的快速降低,可能产生严重的缺氧。因此,在知道有强降雨发生的时候,可以提前开启增氧机,尽量打破水体分层,加速水体混合,如果没有增氧机,就要提前准备好增氧片或过硫酸氢钾底改片,少量多次抛撒,减小发生大缺氧的可能。
当然,对于海水养殖而言,可能还需要一些其它手段,比如抽排上层雨水等。
2.降雨对于养殖水体溶氧的影响
如果是短期的强降雨,同时降雨对水体的藻类没有什么干扰,那么可能养殖池塘的溶氧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有可能会促进水体溶氧的增加。
如果是持续性的降雨(包括间断性的降雨)有极大可能引起水体溶氧的降低,降低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缺乏阳光,藻类产氧通道被阻断,甚至可能产生的倒藻会快速降低水体的溶氧。
对于这一方面的预防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定期的底质改良,从而减少底部氧债的发生。
②在高温季节,建议在中午12-14点要打开增氧机,此时,水体分层较为严重,必须通过此方法打破水体分层,调和温差,重新建立通透的水体平衡。
④可适当准备一些有益藻种,如果池塘发生倒藻现象,在转晴后要迅速补充有益藻类,快速建立池塘藻相,补充水体溶氧。
3.降雨对于养殖水体pH的影响
在这一点上,我们首先认为雨水多为酸性,所以降水会降低养殖水体pH。另外一个方面,如果降雨导致了藻类的死亡,那么水体的pH降低会更快。
为了防止pH波动较大,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生石灰进行调节,可以在雨前预防,也可以在雨中使用。
4.降雨对于养殖水体氮元素变化的影响
养殖水体中氮元素的循环必须要有氧的参与,而降雨则一定伴随水体溶氧的变化,因此降雨对于水体中氮元素的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综合而言,降雨可能会引起氨氮的升高,我们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底质的增氧及改良,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或EM菌快速地分解一些有害物质,从而减少氨氮、亚硝酸氮的影响。
5.降雨对于养殖水体盐度的影响
降雨均为淡水,所以对于海水养殖而言,如果降水量较大,池水的盐度均会发生降低,如果降低幅度大,则会因为渗透压的迅速改变而引起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
而且苗期雨水偏多,相应地日照时数偏少,光照也不足,加上水温偏低,使藻类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藻类是对虾幼体的主要饵料之一,且藻类对育苗水能起到自净作用,如不能大量繁殖,将影响虾苗培育的效果。
另外,降雨为淡水,淡水的密度小,对海水养殖而言,雨水会停留在最上面,而藻类也是多聚于此。如果表层雨水过多,完全有可能引起海水塘中的藻类死亡,产生倒藻现象。所以对于海水池塘,降水量大的情况下要注意抽排掉上层淡水。
6.降雨的其它影响
降雨会引起养殖动物出现应激现象,使其容易受到惊吓,而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这就容易引起相互的碰撞与擦伤,尤其是一些无鳞鱼和凶猛的鱼类更容易受伤,这需要做出预防或者事后的消毒补救工作。
降雨一般会导致养殖动物摄食降低,因此在降雨期间注意降低投喂量,不要造成水质的进一步污染。
降雨后有可能引起甲壳类动物出现应激性蜕壳、软壳或蜕壳不遂,此时需要找到原因。如果是pH值降低太多,可以少量多次泼洒生石灰进行调节,如果是因为其它因素引起的应激,则可以适当泼洒加拌料内服一些抗应激药物,并要做好相应的控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