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寨”食品說不(縱橫)觀點

近年來,“山寨”食品在網購、外賣以及一些網紅零食店再次冒頭,暗藏食品安全風險,值得警惕。

“山寨”食品外觀與正品類似,價格卻便宜很多。其中,有的雖然是合規廠家生產,但有侵權嫌疑﹔有的則沒有生產資質,食品安全缺乏保障。過去,“山寨”食品常見於交通不發達、信息不通暢的地區。如今,“山寨”食品隨著網購、外賣以及一些新商業模式蔓延至線上平台。同時,部分不良商家通過搭售、混售、低價加購等方式銷售“山寨”食品,侵害消費者權益。

由於“山寨”食品往往比正規品牌產品價格更低,一些圖便宜的消費者極易被吸引,上當后又容易產生“一分價錢一分貨,自己買的吃悶虧”的想法。然而,衡量“山寨”食品的危害絕不能局限於個人的經濟損失,而是要綜合考慮消費者花費的時間成本、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不正當競爭對市場環境的破壞等。

以消費者關心的食品添加劑問題為例,據報道,多款“山寨”飲料存在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長期飲用會損害身體健康。售賣這樣的產品,部分電商和外賣平台短期內看似增加了銷量,實則損失了口碑,且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風險隱患。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一些從名字到包裝都在“蹭品牌”的食品企業,有的僥幸逃脫監管,或是在被罰后重操舊業,關鍵點就在於不同地區對“山寨”食品是否構成侵權的界定不同,對單一產品的監管又往往可能存在成本高、收益低的情況。無奈之下,部分知名大品牌需要自己注冊大量類似的商標防范侵權。這背后存在隱性成本,也說明加強品牌保護仍需進一步落實。

打擊“山寨”食品,不只是對一款產品、一家“小作坊”的抽查摸排,而是一項系統性的、長期的治理任務。電商平台、外賣平台應嚴格准入,動態清理,並完善相關售后和處罰措施﹔市場監管部門也應重點關注部分量販商業模式,並建立高效的“舉報—響應”機制,嚴防“山寨”食品混入其中。正視“山寨”食品存在的風險,將食品安全、市場監管工作進一步落實落細,有利於改善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

(摘編自《南方日報》,原題為《正視“山寨”食品的隱性風險》)

THE END
1.药食同源食字号是哪个部门批准的药食同源的产品需要食字号批准,食字号是食品批准文号的简称,也叫食品的执行标准,主要是针对普通食品,没有功能性的口服产品。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食物可以药用,药物也可以食用。药食同源的产品要申报批文,只能申请食字号,但不是所有药食同源的原料都可以申请。 http://s15093351736.cn.trustexporter.com/xinwen-248588.htm
2.非药品混放药品区销售可按GSP处理旧版网站基层药品监管部门目前能查询到的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只有保健食品,消字号、食字号、械字号等产品无全国统一数据库,相关信息分散在各省、市。非药品各种字号多、种类更多、数量巨大,基层药品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监管主要力量去跨部门跨省市核查批准文号,需要发函,工作量大而繁琐,实际工作中难度极大。http://www.cnpharm.com/c/2016-05-18/536183.shtml
1.食品监管部门电话(十四)区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拟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提出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的建议;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业环境监测;拟订农业地方标准依法实施符合农产品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负责农业转基因生...http://www.hualis.com/baike/1731769291226730.html
2.权健肿瘤医院“传销”式招揽病人,“食字号”秘方产品充当抗癌药...12月25日,“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提到三年前内蒙古自治区患癌女童周洋的家人让女儿放弃化疗,转而服用权健公司的抗癌产品,最终小女孩病情恶化身亡。 一时间,争议缠身的权健再次陷入舆论漩涡。12月26日凌晨,权健紧急发声,称上述报道是“利用从互联网搜集...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12/27/c1796873.html
3.“中药雾化器”长得像电子烟有很多口味但不含尼古丁,合法吗高玮“来兮”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有国家相关部门检测报告的,我们在新的产品包装上做了明确标注,在售的做的不规范地方,领导也给我们提出来了,我们所有东西,按照国药国家规范要求来推进的。 那么食字号产品通过肺部吸食是否会有影响? 对此,高玮称不会有任何影响,“我可以很负责告诉你,虽然我不是学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406690
4.美食淄博·家家悦叶波大润发等企业被监管部门处罚!当事人经营涉案产品未按标准规定标示其真实属性为露酒以及标注名称“玫瑰味米酒”中“味”字号大小不同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构成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预包装食品的违法行为。 处理意见及依据: 经查,当事人经营涉案产品“米客玫瑰味米酒”的行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法...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2/folder191/2020-08-10/OxBRZa3hAeDyoM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