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疗器械行业的主管监管政府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国家药监局。

国家药监局的上级单位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级别为副部级。其下属机构为副司局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架构

国家药监局设立9个内设机构,均为副司局级,包括综合机构:综合和规划财务司、政策法规司、人事司、科技和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以及业务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司、药品注册管理司(中药民族药监督管理司)、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化妆品监督管理司。

(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

1.负责药品(含中药、民族药,下同)、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拟订监督管理政策规划,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草案,拟订部门规章,并监督实施。研究拟订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新技术新产品的管理与服务政策。

2.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标准管理。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医疗器械标准,组织拟订化妆品标准,组织制定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注册管理。制定注册管理制度,严格上市审评审批,完善审评审批服务便利化措施,并组织实施。

4.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质量管理。制定研制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制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依职责监督实施。制定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指导实施。

5.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上市后风险管理。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价和处置工作。依法承担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6.负责执业药师资格准入管理。制定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指导监督执业药师注册工作。

7.负责组织指导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督检查。制定检查制度,依法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注册环节的违法行为,依职责组织指导查处生产环节的违法行为。

9.负责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

10.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以下内容将重点聚焦医疗器械注册及监管司介绍以及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的职能与分工。

医疗器械注册司及监督管理司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

1.机构职责

2.处室设置及工作分工

(1)综合处

负责司内综合事务。协调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2)注册一处

(3)注册二处

(4)注册研究处

组织拟订医疗器械标准、分类规则、命名规则和编码规则并监督实施。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

组织拟订并依职责监督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拟订并指导实施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承担组织指导生产现场检查、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工作。组织质量抽查检验,定期发布质量公告。组织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并依法处置。

负责司内综合事务。开展医疗器械监管制度研究。

(2)监管一处

组织拟订并依职责监督实施有源医疗器械、无源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制度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指导其生产的现场检查,组织查处其生产环节重大违法行为。

(3)监管二处

组织拟订并依职责监督实施体外诊断试剂及临床检验器械的生产监管制度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指导其生产的现场检查,组织查处其生产环节重大违法行为。组织拟订并指导实施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

(4)监测抽验处

拟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并依法处置。组织质量抽查检验,定期发布质量公告。组织开展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五)承担化妆品安全技术评价工作。

(六)组织开展有关国家标准物质的规划、计划、研究、制备、标定、分发和管理工作。

(七)负责生产用菌毒种、细胞株的检定工作。承担医用标准菌毒种、细胞株的收集、鉴定、保存、分发和管理工作。

(九)承担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间比对以及能力验证、考核与评价等技术工作。

(十一)开展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

(十二)完成国家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负责申请注册的国产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和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受理和技术审评工作;负责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工作。

(三)承担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等新兴医疗产品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审评。

(六)负责对地方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八)承办国家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组织制定修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制度规范和技术文件。

(二)承担药物临床试验、非临床研究机构资格认定(认证)和研制现场检查。承担药品注册现场检查。承担药品生产环节的有因检查。承担药品境外检查。

(三)承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抽查和生产环节的有因检查。承担医疗器械境外检查。

(四)承担化妆品研制、生产环节的有因检查。承担化妆品境外检查。

(五)承担国家级检查员考核、使用等管理工作。

(六)开展检查理论、技术和发展趋势研究、学术交流及技术咨询。

(七)承担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的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

(八)承担市场监管总局委托的食品检查工作。

(九)承办国家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受理和转办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

(四)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重大投诉举报办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跟踪督办,监督办理结果反馈。

(七)承担国家局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大厅的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国家局行政事项受理、审批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承担国家局行政事项收费工作。

(八)参与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及国家局"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受理服务工作。

(九)指导协调省级药品监管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及投诉举报工作。

(十)开展与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事项受理及投诉举报工作有关的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

(十一)承办国家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组织制定修订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以及药物滥用监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药物滥用监测工作。

(三)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工作。

THE END
1.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归谁管?食品与食用农产品怎样区分?结论:市场监管部门是否应当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的问题,其实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之间出现了一个相互的转致:最终进入有形市场之后的食用农产品,还是应当由市场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监管。 法律分析如下: 《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2/22/43461019_1133849482.shtml
2.食品安全归哪个部门管食品安全归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管。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各部门分工负责的体制下,为保证监管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协调与配合,以免各个监管部门在工作衔接上出现交叉重复或者监管漏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条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15238.html
3.清真食品的清真应该由谁管清真食品认证质量管理清真食品的清真应该由谁管 核心提示: 目前,对清真食品清真(哈俩里)标准的制定权和管理权众说纷纭,比较混乱,很有必要说清楚。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2000多万信仰伊 目前,对清真食品清真(哈俩里)标准的制定权和管理权众说纷纭,比较混乱,很有必要说清楚。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2000多万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饮食安全的...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halal/165388.html
1.食药监局查到食品无有效期怎么处罚二、食药监局归谁管 食品药品监督局是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管的。食品药品监督局是国务院综合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的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条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https://www.64365.com/zs/2891880.aspx
2.食品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归哪个部门管?食问实答可以分两拨,品控部是供应商质量管理,采购部是供应商管理,品控部负责质量、反馈问题,采购部负责沟通...https://ask.21food.cn/question/detail171664.html
3.食品安全谁来管?今天放假,带着孩子老婆去了趟近郊的表弟家。 表弟在工地干活,不在家,弟媳一个人侍弄大棚。 大棚里热浪滚滚,穿着单薄衣服的弟媳正在忙着拔小白菜。 先是把小白菜用刀把菜根切去,然...https://www.jianshu.com/p/035def17aac0
4.13部门涉及食品安全管理各个环节谁在管每当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困惑:这事到底该由谁来管? 食品安全的管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不同食品品种、不同环节,都有不同的部门在管理。甚至不同地方,监管体系都有所差别。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职能交叉、模糊与空白地带。 那么,涉及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都有哪些呢?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https://jxt.zj.gov.cn/art/2012/5/22/art_1208183_41.html
5.办公室安全管理制度(通用23篇)2、存放现金必须使用保险箱,并专人专管。 3、保险箱的钥匙、密码应同时使用,下班时拨乱密码,专管人员工作调动或调离,密码应重新调整。 4、现金存放不得超过银行核定的限额。 5、解款、提款必须二人以上,并使用防盗报警箱或报警包,数额大的要派专车接送,保安部应指派保安人员护送。 https://mip.jy135.com/zhidu/92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