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加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加坡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了解新加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加坡食品监管体系,分析1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集中统一监管、协调合作是新加坡食品监管的鲜明特色,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明确。新加坡设立有专业的食品监管机构新加坡食品农业兽医厅(Agri-FoodandVeterinaryAuthority,AVA)食品管理局(FoodControlDivision,FCD),拥有监管、检查、执法的权利。新加坡国家环境厅环境卫生局(NationalEnvironmentAuthority
2、,NEA)、新加坡海关(SingaporeCustoms)也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形成了统一监管、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新加坡的食品法律数量不算多,但法律法规的制定注重实用,符合新加坡主要依靠进口食品的国情,内容周全、严密、条文详尽细致,配套合理,可操作性强,覆盖了食品从进口到销售及餐桌的各个环节,体现了新加坡追求食品安全法律和秩序的意志。新加坡食品安全主法有食品销售法(SaleofFoodAct)及其附属的法规食品规则(FoodRegulation),该法1973年根据第12号法令制定,执法部门为新加坡食品农业兽医厅。直接用销售法命名,追根溯源是因为新加坡99
3、%的食品依赖进口。同时体现了新加坡对食品进口检测把关和对流通和销售质量控制的意志。环境公共卫生法是根据第14号法令于1987年制定,执法部门是新加坡国家环境厅环境卫生局。其他涉及到食品安全法律有进出口管理法消费品保护法必需品控制法。食品销售法的立法宗旨是“确保食品纯洁而有益于健康,确定此种标准避免销售处置和使用有害于或者危及健康的食品法律”。体现了该法突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避免销售使用处置食品有害或者危及健康,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确保食品安全的立法理念。该法共七章。第一章、导则,第二章、管理和执行,第三章、食品销售,第四章、食品设备,第五章、法律类推,第六章、法律程序,第七章、补充条款,(附
4、表1、没收食品通知单,附表2、检验员出具的证明)。其内容对食品市场准入、食品质量控制、食品登记和注册程序要求、依法依规审核许可和执照、实行强制检验检疫、市场监管规则、退市和处罚制度作出了严格规定,以确保食品安全。早在2002年,该法附属的食品规则食品销售餐饮店条例食品销售刑罚条例,2004年相继制定了食品销售餐饮店条例食品销售费用条例。对食品许可、食品检测费用、餐饮店的许可和卫生要求、禁止进口口香糖、食品销售犯罪的处罚等作出了明确规定。2011年新加坡又在食品销售条例中对食品监管、食品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标签及其标注的内容、处罚作了明确规定。环境公共卫生法总计12章、112条和4个附件。其
5、中的一部分章节中对食品、市场、商贩、餐饮店的准入制度、食品市场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性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新加坡食品市场销售的规则起到了切实的导向作用。2017年新加坡对食品法规进行了一部分修订,并于2017年4月1日实施。据国家质检总局网址的信息,其修订的法规主要内容如下。(1)将新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纳入食品法规,并且补充了现有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其中包括允许大麦葡聚糖的健康声称。这些变化都符合国际惯例和贸易促进措施。(2)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铅的最大残留限量已经降低到0.01ppm,在白米中设立无机砷最大残留限量为0.2ppm。(3)其他的变化包括11种农药不再使用在国
6、际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允许预包装大米产品净含量使用克或公斤标注(如果适用),同时修订了芝麻油和葵花籽油的质量标准。(4)2017食品(修订)法规可以从以下网址下载:.sg/legislation。(5)从2017年4月1日起,所有的交易者在新加坡进口、制造和销售的食品产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配料和健康声称必须符合食品法规中的新规定。也提醒业界,确保在2017年4月1日后销售的食品符合要求。3食品安全标准新加坡尊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国际标准,并结合新加坡食品依赖进口的实际情况,按照食品销售法的要求,制定符合新加坡国情或有利于控制食品质量的标准体系,
9、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食品99%依赖进口,旅游业发达,素有花园城市美誉。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其食品安全理念是食品安全不能只依靠政府监管,而是社会责任共担,形成政府、食品业者、消费者责任共担的理念。并通过媒体等平台宣传食品法律法规和知识、通过培训等形式强化业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实现食品安全目标。新加坡运用综合手段监管食品安全,除了上述设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外,新加坡每年制定食品安全计划指导食品安全工作。其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有:实施严格的口岸检验检疫,严格的市场检查和处罚,配之以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以确保食品
11、,在食品进口前进口商需索取样品送往经过国家注册或指定的食品认证机构实施检测。检验检疫部门也会在进口时实施抽样检测,如有必要会将样品送往国家食品检测中心实施检测,如发现问题会立即停止进口或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根据食品销售法的规定,新加坡禁止销售违反食品销售法,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对存在隐患的食品也会坚决取缔,处罚严厉。例如:在新加坡,销售不适用于食用的食品或违反食品标准,将被课以最高5,000新元的罚款,再犯者最高罚1万新元,或被监禁3年。对于销售或提供有毒海鲜产品者,最高可罚款5万新元(约合3.3万美元),并将判处最高两年的徒刑。为保障食品安全,使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标准落到实处,强化食品
12、生产及市场监管和检查,成为新加坡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措施。依据法律,新加坡食品安全部门有权对生产企业进行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每年对市场实施上万次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对企业或餐饮商贩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食品安全。新加坡十分重视对市场的监督检查,对街边食品商贩实行集中管理,实行业务培训,分级管理,犯规扣分等措施。同时,(AVA)食品管理局会定期派出人员对食品市场进行检查,每4人一组,一经发现不合格的食品或海鲜立即销毁。新加坡环境厅环境卫生局下属小贩署专门有人稽查小摊贩的食品安全,对这些小摊贩特别留意。该署经常派人对小摊贩的食物进行检查或抽检,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和扣分。并将违规内容和商贩
13、信息进行记录。由于执法严格,新加坡不符合食品标准或违法现象一直呈现递减趋势,取得了良好的监管效果。通过这些管理措施,不仅使新加坡街边餐饮杂乱无章的局面得以改观,而且,不仅本国消费者觉得满意,外国旅游者也觉得放心,街边餐饮成为新加坡的一道风景线。新加坡十分重视食品检测的技术储备,据有关媒体报道,2004年,新加坡建立了兽医公共卫生中心,有技术实力检测禽流感病毒及炭疽菌等危险病毒,不仅可以检测本国的食品,而且可以为近邻国家检测食品,为确保食品安全确立了可靠的技术储备,食品安全保障处于领先水平。5结语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新加坡拥有先进的食品安全理念,认为食品安全不能只依靠政府监管,而是需要社会责任共担,形成政府、食品业者、消费者责任共担的理念。并通过宣传食品法律法规和知识、通过培训等形式强化业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实现食品安全目标。新加坡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集中统一监管、职责明确、协调合作。制定健全和严格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符合进口食品实际国情的食品标准,尊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国际标准。新加坡按照年度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