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养殖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CLA的生物学效应
CLA在养殖鱼中的应用
鱼类脂质因为含有非常丰富的HUFA在人类营养中具有重要功用。最近,人们对农产食物中的CLA等促进健康的营养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进而出现一些有益健康的功能食品。
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人们研究了日粮CLA对虹鳟鱼、欧洲黑鲈、大西洋鲑鱼、大西洋鳕鱼和金头鲷等养殖鱼生理的影响。大多数研究都表明:日粮添加CLA对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无显著的益处。不过,几个研究显示:随着日粮CLA质量浓度的升高,其对鱼的生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并提高饲料效率。表明CLA对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依赖于所研究鱼的品种。日粮添加CLA对蛋白质效力比(PER)、表观消化系数(ADC)或营养物质沉积率无显著影响(Rosa等,2010)。
体组成已证实日粮摄入CLA会通过减少体脂、增加瘦体质量及降低血脂而影响动物体质量和脂肪沉积。这些效果并不能通过降低采食量和能量摄入来解释,而是通过其他一些CLA诱导脂肪减少的有关机制,也就是调节基因表达和在脂质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脂肪和肝等组织的生理。尽管一些研究表明日粮CLA并不显著影响鱼机体组成,另一些研究已发现总的体脂量会有相应的减少。这种脂沉积的减少是人们期望的,特别是使用高脂肪日粮情况下。虽然如此,日粮CLA对鱼的脂肪酸组成会产生影响,该影响与其对体脂含量的影响无关(Bandarra等,2006)。
【关键词】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网关嵌入式系统水产养殖Wi-Fi
HeterogeneousNetworkGatewayAppliedtoAquacultureEnvironmentMonitoringSystem
WANGZiqing1,CHENZhicong2,DINGYanran31.CollegeofTelecommunications&InformationEngineering,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210003,China2.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SchoolofSoftware,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210046,China3.CollegeofElectronicScienceand
Engineering,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210023,China
Abstract:Nowadays,theaquacultureindustryhasdevelopedrapidlyinChina.Buildinganenvironmentmonitoringsystemforaquacultureisanessentialmethodtoimproveitsqualityandprofit.Thispaperappliesawirelessheterogeneousnetworkarchitecturetoaquacultureenvironment,andthenanalysesthekeydesignoftheheterogeneousnetworkgateway.Accordingtothis,thepaperalsodevisesthestructureandformatofthecommunicationframe.
Keywords:loT,wirelesssensornetwork,heterogeneousnetworkgateway,embeddedsystem,aquaculture,Wi-Fi
一、引言
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所需的温度、溶解氧、pH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与控制是很重要的,传统手段大多依靠人工完成,难以满足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养殖水域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以实现增加养殖密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精准管理等目的。
物联网是继PC、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之后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依靠物联网能够更好地管理生产和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传感网可以看作是物联网的末端延伸网之一,协作地实时采集和处理物理世界的大量信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功能[1]。
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组建网络时不使用传统的电缆线来进行连接。它的优势是:
灵活性高,不受敷设电缆线的限制。
机动性强,易于扩容。
经济性好,维护费用少。
二、设计方案
2.1功能需求
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
自动采集养殖水域的溶解氧、水温、增氧水泵工作状态等实时数据。
接收有关人员指示,对增氧水泵等对象进行实时控制。
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自动对增氧水泵等对象进行实时控制。
在“监测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及时有效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由于单个养殖水域的面积不会太大,采集环境参数的传感器与控制器集中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同时由于水产养殖环境参数的变化是一个慢过程,对采集速率要求不高。但由于水中传感器与控制器供电困难,要求采集网低功耗是十分重要的。
