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技术规范(精选5篇)

一、茂名市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简介

二、罗非鱼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方式总结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钢绳式暖棚;对虾;养殖技术;效益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2008年慈溪市庵东镇农机站和农机化推广站联合水产部门,在该镇新江渔业合作社进行钢绳式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一举成功,2010年在该合作社创建6.67hm2无公害示范基地,截至2010年全镇推广钢绳式暖棚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3.33hm2,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经过3年来养殖实践,摸索积累了大量技术数据,为大面推广暖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提供了可靠依据,现把钢绳式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与效益简述如下。

1养殖技术

1.1池塘选择与清整

池塘建造宜选择环境安静、水资源充足、周围无污染源、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并且进排水分开,水源排灌方便。为增强防寒保温和抗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池塘要东西朝向,以长方形为宜,面积控制在3333.33~5333.33m2。每茬养殖前要及时对蓄水池、养殖池、废水处理池等进行清污工作,并用漂白粉50~100mg/L或生石灰2250~3000kg/hm2进行消毒,清整消毒结束后开始蓄水,水深60~80cm为宜。

1.2大棚设计与配套设施

以框架大棚搭建,主要构件有立柱、横梁、钢丝拉绳、塑料薄膜,分中间立柱和边立柱,中间立柱按池深250cm计算,在池底埋入150cm。四周用混凝土浇灌,立柱间隙3m,立柱材料可用直径60mm的镀锌管,壁厚3.5mm,水中部分需用断面15cm×15cm的混凝土柱,镀锌钢管规格同立柱,固定钢丝拉绳扎牢固定。采用农用无滴膜,厚度以80μm为宜,要求既能密封保温又可部分开启通风。配套设施要求,配水车式环流增氧设施,每塘2台以上,每台功率0.75~1.50kW;配底充式增氧设施,用鼓风机或空压机充气,PVC管或微孔管为充气管,直径10~15mm,充气管间距4m。PVC管间隔60cm打孔,孔径0.6mm。根据养殖规模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组、投饵船及提水设备[1]。

1.3放苗

第1茬养殖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放苗,6月下旬起捕;第2茬养殖一般7月上旬放苗,11月底全部起捕完毕。选择体质健康活泼、活动能力强、规格均匀一致、不带病的优质良种虾苗。第1茬放养密度一般为105万尾/hm2左右,第2茬放养密度一般为120万尾/hm2左右。肥水后放苗,池塘经消毒处理后,在放养前用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与生物肥料、光合细菌等进行肥水,使透明度保持30~40cm后水温20℃以上放苗,恶劣天气时不宜放苗。

1.4及时投喂优质饲料

南美白对虾对饵料蛋白要求比其他虾类低,对虾体长5cm以前饵料中蛋白质含量达40%,5~12cm时达到30%以上即可。各生长期投喂不同规格市售优质商品饵料,选择中高档品牌的配合饵料。饵料系数在1.2~1.3,以减少虾塘环境污染。应根据不同虾体生长的规格,投喂不同型号的饵料,放苗后的初期,投喂2次即可,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饵料量加大,少喂多餐,调整投喂次数不少于3次,下午以后的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70%~80%。在放养初期,活动范围小,要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集聚处投喂,以1.0~1.5h内吃完为佳,可在虾池内多设几个饵料台,放入饵料,投饵料后的1.5h,观察南美白对虾的摄食情况以调整下次的投喂量。

1.5水温与水质调控

1.6日常管理

一是巡池观察。每天早、中、晚各巡池1次,观察对虾活动、分布、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清除敌害生物,及时对病、死虾进行处理并分析病、死因,切断病源[4]。二是定期监测。对水质、饵料、工具进行病毒、病原菌检测。三是加强防病措施。用菌毒净消毒池水,也可用二氧化氯对养殖池水进行消毒,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使用的药物应“三证”齐全且高效、低毒、低残留。四是测定、记录。包括水质理化因子、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酸碱度等内容。

1.7及时收获

根据池塘中虾的规格和载虾量,及时做好轮捕工作,收获采取轮捕的方法。当部分虾长到商品规格时分次收获;当水质突然变坏时,要尽快提早收虾;虾生长停滞、开始出现虾病时要突击收虾。

