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哪些工作措施?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主要工作措施包括:普查建档、日常巡查、监督抽查、企业回访、委托加工备案、添加剂使用备案、食品召回、加严检验、停产歇业申报等制度。

1.普查建档

(1)普查建档的目的

普查建档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状况,保证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动态监督管理。

食品生产企业普查建档的工作,要充分依托当地政府,加强与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及辖区基层政府的信息交流,确保将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企业全部纳入建档范围。

(2)普查建档的内容

要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企业档案信息,建立食品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3)分类监督管理制度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建立食品企业分类监督管理制度,按照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状况等因素并参考食品卫生许可审查结论,确定企业质量安全等级,将食品企业分为A,B,C,D4类,实施分类建档与分类监督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督管理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内部掌握,不对外公布,也不在食品生产许可证上注明。食品企业的分类,可根据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管理水平等条件的变化,予以变更。

2.日常巡查

(1)巡查目的

通过巡查,加强与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交流,宣贯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依法督促企业建立实施产品质量保证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隐患,避免出现重大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2)日常巡查的组织实施

巡查基本内容包括:原料控制、生产环境卫生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关键生产工序的控制、食品添加剂及毒性物质使用控制、产品的检测和不合格产品的控制、食品包装及产品贮藏、产品执行标准及其预包装食品标签使用等环节。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原则开展巡查工作。

巡查工作应当结合企业分类监督管理制度予以实施,不同类别的企业要有不同的巡查周期,巡查的周期不低于:A类企业每6个月巡查一次,B类企业每3个月巡查一次,C类企业每2个月巡查一次,D类企业每1个月巡查一次。

(3)巡查发现问题的后处理

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应当现场进行记录,填写相应巡查表格,并可拍摄照片对巡查情况进行记录。

对巡查中发现企业存在违反标准、计量、质量、卫生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要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必要时依法进行查处。

应当对巡查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3.回访

(1)回访的目的

回访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企业存在问题或违法行为整改情况实施的核查。

回访的目的是督促企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消除各种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2)回访的组织实施

回访包括: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存在的不符合必备条件的问题改进情况实施回访;对巡查等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访。

回访的内容主要包括: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实施情况、整改效果。回访的情况应当记录存档。

4.监督抽查

(1)监督抽查的目的

监督抽查就是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组织对企业生产的各种食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并对抽查结果依法公告和处理的活动。监督抽查是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监督抽查的目的是通过监督检验确认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企业的明示标准,督促不合格食品的企业进行整改,从而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食品质量安全。

(2)监督抽查的组织实施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以监督抽查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检验制度。

实施监督抽查应包括确定抽查计划、制定抽查方案、抽样、检验、异议的处理与汇总、监督抽查结果的处理等内容。

食品监督检验工作应与日常巡查工作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同一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全年监督检验应基本覆盖每种产品。根据分类情况,制定不同的监督抽查频次,有条件的地区应当保证每年各类企业接受监督抽查的次数不少于:A类1次;B类2次;C类和D类各4次。

食品监督检验应当重点抽查存在倾向性质量问题的区域、质量不稳定的企业以及微生物、重金属、添加剂、有毒有害物质等重点指标。同时应当将将儿童食品、节日食品、地方时令特色食品等作为抽查重点。

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要责令企业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规定依法予以公告;公告后经复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产,限期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提请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5.委托加工备案

(1)委托加工备案的目的

采用委托加工方式进行生产加工食品的,委托双方必须到所在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规定委托加工备案时便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监督管理,防止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2)委托加工备案的组织实施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委托加工备案制度,制定委托加工工作程序,并组织实施。

委托加工食品,被委托方必须是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企业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标注。

6.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

为了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遏制企业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劣质食品添加剂行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

7.召回制度

(1)食品召回的目的

食品召回是指企业主动或在质监部门强制监督下召回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

召回的目的是消除或降低不安全食品对消费者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2)食品召回的组织实施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国家质检总局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全国食品召回工作,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食品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建立企业内部的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召回分为主动召回和指令性召回两种形式。实行3级召回制度。

8.加严检验制度

(1)加严检验的目的

加严检验的目的是督促企业提高持续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

(2)加严检验的组织实施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现企业的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都应实施加严检验程序。

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企业加严检验的组织实施,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加严检验。

加严检验的基本程序包括:问题的收集、企业整改、抽查、检验、解除加严检验、记录存档。

9.开业歇业申报制度

为加强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确保食品安全,企业应当在开业和歇业时通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业包括新企业开业和歇业后再开业两种情况。

新企业开业申报的目的是便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歇业申报的目的是告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歇业后再开业的申报是防止企业歇业后,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满足不了生产合格产品的条件。

10.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

11.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工作机制

(1)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工作,及时收集国内外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时评估各类食品安全信息及危害程度,为食品安全预警和快速反应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结合本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产品的基本情况,结合监管信息,研究制定本辖区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应急预案应当明确事故处置机构,信息报告制度、调查处理要求和人员、技术、后勤保障等要求。在突发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发现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的,应当及时报告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4)对有证据证明导致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生产企业,要立即采取封存食品及其原料、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召回监督销毁等措施。

THE END
1.食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计划物料核心提示: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为了更好的适用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方针政策,最大限度的保证食品安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企业食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计划。……(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为了更好的适用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QDNBTT0514EAHV.html
2.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有哪些措施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有哪些措施青春用来挥霍 精选回答 有三种管理措施:监管、民事制度、形事监管。 1、监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具体见《食品安全法》。 2、民事制度:食品在民事上存在买卖和侵权法律关系。具体可参考《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权法》。《食品安全法》中有10倍赔偿制度...https://edu.iask.sina.com.cn/jy/iXYp93BZh3.html
3.食品安全知识降常识降教育食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有营养价值;(2)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3)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2、什么是食品污染?有哪些环节导致食品污染以及其防制措施有哪些?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致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https://www.hkcdc.cn/new-311.html
1.《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问题解读政策解读...四是明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不得进行网络交易。五是明确网络食品经营过程中的贮存、运输要求。网络交易的食品有保鲜、保温、冷藏或者冷冻等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能够保证食品安全的贮存、运输措施,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贮存、运输能力的企业贮存、配送。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cjd/201905/t20190523_77622.html
2.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权采取什么措施?2.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3.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4.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法律依据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对生产经营者遵守本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https://m.64365.com/tuwen/aaakrux
3.生产经营食品能添加药品吗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二、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有哪些 ...https://www.66law.cn/laws/1689342.aspx
4.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解读三是监管内控,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是监管部门从内部加强监管的重要措施。风险等级是对生产经营者风险状况的评价,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内控措施,因此,本《办法》未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信息公示做出规定。四是提高效能,从多个角度发挥风险分级管理的作用。比如通过风险分级,确定监管重点,对...https://www.cnfla.com/banfa/80618.html
5.食安办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精选14篇)为确保xx年春节和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我局积极安排部署,采取五项措施,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制定了xx年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将检查责任细化并落实到食品化妆品稽查大队的两...https://www.oh100.com/a/201701/449657.html
6.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建议(精选8篇)农贸市场食品凭借其相对较低的价格优势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社会中低收入阶层的日常生活需求,但与此同时,由于其进货渠道杂而且在进货链条上缺乏严格的检验把关程序,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监管难度较大,需要在监管实践中不断探索,金华市工商局直属市场管理所管理大型农贸市场,结合辖区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实践,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l5vl23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