2.2总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功能,系统有一个无线传感器网和一个无线局域网,两个无线网通过异构网关连成一个整体,相互交换信息,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数据采集由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组成。传感器节点将传感器测量的环境参数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出去,并接收汇聚节点发送的指令。汇聚节点接收传感器节点发出的数据,并向传感器节点发送有关指令。汇聚节点位于网关内,是网关的组成部分之一。无线局域网通过各种用户终端来共享数据信息,并对系统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异构网关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其OSI层次结构自下而上保留了传感器网和WiF网的物理层、链路层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结构,两个网遵守各自不同的网络协议,异构网关在最上面的应用层将它们关联在一起。
三、硬件选型
2.过滤过滤的目的是清除水中固态废弃物、悬浮物及大型水生生物等。常用的过滤器有: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砂滤器等。
3.沉淀水中的悬浮物容易吸附在鱼鳃上,使其呼吸受阻,同时使水体的混浊度和粘滞性增大,对鱼苗孵化不利,故常设置蓄水池先进行沉淀处理。
4.吸附多孔性的固相物质,如活性炭、硅胶、浮石粉等,能吸附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如氨氮)。用高分子重金属吸附剂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是目前正在研究的水体净化新技术。吸附剂的粒径在0.3~1.2mm,用于吸附水体中的Cu2+、Zn2+、Pb2+、Cd2+,而并不产生水的二次污染。
5.泡沫分离技术向水中通气,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被微小的气泡吸附,浮于水面形成泡沫,可去除水中溶解物和悬浮物。但此技术不适用于淡水,只能在盐度大于5‰的半咸水和海水中使用。以此原理设计的泡沫浮选分离器市场上已有售。
6.磁分离法利用电磁原理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进行电磁分离,是目前较新颖的水处理方法。
二、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反应来处理水中的污染物或悬浮胶粒。包括凝絮、中和、络合、氧化还原、消毒等。
1.凝絮用无机或有机化学试剂,使水中的微小颗粒及胶体凝聚成大絮凝体,加速沉淀。常用的凝絮剂有铝盐(硫酸铝、铝酸钠、碱式氯化铝等),以及高分子絮凝剂等。
2.中和改善水的pH值。常用生石灰或石灰水使水呈中性或弱碱性,还能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改良底质,并杀灭病原体。pH值过高时,可采用草酸、醋酸等弱酸中和。
3.络合最常用的是EDTA,主要用于清除水中过高的重金属离子(如Cu2+),特别是那些鱼贝类敏感的重金属离子。
4.氧化还原一些含氯消毒剂、臭氧、双氧水、高锰酸钾等可以与水中的有毒物质(如氰离子、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或消除毒性,还可以杀灭水中的病原菌。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臭氧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除去水中有机物、铁、锰、臭味及色度等,但因它对细菌具有极强的杀灭效果,以致水中的有益菌也被杀死,故只用于较特殊的地方。
王博君等、朱福庆研究了臭氧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认为育苗水经臭氧处理后,水中的细菌得到了有效抑制,亚硝酸盐大幅度降解,能减少换水量;谭洪新等[8]分析了臭氧在水族馆水处理中的应用,认为臭氧消毒在大型海洋水族馆中已得到普遍应用,而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少,主要用于河蟹育苗、刺海参育苗、鲍鱼育苗等。
5.用其它消毒杀菌剂常用的有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硫酸铜、敌百虫、甲醛、有机染料、双链季铵盐、中草药等。以杀灭水体中的致病生物为主要目标。
三、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和自养性植物(如绿色藻类、高等水生植物)改良水质。其原理是这些微生物和植物可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残饵及水产养殖动物的代谢产物),有助于防止残饵与代谢产物积累所引起的水质败坏。
1.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是一种以光作能源、以二氧化碳或小分子有机物作碳源、以硫化氢等作供氢体,行完全自养性或光能异养性的一类微生物的总称。只要有水和光存在,不论环境中有氧或无氧,均能生存繁殖。光合细菌能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水中投入光合细菌后,有益菌大量增加,形成优势种群,抑制了病原的繁殖。光合细菌的研究和应用在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已相当普及。在国内也有报道,罗氏沼虾、中华鳖、加州鲈、对虾的养殖中应用光合细菌,具有改善水质、减少病害、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作用。光合细菌亦可用作饲料添加剂,它对鱼类有较好的助长作用。
2.芽胞菌丁雷等在养殖水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芽胞菌,待其生长繁殖后测量各项水质指标,结果显示芽胞菌能够降低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
3.放线菌上海玉垒环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一种高科技微生物产品,称“玉垒菌”。这是一种放线菌。翟士君等曾用S30对温室养鳖池净化水质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在鳖的饲养前期使用效果很好。宫兴文等把S30与光合细菌结合起来使用,并采用无砂养鳖模式,认为S30主要集中于底质,而光合细菌多分散于水中,故能维持养鳖的良好水环境。