2效益分析

2.1增产、增效

3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钢绳式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比露天养殖增产、增效,以传统的露天养殖1茬改为2茬。错开了上市旺季,一般价格要比露天提高5元/kg左右,经济效益极显著,实现了产量、产值双增长。据调查,钢绳式暖棚养殖比露天养殖2年平均产量增加11.415t/hm2、平均产值增加28.971万元/hm2、平均利润增加19.4175万元/hm2,比露天养殖分别增加1.04、1.28、5.28倍。同时,涌现了年暖棚养殖2茬产量超15t/hm2、产值超45万元/hm2的渔业合作社、场、户,如该镇新江渔业合作社2009年6.67hm2钢绳式暖棚对虾,2茬产量15.525t/hm2、产值46.2万元/hm2、净利润27万元/hm2,比露天养殖分别增加1.08、1.32、5.32倍。又如该镇桥南建林水产养殖场,2010年5hm2钢绳式暖棚对虾2茬产量15.3t/hm2、产值45.3万元/hm2、净利润26.55万元/hm2,比露天养殖分别增加1.12、1.35、5.36倍。还有该镇海星村一对虾养殖户,2010年6666.67m2钢绳式暖棚对虾,2茬产量15.75t/hm2、产值46.5万元/hm2、净利润28.8万元/hm2,比露天养殖分别增加1.18、1.38、5.38倍。创历史最高记录。

2.2具有增温、保温效应,促进对虾生长进程

钢绳式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具有增温、保温效应,据观察记载,第1茬4月5日放苗至5月25日起捕,平均棚内气温比棚外高4.5~4.8℃,水温高3.2~3.5℃;第2茬7月5日放苗至8月25日起捕,平均棚内气温比棚外高3℃左右,水温高1.2℃。大棚不仅能保温,还能提升水温,特别是连续阴天或气温偏低,棚内温度随之下降,但只要大棚密封好,仍能保持气温和水温。由于钢绳式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具有增温、保温效应,增加有效积温,加快对虾生长进程。根据近3年实践证明,在4月初放养对虾苗至5月下旬起捕,全生长期50d;在4月下旬暖棚与露天同期放养对虾苗,暖棚全生长期47d,露天全生长期91d,可提早44d,规格与同时期常规养虾相比,虾体规格大,比露天平均单尾重增加1.13g,虾苗成活率要比露天提高10%以上(表1)。

2.3温、水、气、综合调控,增强对虾抗病能力

3参考文献

[1]孙测,董纪贵,俞永华.水产养殖钢绳式暖棚建设结构及技术规范[J].现代农机,2010(5):30-31.

[2]魏华,王辉,戴习林,等.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10(6):43-45.

[3]杨福武.南美白对虾淡水高产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9):186,193.

[4]钟恒,韦纯良.南美白对虾高产稳产的技巧[J].广西水产科技,2010(2):28-29.

[5]顾玲.围垦池塘南美白虾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10(10):36-37.

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支持下,结合湖北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实现湖北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如下对策及建议。

一、湖北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项系统工程

(一)建立稳定的渔业生态系统,实现渔业资源增殖和渔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目前,湖北省的情况是,经过多年粗放式的高速发展,渔业生态系统脆弱,水域环境恶化,鱼病流行;不少湖泊、水库因过度开发与捕捞,造成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易捕捞品种消失,鱼类种群结构出现小型化和低龄化问题。如洪湖在20世纪50年代渔获物中大型鱼类占50%以上,现在渔获物中90%以上是小型鱼类,仅鲫鱼和黄颡鱼2种小型鱼类就占70%,并且它们的性成熟初龄个体的体长比上世纪60年代的个体小20mm。许多捕捞型水库如王英水库,基本上全为小型鱼类;即使是养殖型水库如浮桥河水库,小型鱼类的种类数也占一半左右。

因此,要根据养殖水域的具体情况,维持亲鱼群体的适当大小,保持雌雄比例恒定;定期更换亲鱼群种,保护产卵亲体利幼体;正确应用人工繁殖和育种技术,加强合理的人工放流增殖和引种驯化,以调节生态平衡,实现渔业资源增殖,建立稳定的人工养殖生态系统。要努力将水利工程建设对渔业生态平衡的影响降到最低。建造人工鱼道,以沟通鱼类的洄游路线。根据水利工程兴建后,新水域内的食料基础,合理调整鱼类的区系组成,大规模引进并放养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定居性经济鱼类,在提高渔业产量的同时,建立新的渔业生态平衡。

