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基础知识展开介绍,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挑战,系统梳理了食品安全风险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引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概念及其对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全书共12章,分别针对特征化学反应、酶及受体、免疫学、核酸分子、功能核酸、分子印迹、光谱学、纳米材料、合成生物学、集成装备、大数据等食品安全检测手段及新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展开详细介绍,力求全面、完整地反映关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基础知识及最新进展。
本书主要特色
全国13家高校/科研单位共20位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而成,全面反映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知识及最新进展。
融入思政教育,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包含丰富的彩图,可扫描书中二维码阅览;配套精美课件,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主讲教师可免费获取。
任发政院士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重要环节,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迅猛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编者借鉴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论述了基于特征化学反应、酶及受体、免疫学、核酸分子、功能核酸、分子印迹等不同识别类型的食品安全风险因子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光谱学、纳米材料、合成生物学、集成装备、大数据等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
该书是我校“大国三农”系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光谱、纳米材料、大数据的应用凸显了食品安全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特性,同时该书融入思政教育,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今日之成果来之不易,未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仍道阻且长,而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简介
许文涛,教授,长期从事功能核酸、功能食品及生物安全方面的研究。入选神农青年英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青年新星A类及“功能核酸”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食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担任SCI杂志Fron.Bioeng.Biotech.的ReviewEditor和Mini-Rev.Org.Chem.的SectionEditor。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中英文专著《FunctionalNucleicAcidsDetectioninFoodSafety》及“大国三农”十三五规划教材《食品安全快检技术》等。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发明专利100余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5项。在全国建有三个教授工作站、两个博士农场、一个科技小院。
程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入选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爱思唯尔全球前2%科学家(World'sTop2%Scientists,Elsevier),担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副主任。相应研究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收录于TrendsinBiotechnology、Small、NanoResearch等期刊;担任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FSE)编委及AdvancedAgrochem、《中国食品学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学报》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