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速冻水饺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速冻水饺生产行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但在速冻过程中饺子开裂比例占1-2%,成型后的饺子在入速冻机之前面皮表面水分挥发,水分挥发后饺子皮含水量不均匀,造成冻结时面皮表面水分不均匀的收缩,最终造成饺子开裂,故需投入人力进行挑拣,费时费力,增加成本。速冻干耗也比较高,即饺子经过传送带从常温直接进入-30°的速冻隧道内,由于饺子表面的冰晶直接升华,造成食品重量减少。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预防速冻饺子开裂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冻水饺装置生产的速冻饺子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同时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包括饺子成型机,饺子成型机出口下方设有前输送带,前输送带后端连接有后输送带,后输送带穿过速冻通道,所述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还包括中输送装置和位于中输送装置下方的水箱,中输送装置为输送网带;
中输送装置位于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之间,且前输送带、中输送装置和后输送带三者输送带的水平面齐平,中输送装置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喷淋装置;
水箱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有水阀;
水箱还设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饺子成型后进入速冻阶段前通过喷淋装置向饺子喷水雾对其进行表面湿润,可以提高饺子表面的水分含量,使饺子皮保持湿润状态,避免了饺子冷冻时因饺皮水分含量少且分布不均匀而导致饺子开裂的问题;一方面,前输送带、中输送装置和后输送带三者输送带的水平面齐平可方便成型饺子运输,避免高低不平而使成型饺子上下颠簸最终导致饺子破损,降低质量,增加成本;一方面,中输送装置下方设有水箱可集中湿润饺子后剩余的水,后进行在处理,重复利用,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减少成本;一方面,水箱设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水箱中的水质状况,以便及时更换新水,保证喷洒到饺子上的水质安全、达标;一方面,水箱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有水阀,可根据生产需要调整进水和出水。
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部分、第二喷淋部分和电机驱动装置,第一喷淋部分沿传送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喷淋部分也沿传送带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喷淋部分位于中输送装置上方,为管道式喷淋装置,管道横跨中输送装置,管道上间隔设有向下喷射的第一喷头装置;
第二喷淋部分位于中输送装置下方,为管道式喷淋装置,管道长度与中输送装置宽相对应,管道上间隔设有向上喷射的第二喷头装置。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可实现同时向饺子的上下表面进行喷洒水雾,使饺子表面的水分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只对饺子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进行喷洒水雾,而另一表面相对较干燥,最终导致饺子一个表面出现开裂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头装置的喷液面设有第一蜂窝式出水孔。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第一蜂窝式出水孔可使出水均匀,利于饺子表面对水分的吸收。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头装置还设有第一水量水速调节阀。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通过第一水量水速调节阀根据成型饺子水分含量状态,适当调整出水的水量和水速,以便于饺子表面更好的吸收水分。
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头装置的喷液面设有第二蜂窝式出水孔。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第二蜂窝式出水孔可使出水均匀,利于饺子表面对水分的吸收。
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头装置还设有第二水量水速调节阀。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通过第二水量水速调节阀根据成型饺子水分含量状态,适当调整出水的水量和水速,以便于饺子表面更好的吸收水分。
优选地,所述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还包括新水箱和污水装置,所述新水箱和污水装置管道连通。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水箱集中湿润饺子后剩余的水,后排入污水装置进行在处理,无水处理达标后进入新水箱,再通过进水管流水水箱,实现水资源再生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成本。
优选地,所述污水装置采用生物滤池处理系统。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中污染物的种类主要为含碳有机物,因此采用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较为合理有效。
生物滤池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性能特点:
(1)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非常好,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各地最严格的环保要求;
(2)不产生二次污染;