(二)大力发展渔业产业系统,实现水产品增值、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发展渔业产业还要突出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建立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企业模式,切实转变渔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使生态更趋平衡,促进全省渔业产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逐步建立湖北省健全发达的渔业产业体系。

(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渔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综合优质的配套服务

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除了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对渔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物资供应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科技推广服务

2.融资筹资服务

3.信息咨询服务

4.市场流通服务

二、湖北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个有力措施

(一)加大渔业投资力度,改造传统渔业

渔业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并存的开放型产业,近年呈现了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依靠科技进步和资金投入运作的特点。近年,湖北省投入渔业生产的资金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且主要是用于渔业生产中间的物质消耗和渔业固定资产投资。1990~2000年间,全省渔业资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27.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67.9%,平均每年新增固定资产7373.8万元。这种较大的投资增长幅度,直接带来渔业总产值年均17.9%、渔业增加值年均14.9%的增长速度。经计算,10年间,湖北省渔业万元资金投入,平均可创造约4万元的渔业总产值、3.1万元的渔业增加值;万元资金投入的平均渔业边际总产值为2.7万元、平均渔业边际增加值为1.7万元。

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渔业生产各环节,特别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建立技术推广和病害防治体系,注重渔业的科研教育投入,改善渔政监督及渔业环保部门的执法条件,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对传统渔业的全面改造,使湖北省渔业生产有充足的后劲在更高水平上快速发展。

(二)实施科教兴渔,建立现代化的淡水渔业

1.推广实用技术

在全省范围内,应逐步推广、普及池塘养殖技术、淡水鱼类综合养殖技术、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杂交选育技术、淡水养殖病害的防治技术、稻田养鱼技术、鱼类生物技术以及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产技术。

此外,21世纪的养殖业将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实施水产动植物健康养殖模式,加强病原、病理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研究,提供有经济意义并可迅速推广应用的新种质资源,推广疫苗和免疫诊断等应用技术,是控制水产动植物病害大规模暴发、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水域污染、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保证水产养殖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

2.发展生物技术

目前,国内鱼类生物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培育和选育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能强、品质优良的水生生物品种(物种),分离、克隆以快速诊断鱼病、制备高效疫苗为目的的有用目的基因,通过外源基因转移技术改良养殖鱼类的性状、提高养殖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研究方面。对水生生物的基础研究以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方面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从总体来看,基础研究薄弱,缺少研究经费,发展水平还不尽人意,一些科研成果距生产应用还有较大差距,仍需不断努力。

3.提高渔业从业劳动者的生产素质

渔业从业劳动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渔业生产技术、设备、设施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全省应继续以举办技术人员培训班、水产养殖技术学习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普及水产科技知识、掌握实用技术;对渔业二、三产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应定期更新、提高其生产和管理技能,不断提升全省渔业从业劳动者的生产素质。

(三)努力提高渔业资源评估、监测和管理水平,实现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

全省当前急需建立一支渔业资源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定期对本省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监测、评估、提出建议、加强科学管理,以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依据国家制订的有关标准,对污染物质排放和行业排放进行监测、监督,评估渔业水域水质;水域中蕴藏和保存的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水产养殖的品种、亲本和苗种质量、数量;水产养殖各环节的技术规范程度;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和强度,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等等,力求实现渔业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一是进一步推进了机构建设。为了进一步明确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的职能,今年,我市在原来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使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职能以及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二是大力提高了能力建设。为了保证我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今年,我局在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咨询有关专家,制定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已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装修,并将实验室建设面积扩大到400多平方米,目前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为了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选派了8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培训,人员培训率达57%。

二、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保经费的投入,确保海洋环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年市用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经费累计达到1043.2万元。其中,赛区的海洋浮标系统建设投入573.2万元,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投入350万元,海洋环境监测经费投入120万元。海洋浮标系统主要包括三套浮标系统、一套波流测量系统和一套常规单要素监测系统。监测仪器设备上添置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在监测上主要的投入为:海洋环境监测经费38.5万元,渔业环境监测经费11.5万元,赛区海洋水文、水质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前期经费35万元,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建区监测、调查经费10万元,海洋环境执法检查和巡视以及“白泥”污染治理前期调研的经费5万元,各区(市)海洋及渔业环境监测经费约20万元。

