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鱼方面,水质的优劣当然是首要问题,它会直接影响鱼群的健康,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大家都说养鱼要“养水”,这是基于两个事实:1。水质状况不稳定;2.变化是可调控的。
事实上,养水是一个将不断变化的养殖水体环境调节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过程,以确保鱼类能持续、健康地生长。
这一调控过程中,要认识水质的现状,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要去评估水质。
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我国已制定了许多与渔业有关的水产养殖水质检测标准,以控制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水的温度:养殖的品种不同,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大菱鲆是一种冷水鱼,水温在12-18度之间,海参的温度适宜于10-16度,水温超过20度就会进行夏眠。南美白虾喜欢水温高,在22℃以上生长较快。
PH值:绝大多数养殖品种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都能存活,例如ph7.5-8.2。淡水鱼对ph的适应范围可以更大一些,ph6.5-9.0之间也可以。说白了,在观赏鱼养殖中,也有专业的草缸爱好者,这种草缸对水环境的要求比较弱。
溶解氧:可分为耐氧型和耐氧型两种,但一般DO含量大于5mg/L较好,当然,溶氧量过高,会使鱼得气泡病。
氨氮:基本要求低于0.2mg/L,过高会导致养殖品种中毒。
亚硝酸盐:一般要求低于0.1mg/L,过高就会转化为氨氮,间接造成水产动物中毒。
总碱性:我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才知道这个指标的,需要80-120mg/L。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