(3)微生物能够依靠填料中的有机质生长,无须另外投加营养剂。因此停工后再使用启动速度快,周末停机或停工1-2周后再启动能立即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几小时后就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停止运行3-4周再启动立即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几天内恢复最佳的处理效果;
(4)生物滤池缓冲容量大,能自动调节浓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终正常工作,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强;
(5)运行采用全自动控制,非常稳定,无须人工操作。易损部件少,维护管理非常简单,基本可以实现无人管理,工人只需巡视是否有机器发生故障;
(6)生物滤池的池体采用组装式,便于运输和安装;在增加处理容量时只需添加组件,易于实施;也便于气源分散条件下的分别处理;
(7)此类过滤形式的生物滤池能耗非常低,在运行半年之后滤池的压力损失也只有500Pa左右。
优选地,所述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采用单级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单级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为:进水—预处理—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此工艺对含碳有机物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新水箱与所述进水管管道连通,所述污水装置与所述出水管管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一方面,饺子成型后进入速冻阶段前通过喷淋装置向饺子喷水雾对其进行表面湿润,可以提高饺子表面的水分含量,使饺子皮保持湿润状态,避免了饺子冷冻时因饺皮水分含量少且分布不均匀而导致饺子开裂的问题;一方面,前输送带、中输送装置和后输送带三者输送带的水平面齐平可方便成型饺子运输,避免高低不平而使成型饺子上下颠簸最终导致饺子破损,降低质量,增加成本;一方面,中输送装置下方设有水箱可集中湿润饺子后剩余的水,后进行在处理,重复利用,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减少成本;一方面,水箱设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水箱中的水质状况,以便及时更换新水,保证喷洒到饺子上的水质安全、达标;一方面,水箱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有水阀,可根据生产需要调整进水和出水;
(3)本实用新型第一喷淋部分位于中输送装置上方,为管道式喷淋装置,管道横跨中输送装置,管道上间隔设有向下喷射的第一喷头装置;第二喷淋部分位于中输送装置下方,为管道式喷淋装置,管道长度与中输送装置宽相对应,管道上间隔设有向上喷射的第二喷头装置。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可实现同时向饺子的上下表面进行喷洒水雾,使饺子表面的水分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只对饺子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进行喷洒水雾,而另一表面相对较干燥,最终导致饺子一个表面出现开裂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喷头装置的喷液面设有第一蜂窝式出水孔。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第一蜂窝式出水孔可使出水均匀,利于饺子表面对水分的吸收;
(5)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喷头装置还设有第一水量水速调节阀。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通过第一水量水速调节阀根据成型饺子水分含量状态,适当调整出水的水量和水速,以便于饺子表面更好的吸收水分;
(6)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喷头装置的喷液面设有第二蜂窝式出水孔。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第二蜂窝式出水孔可使出水均匀,利于饺子表面对水分的吸收;
(7)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喷头装置还设有第二水量水速调节阀。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通过第二水量水速调节阀根据成型饺子水分含量状态,适当调整出水的水量和水速,以便于饺子表面更好的吸收水分;
(8)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还包括新水箱和污水装置,所述新水箱和污水装置管道连通。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水箱集中湿润饺子后剩余的水,后排入污水装置进行在处理,无水处理达标后进入新水箱,再通过进水管流水水箱,实现水资源再生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成本;
(9)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水装置采用生物滤池处理系统。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中污染物的种类主要为含碳有机物,因此采用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较为合理有效;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采用单级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单级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为:进水—预处理—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此工艺对含碳有机物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淋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喷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喷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喷头装置和第二喷头装置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饺子成型机;2、前输送带;3、后输送带;4、速冻通道;5、中输送装置;6、水箱;7、喷淋装置;71、第一喷淋部分;711、第一喷头装置;7111、第一蜂窝式出水孔;7112、第一水量水速调节阀;72、第二喷淋部分;721、第二喷头装置;7211、第二蜂窝式出水孔;7212、第二水量水速调节阀;8、出水管;9、水阀;10、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1、新水箱;12、污水装置和13、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包括饺子成型机1,饺子成型机出口下方设有前输送带2,前输送带2后端连接有后输送带3,后输送带3穿过速冻通道4,所述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还包括中输送装置5和位于中输送装置下方的水箱6,中输送装置为输送网带;