三、我市开展的环保工作

(一)制定了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1、进一步完善了市海洋环境保护法规

为保护和改善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我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今年我市完善了一系列市地方性海洋环保法制法规。起草并送审了《市无居民海岛利用与保护管理办法(草案)》;按照市政府的立法工作计划,完成了《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和草案的编写工作、完成了《市渔业资源增殖管理办法》、《市湾海域管理规定》的起草工作。

2、以制度和规划来规范和指导海洋环保工作的开展

为了促进我市海洋环保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制定了《海洋与渔业系统实施〈行政许可法〉办法》;结合市海洋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在市编制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委托中国海洋大学拟定了《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案》。准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海洋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海域环境容量控制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入海总量为手段,进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及海洋环境管理的对策研究,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3、制定了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为了推广生态养殖,减少因养殖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年市重点制定了《市无公害食品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市无公害食品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市无公害食品菲律宾蛤仔底播增养殖技术规范》等10个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了已有的现行标准。

(二)认真组织落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信息、海洋工程、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1、建设了海洋水文、水质监测暨预报系统,准确提供了海洋环境预报信息

为了保证年赛的顺利举办,满足国际帆联关于赛对海洋水文的专业需求和对水质的要求,市积极组织开展赛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了海洋水文数据通信系统改造扩容和“波浪骑士”浮标的电池更新改造工作,初步完成了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改造,进行了通讯试验。自年月日起每天小麦岛监测站的部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并应委的要求,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和残奥会期间同步向委提供小麦岛监测站逐时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2、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工作全面加强

为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对政府、公众等各方面的服务作用,今年海洋环境保护的信息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工作有: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海水浴场的海洋环境状况,暑期在新闻媒体、浴场显示屏上每天了海水浴场的现场监测数据;向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省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报送了12篇海洋环保信息;筹建了市海洋与渔业网海洋环保专栏,专栏内将定期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各类信息,目前该网站已投入试运行,市民可以上网查看;在各类报纸上了20多篇市的海洋环保信息;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上了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同开展奥运会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安排等内容的大量海洋环保工作信息。

3、强化了对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随着海洋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的实施,对涉海工程项目的管理已逐步完善。今年对7项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初审、审批,对在建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开展了施工期监测,实施了对涉海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4、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年,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获市政府批准建立,该保护区的建立推动了我市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展了大公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保护区海域的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各种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保护区的环境和资源。开展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调查,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开始选划长吻虫珍稀动物保护区和湾特别保护区。

5、海洋标准计量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关于海洋方面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公布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三)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进一步强化了海洋执法监督和巡查力度

开展海域使用、海洋生态保护执法检查,查处沿海一线的乱圈、乱占等违法养殖行为,对与市海洋功能区划相抵触和违规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的海水养殖建设项目坚决予以打击,爆破清理了在前海一线非法筑造的3000余平方米鲍(参)池。通过执法行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规范了海域使用秩序,树立了海洋执法部门依法管海的权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严厉打击了非法采挖海砂行为,保护了我市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物栖息地。在海砂执法检查中,我们坚持长期检查和阶段性突击检查相结合,专项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做到常抓不懈,从严打击。自开展示范工作以来,共查处了多起船舶非法采砂行为。

2、强化了海洋赤潮防灾减灾工作

我们开展了赤潮防灾减灾和应急监测工作,编制并实施了《市赤潮监控方案》,建立了市赤潮监视信息网,成立了全市海洋赤潮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为避免赤潮对年赛带来不利影响,我市编制并开始实施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赤潮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反应预案等内容。

3、进一步强化了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力度

我市已经建立了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新建了常规、微生物、病毒及生化等实验室,先后开展了近岸海域养殖区的环境监测和水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养殖产品药残监测和贝类残毒监控等工作,初步发挥了监测机构为赛区服务的职能。制定并实施《年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开展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监测,海水浴场泳期环境监测预报、湾底部重点底播养殖功能区等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和小麦岛污水处理厂、碱厂、团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监视性监测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监测,重点加强对奥运帆船赛区的监测,目前,各项监测已按计划要求完成任务。《年市近岸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报告》也已编制完成。

4、如期了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5、开展监测机构计量认证

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了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2名技术人员获得了省技术监督局实验室内审员资质,并组织多人参加了培训;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和北海监测中心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实行边监测边建设边发展的原则,目前主要工作依托北海分局预报中心和监测中心来开展。与省计量认证委员会签订了计量认证咨询合同,由对方指导进行计量认证申请工作,正在积极申请进行我市海洋环境检测、渔业养殖水质的监(检)测和水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控能力的计量认证资质,