4.多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能消耗有机物,起水质净化作用的微生物不少,有柘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链球菌、酵母菌、假单胞菌等,它们是一类非致病的有益细菌。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多数是多菌株组成的复合产品,能发挥各个菌株的不同功能,起到协同作用,克服单一品种适应性差、应用面狭窄的不足。较有代表性的是兼有好氧与厌氧代谢机制的多菌株复合制剂,常用的有“利生素”,有效微生物制剂EM等。
本文作者:杨明伟工作单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水产养殖实际应用办法生物科技
作为现代化的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即将酶复合物与抗原(或抗体)有效结合,通过显色变化测定病原菌。由于抗原(抗体)在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后仍具免疫活性,抗体(抗原)与酶的结合物仍能保持二者的活性,结合物与相应抗原(抗体)反应后所结合的酶仍能催化底物生成有色物质其含量根据结合物颜色深浅易于测定,故而使得ELISA具有选择性优良、高灵敏、数据客观可靠、结果准确、实用性强的优点。
1酶联免疫吸附法
1.1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测定原理
1.2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方法及其操作
尽管至今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测方法的分类仍没有一个准确权威的定论,但是无论采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检测,均需要在试剂的帮助下完成,具体为酶反应的底物、免疫吸附剂、被酶标记过的抗体或抗原,其中免疫吸附剂主要是将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结合的产物。在确定检测试剂后,依据检测样本性状差异,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进行,目前该种检测技术现存方式较多,其中以下几点最为常见:其一,双抗体夹心法。结合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形成固相抗体:洗涤未结合抗体及杂质,用BSA进行封闭。洗涤除去多余的BSA,加受检标本,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而后洗涤除多余杂质。最后加酶标抗体,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并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并根据颜色深浅进行定量测量;其二,双位点一步法。该种检测方法针对抗原检测,依据抗原分子的决定簇不同,分别对其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形成霉变抗体与固相抗体,将两种抗体同步检测,通过将其并作一步完成检测操作;其三,间接法测抗体。该种检测方式,主要借助抗原的特异性,通过固相抗原的形成,去除检测物质中的杂物,以及没有完成结合的抗原。(4)其余的检测方法还有竞争法、捕获法测IgM抗体。
1.3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特点
与过去经典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相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由于其检测限可达ng甚至pg,故而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而且,它还具有特异性很强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这就使得那些结构类似物、有色或荧光物质对检测的干扰会变得很小,大大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本着绿色实验思想,这种灵敏度高,可以利用低浓度的标准品和少量的有机溶剂就能得到精准实验结果的方法,无疑能够大大减小试剂对环境和实验人员的污染和危害。
2水产养殖中的的酶联养殖吸附法应用
2.1致病病原菌的检测
近年来,致病微生物严重影响着水产品养殖行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水产品的致病微生物无非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携带细菌:溶血性弧菌和甲肝等都是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导致的。一种是人为污染导致细菌滋生:通过人体或动物肠道消化产生的粪便排放到水中导致细菌污染。伴随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水产品致病微生物的检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生物检测技术日益准确、快捷、操作简单,现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PCR技术加以分析。
2.2水产品安全检测
我国采用的ELISA氯霉素试剂盒线形范围在50ng/kg~1350ng/kg,定量检测下限为100ng/kg,而水产品组胺的FDC和EEC最大允许量为100mg/kg~200mg/kg。ELISA法测定组胺始于1983年,之后方法不断完善,如Neogen组胺试剂盒,运用该试剂盒检出速度非常快,35min快速检测,且限达2.5mg/kg,检测结果不受样品盐分干扰,且直接用水相进行样品的前处理,避免有机试剂的污染。
结语
可见ELIS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而其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效果尤为突出,它不仅是革新了传统的方法,也修正了原有检测方法耗时长、成本高、环境负担大的问题。ELISA操作简捷、快速,低污染、高效率,在水产养殖中大有可施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方平,李英文.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水利渔业,2004,第1期:12-14.
