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现状与反思 − 前沿观察 − 文库 − 宣讲家网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监管重复和监管盲区并存的尴尬。基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略显滞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能使我们找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补充。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

其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无法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阴影。坊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生产加工那类食品的人绝对不吃某类食品。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降低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对于外出就餐,甚至是家庭餐桌都存在着不信任感。食品安全本应是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最低限度的保证,但是事实正好相反,食品生产加工行业难以保证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直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其二,食品加工行业危机四伏,形成企业乃至行业株连的情形。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旦曝光,不仅危及出问题的企业自身,还直接危及整个行业。食品安全问题一经查出,往往并非是一个企业的违规操作,而几乎是该行业所有企业都在刀尖上起舞,并且集体讳莫如深。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变成了十分敏感的问题,只要曝光一例,必然产生波及效应,严重地影响整个行业。所造成的直接恶果是伤害消费信心,消费者陷入了整体失望,觉得只要涉及食品安全领域,什么都无法信任,也不值得信任。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似乎已经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很难让消费者去相信无良企业家,而且并非只是少数人缺乏最基本的良知,而是几乎整个行业的人,无人去找回自己的良知。

其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无力,政府监管缺位。食品安全的监管应当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既包括事前的监管,也包括事后的监管。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监管却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往往是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才会溯及食品监管的追责。不论是事前的防范还是事后的追责,都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诸多不足。食品安全领域中政府监管无力及缺位现象直接引发了食品安全领域诸多问题的发生,且一旦查出便是整个行业的大问题,加剧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

首先,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系统而细致地规定,用于指导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第一,为各种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统一界定。《食品安全法》率先明确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适用类型,肯定了强制执行标准,否定了其他一切的非强制执行标准,即非强制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不得适用。第二,明确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动态性,食品安全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而相应作出机动的调整,即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风险作出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制定出与时俱进的食品安全标准。第三,贯彻以人为本的食品安全标准理念。食品安全不仅应达到无毒无害的标准,还应符合营养要求。

最后,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落实法定职责的同时,应当注意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妥善地贯彻于工作进行的各个环节。在监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兼顾公平与效率,把握好管理与服务两种职能,厘清监管与维权的关系。监管工作设立的初衷正是出于保护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利益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因此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反思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参与的体系,这是由食品安全涉及环节的广泛性所决定的。食品安全属于“一个部门管不了”的情况,但是“一个部门管不了”,往往陷于“多个部门不好管”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建立快捷高效、信息共享且无缝对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监管重复和监管盲区并存的尴尬。监管重复是由于食品生产流通环节众多,监管部门的权限划分不明,例如: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在初级加工生产的监管,而生产加工环节则由质检部门负责监管工作,再下一个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消费环节的监管由卫生部门负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负责前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彼此间缺乏信息沟通,既有可能发生重复检查的行为,又可能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别的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亟需打破“一个部门管不了,多个部门管不好”的怪圈。首先,在立法上应当从源头上分清不同监管部门的职权划分,以便快捷高效地实现监管职能,认真及时地完成监管工作。其次,坚持和完善“多龙治水、分段监管”管理思路,做到进一步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定期通报本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果,避免重复监管,同时也避免监管盲区。最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不能仅依赖有关监管部门,同时需要本级政府积极督导,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法》中也将政府作为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能之一。但此种做法也并非完全合理,因为本级政府与被监管企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往来,政府出于保证财政收入、实现政绩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可能会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中有所疏忽。

THE END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制不足与改善措施[4]杨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5:106~111. [5]Trygve Ugland,Frode Veggeland.Experiments in Food Safety Policy Integr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J].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2006(3):607~624. [6]刘亚平,李欣颐.基于风险的多层治理体系——以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为例[J]...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37981.html
2.从十四五规划看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国食品食品资讯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堵塞漏洞、补齐短板,推进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划纲要》再次提出,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将进一步的...https://news.foodmate.net/2021/03/587429.html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通过对比国外和周边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情况,本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监管机构;二是建设专业化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四是加强社会共治,弥补监管缝隙。“治大国如烹小鲜”,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随意“翻烧饼”,本文试图以现行食品安全监管...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6-1018062103.htm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精选6篇)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法律为基础,以涉及食品安全要求的大量技术标准法规为主体,以各省及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规章为补充的食品质量法规体系。 3.监管制度 我国政府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相继组织实施了多项计划和措施,并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114w.html
3.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摘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食品安全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学科与食品科学、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等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我国食品安全教育发展现状,提出构建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即由公众食品安全普及教育、行业食品安全教育培训、食品安全本科教育和创新型、研究型高级食品安全人才培养等构成的...https://sfncc.caas.cn/swaq/37403.htm
4.我国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优化对策探析三是食品安全监督标准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成本高。食品安全标准是监管部门监管食品安全性能的主要依据,而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虽已基本形成但标准体系仍不完善,大大增加了被规制的食品供给者服从规制的成本。一方面,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等多种标准同时并存,且存在着交叉、矛盾或重...https://www.safehoo.com/item/445347_2.aspx
5.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6.世界食品安全日我国食品行业法律规制与监管体系图解《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配套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可见,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行业监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法、司法裁判等实践中的重要依据,食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更多地知晓和理解食品安全标准体系。https://www.hengtai-law.com/en/insight/research/data_120.html
7.巴中市实行最严监管确保食品安全三、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是怎样的? 我国食品安全有四大责任体系。首先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产品的安全负主体责任。如果生产者、经营者都严格依法诚信经营,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二是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具体来讲,各级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要组织、领导、协调;要为食...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17/6/8/10424817.shtml
8.2011年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论坛陕西分论坛议程2.行业协会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监督强制力的视角 报告人:赵福江(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3.从个人权利到社会责任——对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整体主义解释 报告人:刘水林(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食品安全监管:行业自律下的维度分析 ...https://ielaw.uibe.edu.cn/yjkzc/5136.htm
9.食品安全履职情况报告(精选13篇)2、乡食安委成员单位积极检查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安全证书及证书更新情况,严格要求从业人员接受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办理健康证;乡食安委会同食药所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得到有效控制。 https://www.ruiwen.com/baogao/5126768.html
10.白清元委员: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从根本上保障国家食品安全“重视食品安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只有抓住主要风险,准确研判,精准施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白清元表示。 关于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白清元提出建议。 梳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http://m.people.cn/n4/2022/0307/c1496-1547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