(四)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全社会海洋与渔业法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在“两会”召开之际和“海洋节”开幕前夕,我们通过日报、招商周刊等新闻媒体,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履行海洋行政管理职能”、“大力发展高效渔业、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等为标题,分别以6个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宣传效果明显。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深入基层召开环保知识宣讲现场会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对严重的违规行为予以曝光。我们还多次在开展海洋和渔业环境监测时,邀请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向群众直观、详细地介绍监测的方法、过程,以及环境监测对海水养殖的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全民海洋与渔业生态环保意识。

(五)积极开拓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领域

1、开展了我市首例海洋生态污染损害整治恢复工程项目

根据历年对湾东岸碱业公司排污口附近海域的监测结果,在征求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治理湾东部海域“白泥”污染的方案》,提出在政府的扶持下,由污染单位进行“白泥”污染治理的建议,力求通过“白泥”污染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实际的海洋生态恢复的路子。目前,市政府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该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2、建立了我市范围内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四、我市积极开展开创性工作

1、推进了国家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建设

为做好赛区海洋环境保障工作,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积极磋商,于今年月日,在国际新闻中心签署了《共同开展奥运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安排》。通过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赛场及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督和整治,为使承办一届最出色的赛,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总体目标将产生积极作用。这是全国沿海地方政府首次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共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协议签署后,为保证该项合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又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就合作具体方案进行了认真地论证,编制并上报了《赛场及邻近海域国家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实施方案》,准备在国家海洋局和市政府同意后,尽早组织实施。

2、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面积赤潮的监测、科研及防治项目

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前海海域环境质量,杜绝赤潮的发生,根据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科研单位编制和上报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准备在前段赤潮研究和监控的基础上,整合和优化我市赤潮研究、监控资源和力量,联合开展“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经立项。

我们针对目前近海赤潮发生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赛场及邻近海域布设37个站位,进行了大面积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环境指标。据此,我们编制了《奥运帆船赛区及邻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浮山湾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专题报告。

另外,我们还强化了海洋赤潮的日常监督监视工作,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不定期地对赛区的重点区域实施了不间断的监视和监测,并对近岸海域发生的两起赤潮现象进行了应急跟踪监测监视,对赤潮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3、开展赛区海洋监测预报系统建设项目,建成我国近海岸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

绿色水产养殖指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用途利用和转化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以渔业为中心,农牧草林渔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建立起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渔业生产的一个完整体系或一项工程。

一、品种选用要求

为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应选择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优良水产品种。选择无污染性病原携带的亲体。在养殖品种上注意培育开发抗病、抗逆、优质的养殖品种,努力提高良种生产在整个渔业生产中的数量和产值比重。

二、环境管理

水产品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391)的要求。

养殖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地)域。养殖地区域内及上风向、灌溉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机构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

水体底质要求:底质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底质无异色、异臭,自然结构;底质有害有毒物质最高限量应符合《土地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规定。

环境管理通过清整和改善养殖水域,使养殖水体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硬度,肥度,氨、氮及金属离子的浓度,有机质的含量处于良好的状态。此外使养殖水体中的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维持于一定水平,以保持稳定的生态环境。对养殖用水的要求,必须按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ll607—89)执行。

三、生产资料要求

1.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2)对绿色水产饲料的生产有下述基本要求:无农药残留;无有机或无机化学毒害品;无抗生素残留;无致病微生物;霉菌毒素不超过标准。

(4)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具备的特征:能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有效而经济地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水产品品质,养殖效益高;能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功能,防止水产动物的传染性疾病和调整机体生理机能;用后无残留,不影响水产动物产品质量,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与健康;理化性质或生物活性性质稳定,能有效地进入胃肠道发挥作用,不影响饲料适口性;与其他药物添加剂合用,不发生或很少发生配伍禁忌,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安全范围较大,长期使用对水产动物无毒副作用。

2.渔药及消毒用药

(1)绿色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对病害的防治,坚特“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2)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守《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t755-2003)的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标准的渔药。

(6)食用鱼上市前,应有休药期(ny/t755-2003)。休药期的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必须符合(ny5070)的要求。

(7)绿色水产饲料中药物的添加应符合(ny5070)的要求,不得选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类药物。

(8)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应符合《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