坚持村为主体、多方合力原则。强化村级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的地位,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加大对贫困村水产畜牧养殖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帮助、服务和支持,切实构建县负总责、乡抓协调、村为主体、农户落实、多部门配合的扶贫工作机制。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原则。针对水产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和潜力,按照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旅则旅,以及多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指导帮助贫困户做规划、选产业、促脱贫。
坚持长短结合、持续增收原则。既放眼长远,打造优势支柱产业,增强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能力,又立足当前,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确保完成每个年度、每个阶段特别是今明年有脱贫摘帽的农户的脱贫任务。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充分应用精准脱贫识别成果,加强对水产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科学规划养殖产业发展,制定“一户一方”措施,做到帮在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确保增收脱贫。
送政策落实强农惠农措施。指导落实中央和地方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帮助贫困户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持等;积极研究,更好地整合和发挥政策、项目和资金等各类帮扶手段的效用,确保这些帮扶要素落地见效,切实推动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
送技术提升致富脱贫能力。结合农业生产和动物防疫要求,加大水产畜牧养殖业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种苗有效供给。针对贫困村的特色产业需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菜单式培训方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等活动,开展养殖技术、加工技术、乡村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农民工转移等培训服务。
帮助找准适宜的脱贫产业。指导贫困村制定“十三五”养殖产业脱贫规划和精准到户的年度实施方案,充分利用贫困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养殖资源,结合当地养殖习惯和农民意愿,把握养殖产业当前实际和发展趋向,定准脱贫产业的选择,找准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找准切切实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做到超前谋划、认真规划。
帮助规划创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区。指导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村屯,因地制宜创建水产畜牧养殖产业示范区,推进发展休闲渔牧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协调发展。
帮助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帮助和引导贫困村根据发展实际,推动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更广泛享受优质的技术服务、市场营销和信息服务,让农民更直接有效享受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政策。
帮助建立产业脱贫信息平台。帮助和指导贫困村建立养殖产业脱贫信息平台,收集整理养殖产业现状(规划)资料、制作电子地图,结合精准脱贫识别成果数据等,为科学发展养殖产业提供信息参考。积极对接区内外企业,收集提供务工就业信息,推动贫困村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开展创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结束日期:2017-9-21
会展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琶洲)
承办单位:上海高登商业展览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全球水产养殖联盟
会展类型:农/林/牧/渔
国家/城市:广州
参展范围
水产品:鲜活、冷冻、附加值产品、品牌产品、贴牌产品;
水产服务及组织:质量控制、金融、行业组织、行业计算机及信息系统;
水产边缘产品:辅料、酱料、调味品、面包屑;
山东省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
摘要我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事业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水产养殖保险严重滞后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能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根据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为推进中国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产养殖保险;现状;特点;对策
0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保险却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保险的支撑保障能力严重滞后。水产养殖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果没有很好的政策保障,就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水产养殖保险的建设,完善水产养殖保险的运作模式,深入贯彻落实水产养殖保险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中国水产养殖保险现状及特点
1.1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我国的水产养殖保险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发展起来,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起步较晚。1987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与农业部合作开始了水产养殖保险业务,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虾养殖的大规模发病这一事件的爆发,由于水产养殖保险赔付率过高,给保险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使得中国水产养殖保险逐渐停止,在此之后,水产养殖保险几乎停滞,只有小部分地区仍然开展水产养殖保险业务,覆盖面很小。21世纪以后,国家为了扶持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开始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但是却没有将水产养殖保险列入到补贴范围内,还是只有个别城市的政府对水产养殖保险进行适当的补贴,可见我国对于水产养殖保险不够重视,并且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保险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总体规模还比较小。
1.2以淡水养殖保险为主近些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保险行业的日见起色和逐步发展,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的保费收支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相比而言淡水养殖保险要比海水养殖保险更多。从2007年我国水产养殖保险初具规模开始至今,全国淡水养殖保险业务规模占水产养殖保险收入的比重一直都在99%以上,但是相应的赔付金额也相对较高。这是由于淡水养殖的风险比海水养殖的风险可控性强,而且淡水养殖趋于规模化和集约化,组织管理结构比较规范化、科学化,保险机构承担的风险较少,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展业务时的成本控制,因此以我国的水产养殖保险以淡水养殖保险为主成为必然。