网带是一种采用静摩擦的方法,以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不同环境的使用的网带材质也有所不同,比如碳钢、镀锌铁丝,弹簧钢等。应用工作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材质的选择。
中输送装置5位于前输送带2和后输送带3之间,且前输送带2、中输送装置5和后输送带3三者输送带的水平面齐平,中输送装置5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喷淋装置7;
水箱6设有进水管13和出水管8,且进水管13和出水管8均设有水阀9;
水箱6还设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0。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饺子成型后进入速冻阶段前通过喷淋装置7向饺子喷水雾对其进行表面湿润,可以提高饺子表面的水分含量,使饺子皮保持湿润状态,避免了饺子冷冻时因饺皮水分含量少且分布不均匀而导致饺子开裂的问题;一方面,前输送带2、中输送装置5和后输送带3三者输送带的水平面齐平可方便成型饺子运输,避免高低不平而使成型饺子上下颠簸最终导致饺子破损,降低质量,增加成本;一方面,中输送装置5下方设有水箱6可集中湿润饺子后剩余的水,后进行在处理,重复利用,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减少成本;一方面,水箱设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0,可实时监测水箱6中的水质状况,以便及时更换新水,保证喷洒到饺子上的水质安全、达标;一方面,水箱6设有进水管13和出水管8,且进水管13和出水管8均设有水阀,可根据生产需要调整进水和出水。
结合图2、图3和图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装置7包括第一喷淋部分71、第二喷淋部分72和电机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第一喷淋部分71沿传送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喷淋部分72也沿传送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喷淋部分71位于中输送装置5上方,为管道式喷淋装置,管道横跨中输送装置,管道上间隔设有向下喷射的第一喷头装置711;
第二喷淋部分72位于中输送装置5下方,为管道式喷淋装置,管道长度与中输送装置宽相对应,管道上间隔设有向上喷射的第二喷头装置721。
结合图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喷头装置711的喷液面设有第一蜂窝式出水孔7111。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第一蜂窝式出水孔7111可使出水均匀,利于饺子表面对水分的吸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喷头装置7111还设有第一水量水速调节阀7112。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通过第一水量水速调节阀7112根据成型饺子水分含量状态,适当调整出水的水量和水速,以便于饺子表面更好的吸收水分。
结合图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头装置721的喷液面设有第二蜂窝式出水孔7211。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第二蜂窝式出水孔7211可使出水均匀,利于饺子表面对水分的吸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头装置721还设有第二水量水速调节阀7212。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通过第二水量水速调节阀7212根据成型饺子水分含量状态,适当调整出水的水量和水速,以便于饺子表面更好的吸收水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破损速冻水饺装置还包括新水箱11和污水装置12,所述新水箱11和污水装置12管道连通。
上述结构如此设置优势在于,水箱6集中湿润饺子后剩余的水,后排入污水装置12进行在处理,无水处理达标后进入新水箱11,再通过进水管13流入水箱6,实现水资源再生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成本。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污水装置12采用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当然采用其他污水处理系统也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采用单级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新水箱与所述进水管管道连通,所述污水装置与所述出水管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速冻饺子成型后,通过饺子成型机1出口掉落到前输送带2上,前输送带2将其运输到中输送装置5上,中输送装置5对其运输的过程中分布于中输送装置5上方和下方的第一喷淋部分71和第二喷淋部分72便同时对成型饺子进行喷洒雾水,可根据成型饺子水分含量状态,预先通过水量水速调节阀调整出水的水量和水速,以便于饺子表面更好的吸收水分。喷洒雾水完成后饺子便通过后输送带3运送至速冻通道4内进行速冻。水箱6集中湿润饺子后剩余的水,后排入污水装置12进行在处理,无水处理达标后进入新水箱,再通过进水管13流入水箱,实现水资源再生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成本。定期记录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0采集的水箱6里的水质状况,以及时更换水箱6内的水,保证喷洒到饺子上的水洁净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