3.肥料

允许许使用的有机肥料有:堆肥、沤肥、厩肥、绿肥、沼气肥、发酵粪等;允许使用的无机肥料有:尿素、硫酸铵、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石灰、碳酸钙和一些复合无机肥料。肥料施用方法及数量可参照《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下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sc/t1065-1995)要术进行。

四、生产主体技术要求

2.绿色水产养殖基地要建造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可避免各鱼池间相互影响,造成交叉感染。

3.加强池塘水质管理,采用增氧机增氧或适当换水、补水等方法来改善池水水质。调节好池水肥度,为鱼类创造一个没有污染,适于健康养殖的良好生态环境。

4.控制放养密度,合理混养。应用健康的养殖模式,品种搭配合理,投入和产量水平适中,种养结合,通过养殖系统内部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

5.在合理密度基础上,及时采取措施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以养殖相对少的水产品,获得数倍于非绿色渔业生产所产生的产值和利润,达到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经营效果。坚特“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投饲以及及时清塘,重点检测的原则。

6.严格控制饲料及饲料添加本文由收集整理剂质量,注意投喂方式。饲料的投喂方式和质量,不仅是保证养殖动物正常生长,提高养殖产量的重要措施,还是增强养殖动物对疾病抵抗力的重要措施。

在池塘养鱼中要根据所养鱼类的品种,选择优质饲料,对草食性鱼类应积极提倡使用青绿饲料,在种植青饲料过程中要少用或不用化肥,不使用有毒害的农药;对动物性和配合饲料鱼用饲料应进行质量检测,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件》及《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标准。