1.3保险的种类有限,业务手段比较落后我国水产养殖的覆盖面比较广泛,水产养殖保险面临的风险较为复杂,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水产养殖保险涉及的风险种类较少,项目单一,且多为自然风险,难以满足大部分水产养殖者的投保需求。水产养殖保险操作复杂,保险理赔过程繁琐,水产养殖保险业务手段落后,因而容易出现抢险救灾能力差,理赔工作质量差等问题。还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保险公司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对于水产养殖保险理赔过程当中出现的,需要测量水体当中活鱼、死鱼存量的问题难以解决,由于无法确定鱼死亡的确切数目,用现有的方法又容易产生较大的数量误差,难以确定理赔金额。
2推进水产养殖保险的意义
由于我国海洋性自然灾害频发,给海上水产养殖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生产风险难以转移,独立的养殖户个体既不能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又没有能力承担巨大的产业风险,这就需要快速推进我国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保险严重滞后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自然灾害过后对农业的保险补偿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远,在有些地区水产养殖保险的补偿几乎为零,政府对于水产养殖保险方面的扶持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可见,推进我国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是保证整个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解决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的对策
3.2要强化政策扶持我国水产养殖保险工作的开展严重落后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发展水产养殖保险的干预方式存在问题。在这方面,可以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保险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借鉴日本、韩国等水产养殖保险业比较发达的的成功经验,强化国家对水产养殖保险的政策扶持,完善保险机制运行环境,更好地分散风险,扩大水产养殖保险的服务范围。此外,国家还应在资金引导、风险补偿和市场准入与退出等方面采取综合性配套措施,充分发挥政府扶持政策对水产养殖保险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3.3建立水产养殖巨灾风险转移机制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区域、不同年度风险发生的可预测性较差。因此,我国可以设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在发生小灾时,完全由保险机构赔付;在发生巨灾的时候,在保险机构赔付的基础上,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救助。同时,还可以由政府、水产养殖保险机构共同出资建立水产养殖巨灾风险共保基金,在发生巨灾风险时从风险准备金中获得补偿。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慢,规模小,覆盖面不够广泛。因此,应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建立和完善的水产养殖保险法规体系,强化政策性保险的保障作用,完善水产养殖风险转移机制的建设,从而为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1]秦鲁,翟留栓.中国水产养殖保险现状及发展特点分析[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5,30(1):10-16.
关键词: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管理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养殖领域不断扩大。通过水产养殖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还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的日常饮食条件。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水产品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品技术的发展刻不容缓。基于此,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无公害水产养殖现状
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日益加大,很多水源遭到严重的污染,对水生生物生产与繁殖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很多污染物在水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导致水产品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另外,一些水产养殖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益,采用大量的药剂,导致水生生物抵抗能力增强,用药物进行饲养,导致水产品药物含量过大。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越来越大,无公害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水产品发展的重要部分。
2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
2.1亲本培育技术
2.2选择场地
在进行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水质适宜、水量充足。在养殖场地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水质检验,检验水质是否含有对水产品有害的物质。在保证水质无污染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无公害养殖基地的交通情况,应该尽可能避免基地远离交通线路,避免给养殖物资、产品的运输造成影响。
2.3饲料投喂
饵料是水产动物生长的必要基础,饵料的质量及投喂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水产养殖的效果与质量。如果给水产养殖动物投喂了劣质的饲料,不仅会对水产动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给整个养殖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保证饵料质量、新鲜。同时,还应该保证投喂方式、时机的合理性,根据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等,合理地掌握投喂量。
2.4运输暂养加工技术
2.5病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因素。在无公害水产养殖过程中,必须做好对水产品的病虫害防治。对水体、饲料、饵料、工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如果遇到养殖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可以采用纯中药制剂,对全池进行应激减缓处理。尤其是在梅雨季节,为了避免饲料被霉菌污染,可以将中草药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增强抵抗力,同时采用低毒、无毒等药物进行治疗,严禁使用抗生素。另外,对于水产品病害的防治,不应该使用高残留、高毒的鱼药,避免鱼药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不能直接向养殖水体中使用抗菌素,选择对人体无害的药物,避免污染水产品,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无公害水产养殖管理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3.2强化对水产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服务
4总结
水产养殖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分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但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给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导致很多含有有害物质的水产品流入市场,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无公害水产养殖成为了水产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极为迫切,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支持。
[1]杨玉华,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实用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5,21(8):102-103.
[2]李辉,罗韶华,朱文莲.虾蟹集约化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J].科学养鱼,2013,32(12):99-100.
