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主要工业行业分地州优势度前五位比较表
地区
行业
乌鲁
木齐
克拉
玛依市
吐鲁番
哈密
昌吉州
博州
巴州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
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5
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纺织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续表1
阿克苏
克州
喀什
和田
伊犁
州直
塔城
阿勒泰
兵团
三、各地州工业优势产业比较分析(一)地州优势产业培育成效显著,但地区间差距较大,且分布不均匀从各地州优势产业分布状况比较分析看,80%的地州都有至少6个以上工业产业在全区占绝对优势,但地州优势产业分布的差距较大。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塔城地区、伊犁州直在全区排名前五位的工业产业均在12个以上,而克州、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仅有2个,两者相比,差距较大。
从优势工业产业的区域分布看,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塔城地区、伊犁州直4个地州均在北疆的天山北坡经济带,而拥有前五位行业最少的三个地州中,两个属于南疆地区。(二)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塔城地区、伊犁州直、兵团在全区优势产业中发展较快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塔城地区、伊犁州直、兵团不仅资源优势发挥得好,而且在市场优势、区位优势和产出效益等方面都表现突出。基本形成了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布局合理化,轻、重工业相对均衡发展,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发展特点,担当着推动新疆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表22010年重点地州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占全区比重
(%)
合计
851.58
44.4
乌鲁木齐
500.09
26.0
昌吉
86.36
4.5
61.35
3.2
伊犁州直
68.26
3.6
135.53
7.1
(三)近半数地州产业结构单一,且优势产业间关联度差,产业链短,主导产业不突出克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等地州,不仅优势产业数量少,而且结构单一,产业间关联性小,尤其是克州和阿勒泰地区,仅仅依靠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博州、哈密、吐鲁番优势产业数量虽然稍多一点,但工业结构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没有形成。表3部分地州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
2010年工业增加值
56.04
2.9
3.16
0.2
3.47
10.05
0.5
39.36
2.1
(四)部分行业发展缓慢,在全区未形成规模和优势全区仅有昌吉州、巴州、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克州、博州、伊犁州直、昌吉州、哈密地区有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兵团有家具制造业有,除美克家私外,这些行业的企业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小,而纺织服装和皮革、毛皮制品业在新疆均属于有资源优势的行业,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缓慢,严重滞后。表4部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