9.建立水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制度,定期地对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资料、水产品依据有关标准进行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进行鱼类生产的全过程安全质量监控,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THE END
1.水质监测,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泳池及环保水处理水质检测,水质...主要产品务内容: 仪器仪表类 在线PH计,ORP计,电导率仪,在线溶氧仪,SS计,浊度在线仪,在线余氯分析仪,臭氧在线分析仪,COD监测仪,BOD监测仪,TOC监测仪等等;实验室或便携式测试套装或系统 水环境质量监控系统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养殖http://www.zhisai-tech.com/
2.水质监测站水产养殖水质在线监测水温酸碱度电导率溶解氧ORP...水质监测站水产养殖水质在线监测水温、酸碱度、电导率、溶解氧ORP、氨氮悬浮物、COD太阳能浮漂,污水处理水质监测站,公园水质监测站http://www.hzznsz.com/h-pd-86.html
3.水产养殖监测系统解决方案.doc水产养殖监测系统 一、方案介绍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是一款集水产养殖用水质量的数据采集、传输、云端管理的智慧养殖业解决方案。方案基于数字传感、无线组网、通信、智能处理与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能够不间断实时采集水产养殖的水质信息(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浓度)的实时数据,并实时传输到云端平台,形成...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19/8067066063004022.shtm
4.数字化水产养殖智能管理系统,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不同新型...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在线水质监测智能传感器的研发,产品完全自主创新,实现100%的国产化。我司数字化水产养殖智能管理系统是集成无线传输、传感器、软件开发等技术,来实现水产养殖的水质监控、设备控制、智能投喂等功能的智能化养殖模式。系统以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以设备为载体,以精细...http://www.fmiri.ac.cn/info/1016/22987.htm
1.水质/水库:水产养殖水质监测一款监测水质细,污染易查清的水质监测...水产养殖水质监测是水产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产品质量以及养殖环境的可持续性。以下是对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的详细解析: 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中的异常情况,如pH值波动、溶解氧不足、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等,从而避免疾病爆发和大量死...http://www.jdaoqxz.com/Article/D7434604.html
2.渔业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深圳凯纳福推出的KNF-400E渔业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是一套完整的多参数水质实时检测监控系统,能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目标水域的水质及其变化状况。实现海水水质监控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该系统具有对水质自动采样、自动分析、自动传送等功能,可连续不断地自动监测水温、PH值等参数,及时为养殖提供更直观、...https://www.knfeco.com/products/yyscyz.html
3.鱼类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渔业养殖环境监测系统)传统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主要依赖于人工取样和化学分析,甚至仅凭经验估计。这种方法耗时费力,精确度不高,同时在监测时间和事故预警方面存在严重局限性,无法满足进一步发展工厂化养殖的需求。 水产养殖监测系统能够监测养殖环境、河道和污水排放等多种环境下的水质参数。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各种传感器,如溶解氧传感器、pH...https://www.yxhiot.com/article/991.html
4.水产养殖常见水质监测指标及标准当然水产养殖水质水质检测除了除了以上检测指标外,还有生化需氧量、悬浮物质、漂浮物质、氰化物、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等检测指标也都十分重要。 监测标准是什么? 常见的水体环境主要有淡水水产养殖环境、盐碱水产养殖环境、海水产养殖环境等等。由于我国水产养殖环境检测国家标准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是在1989年...https://www.yingaoyiqi.cn/news/10723.html
5.ORP水质监测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水产养殖中的水质监测:ORP的重要性 在水产养殖领域,确保水质的优良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的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温度等,这些都对养殖生物的健康和生长有直接影响。 对于各种鱼类,如鲤鱼、鲫鱼、罗非鱼等,它们对水温有明确的要求。例如,罗非鱼适宜的水温为25-32度,而虹鳟鱼则需要在10-18度的水温中养殖,且...https://www.yoojia.com/ask/17-14829137287211412584.html
6.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标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导读:水质监测在水产养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行业话讲养鱼先养水,鱼病的发生往往是水质突变造成的,因此水体中生物平衡是非常关键的,池塘的水好比一个生物圈,鱼类、藻类、虫类、菌类是维持水体平衡的生力军。那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标准多少呢?我们看下主要参数。 https://www.szjcyq.cn/gongs/650.html
7.水产水质监测仪BSHCM07在水产养殖中,溶解氧和适当的PH值及盐度是*的条件。而氨氮、亚硝氮及硫化氢是鱼虾代谢所产生的主要有毒物质。准确及时的测量这些物质的浓度值,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大大提高鱼虾的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为此,我们专门开发了BSH-CM-07型水产水质监测仪。该仪器内部由嵌入式为电脑控制,自动测量,采用汉字菜单方式,按键...http://www.bjhadkj.com/bjhadkj-Products-23344973/
8.水产养殖解决方案所谓智能化水产养殖是指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管理软件和无线传感等现代技术手段用于水产养殖生产,养殖户可以实时掌控池塘水质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及水质预警信息,并可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设备,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标。 https://www.hbousu.com/page10?article_id=69
9.常用淡水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指标(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方法)养鱼先养水,养殖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生长发育以及品质。那么要进行水产养殖水质监测,关注的指标有哪些呢? 1.pH值:淡水水产养殖适宜范围为6.5~8.5。 2.溶解氧:淡水水产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应保持在5mg/L以上,溶氧高于12mg/L,表明水中氧已过量,此时鱼虾易得气泡病。 https://www.wy17.com/xwzx/1354.html
10.水产养殖主要关注哪几个水质指标(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标准)水质恶化对鱼儿来说,就类似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当基本的生存状态陷入崩坏,群体性的消亡就不远了。正因为水产养殖水质好坏对鱼类生长的重要性,有经验的水产人对水质变化的动向一般都比行外人敏感。随着现在水产养殖业逐渐现代化,养殖户会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水产养殖水质进行检测。今天小编就介绍一下水产养殖重点...https://www.cod17.net/xwzx/390.html
11.水产养殖水质监测我们是一家从事的水质检测传感器及仪器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专业公司。 我们专注水产养殖业的行业需求,为水产养殖业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水体环境监测方案。 专业的水质传感器技术及设备提供商 宜泽智能科技是一家具有多年水质检测传感器研发、生产基础,以水产养殖为专注方向的专业公司。 https://www.yize365.cn/
12.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标准是多少(水产养殖水质检测仪推荐)在水产养殖水质管理中,衡量养殖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有溶解氧、酸碱度(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养殖户应定期检测这些主要的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指标含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养殖水质的调控。那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标准具体是多少呢?这些指标该怎么检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https://www.codyq.net/industry/248.html
1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厂家广州蓝灵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的鱼池过滤设备厂家,针对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推广,同时提供成套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设备。http://www.lanlinggz.com/cn/product/O2teter.html
14.水产养殖鱼塘水质检测仪,亚硝酸盐氨氮PH溶解氧测试价格主营产品:水产养水质分析仪,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工业循环水检测仪,COD氨氮总磷仪 获取最低报价在线联系 是否进口否品牌奥克丹 型号W-II检测项目重金属、 色度、 浑浊度、 PH、 总硬度、 盐度、 溶解氧、 其他 类型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测量范围12参数 测量精度5%电源电压5V ...https://www.china.cn/shuizhifenxiyi/403989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