[3]周玉玲.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5,14(8):244-246.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技术;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08.039
1研究水产养殖行业的现实意义
1.1水产养殖行业的经济价值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量近40%。据2016年y计,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达814万吨,进出口总额为293亿美元。其中,出口量406万吨、出口额203亿美元,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706.8亿美元)的28.77%;进口量408.13万吨、进口额89.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66%和2.22%。贸易顺差113.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62亿美元。水产品国际贸易由降转升,全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00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将达1.69万元,同比增长8.3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养捕产量比例达到75∶25,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逐年提高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900万吨。
1.2水产养殖行业的社会价值
2016年,全世界人均年水产品消费量达到20.5公斤,2006年全球人均消费量17.6公斤,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的富裕,预计2030年,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养殖产量需增长5000万吨。水产养殖使得市场上的水产品增多,人们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增长蛋白质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它在支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减少城镇迁移,创造就业机会及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水产养殖的现状
水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中增长速度最快、效益收入最好、创造外汇最多的产业,带动了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致富。自1985年中央五号文件将“以养为主”确立为渔业发展方针以来,水产养殖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中的重要部分,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如今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从“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转移,促使渔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水产养殖业超过捕捞业的国家。养殖、捕捞、加工是水产业的三大支柱,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品种多样、数量充足的水产品,而且水产养殖品进出口贸易额占了农业出口的20%,出口创汇额在农业各产业中排第一位。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多达50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混养模式和大水面养殖上升势头迅猛。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向虾、贝、鱼、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也由“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传统格局转变,罗非鱼、河蟹等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3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养殖品食用不安全
水环境的污染有多方面因素,主要源于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我国1200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大量生物死亡,而重金属、农残、药残等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水产养殖品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严重危及身体健康。
3.2养殖中药物滥用,水产养殖品药物残留超标
多品种,高密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加剧了养殖产品的疾病发生。为了减少损失,加大用药、过量用药、重复用药等现象也加重了养殖中药物残留。
3.3养殖产品种质退化,病害泛滥
近亲繁殖、不良养殖条件、亲本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养殖种质退化,就连我国“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种质退化也十分严重。近亲繁殖使得隐性有害基因增多,生命力低,在塘表现活力低。不良的养殖环境使得养殖对象接受自然选择,水生物就会处于生理生态的抑制中。繁殖技术的不完善也使生产中催产素过量使用,造成了品种质量及抗病力下降。
4发展水产养殖行业的对策
4.1因地制宜,发展健康养殖业
我国在水产养殖病害的病理、病原、药物及免疫防治方法的研究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总体研究不够。面对浅海、滩涂、内陆大水面、低洼盐碱地等水域采取不同的科学养殖方式,首先需要确定养殖容量、然后根据养殖对象确定养殖结构,采用立体利用水域的养殖技术和水域的环境优化及生物修复技术。建立以生态调控为主要病害监测、预报系为辅的养殖体系。
4.2优化品种结构,严格执行选育程序
建立良好的繁育体系,必须建立良好的繁育场以提供优良的亲本。对品质评价和筛选、选育的各阶段,开展优良、抗逆新品种研究。建立雌核发育、多倍体、性别控制、转基因等育种新技术结合生理生态学手段,找出抑制性腺发育和制约早期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性环境和内在因子,在育种技术上严格执行催产的步骤,禁止多催,重复催产。
4.3设施养殖开发,高效养殖
可控程度高、集约化、高密度养鱼技术是推广的重点。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技术中的水质控制、净化处理、增温、自动控制等工艺和设备的普及;开发10米等深线以外离岸海水养殖技术以及高密度养殖海区环境改造和水质改善技术;养殖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推广,加强水产养殖的人工控制能力。
[1]郭印,苌建菊.农村水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10).
[2]张世羊,李谷.地下水用于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潜质与风险[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3,(03).
[3]邢丽荣,徐翔.水产养殖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的测度及分析――以不同模式下淡水鱼池塘养殖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04).
[4]科学指导水产养殖用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全国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系列宣传活动情况总结.2016,(04).
[5]马驰.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2016,(06).
[6]徐大明.基于机器学习的跨平台水产精准养殖管理系统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2016,(05).
[7]冯正平.服务“三农”是三赢:互联网上水产咨询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05).
[8]康永兴.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