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分析(2021年)

饮料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隶属于“制造业”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行业分类代码C15);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隶属于“制造业”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之“饮料制造”行业(行业分类代码C152)。

根据《饮料通则》(GB/T10789—2015),饮料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也可为饮料浓浆或固体形态。按原料和产品性状,饮料划分为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汽水)、特殊用途饮料、风味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植物饮料、固体饮料,以及其他类饮料等11个类别,每一类别又包括若干种类。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目前国内饮料行业遵循市场化发展模式,自主经营。监管主要分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强制监管以及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自律监管。饮料行业监管部门主要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共同构成。饮料加工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及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行业监管体制具体如下:

(1)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指导、提出政策、督促落实

2010年2月6日,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2013年3月14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具体工作由国家食药监总局(职能现已整合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承担。

(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综合协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下设食品安全协调司、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等多个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

①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组织制定食品安全重大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组织指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报制度。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

②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建立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并组织实施,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推动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的机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核查处置和风险预警、风险交流工作。组织实施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和监督管理。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检查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行业自律

全国性行业自律性组织包括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于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食品工业的行业组织,其主要职责包括:协助政府在食品工业领域开展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加强对食品工业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推动科技发展与应用,约束行业行为,帮助企业成长,推动全民营养,发展公益事业,推动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行业主要标准

行业主要标准

(3)行业主要政策

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该纲要指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强化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网格化监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40号),该意见指出:要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并提出了“到2020年,消费品工业传统优势得到巩固提升,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三品”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的主要目标。

2016年11月,国家卫计委发布《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指出要不断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实用性;提高风险监测工作质量,提升监测科学性;夯实风险评估工作基础,保障风险评估权威性;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提高通报及时性;加强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防控食品安全引发的营养健康问题等。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产业[2017]19号),提出了到2020年的主要目标,即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等。

2017年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该规划指出要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严格源头治理,严格过程监管,强化抽样检验,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加快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2017年5月,科技部发布《“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农[2017]143号),明确“十三五”时期食品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与目标,细化重点任务与措施,全面推进食品科技创新工作和产业化发展。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鼓励企业获得认证认可,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引导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百年品牌。

《2025-2031年中国饮料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饮料行业新增投资现状分析,2025-2031年饮料行业发展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饮料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THE END
1.2024年《食品安全管理师》证书考试流程详情介绍(市场监督管理总局...4、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发布的人员能力验证管理办法中指出∶应积极协调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等,鼓励企业采信人员能力验证结果。随着人员能力验证结果的不断被采信,持证人将持续获得更多赋能,对其本人求职、晋升等提供更大帮助。 职业介绍 针对上述职业需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研中心推出了食品安全总监人员...https://www.meipian.cn/51864lyd
1.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综合报告(通用11篇)区食品稽查大队自接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来,认真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扎实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努力解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坚决查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https://www.unjs.com/fanwenku/328864.html
2.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具体来看,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职责分工如下: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其监管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完善、落实责任制, 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3.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精选15篇)为了保证春节期间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开平区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各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节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方案,从20xx年12月19日至20xx年2月27日,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专项整治活动,细化责任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开...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621894.html
4.管食品安全的部门叫什么?食品安全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哪些?导读:管理好食品安全才能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于变质、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药物等食品问题都可以向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等部门反映。大律师网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食品安全”的相关内容,那么,管食品安全的部门叫什么?食品安全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哪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是否能进行采样...https://m.maxlaw.cn/news/details/992709435176
5.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通用17篇)20xx年,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部署,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要求,围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这一主线,落实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将风险防控理念贯穿工作始终,探索推行餐饮服务单位良好行为规范,切实保障市民饮食安全。 https://www.ruiwen.com/gongzuojihua/497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