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具有的特点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食品安全具有的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的有效措施

2.3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方面,需要对已有的法律条例予以完善

首先,需要从当下食品安全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这样就可以使食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有统一的标准进行指引,减少食品生产的安全隐患。其次,需要对食品安全设置合理的调整机制。以便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时候,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动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最后,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在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下,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标准,来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注重食品的安全。在这方面,国外很多国家都在食品市场的波动,不断对已有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予以调整。

【关键词】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1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1.1快速检测的含义

1.2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使用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第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时耗短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食品安全监测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

第二,快速检测技术反应灵敏,能够快速、有效的处理现场检测突发事件,因此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中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食品安全事故。

第三,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对样品进行甄别,能够帮助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快速选择恰当、有效的检测方法,从而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

2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快速检测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为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食品种类具有多样性,因此探究不同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2.1.1化学比色检测技术

化学比色检测技术的依据是化学试剂与食品内有机成分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变色反应。化学比色检测技术多用于检测菌落、霉菌的数量,另外有机磷的检测通常也采用化学检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使用金属催化剂将含有机磷物质的水解物与检测液进行融合,然后比照标准比色卡识别和鉴定有机磷。

2.1.2免疫技术

免疫分析法是检测小分子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特异性强、耗时短的特点,广泛适用于现场筛选。免疫技术、气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技术是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的重要方法,随着免疫技术的不断推广,测评标准逐渐趋于合理化和现代化,从而为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检测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2.1.3酶抑制技术

采用酶抑制技术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适用范围有限,多用于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验,由于酶抑制技术存在假阳性率不稳定、定量结果测定不突出等问题,因此常将酶抑制技术与免疫技术相结合,称为酶联免疫法,这种方法通过对酶进行标记,当酶标抗原出现后,利用监测仪器分辨酶起作用的能发出颜色的底物。酶联免疫法多采用过氧化物酶作为标记物,将四甲基联苯胺作为底物。

2.1.4生物传感器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技术不断应用于各个领域,生物传感器技术在进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农药残留物检测的过程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灵敏性,而且选择能力较好。当前,我国现有的生物传感技术主要包括:电导型生物传感器、电位型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的高精确性推动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但是由于该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还未深入推广使用

2.1.5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充分利用了抗原的特异性来制作抗体芯片,当抗体芯片与待测液体中的抗原充分结合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会对捕获的抗原进行定量检测,但是由于蛋白质芯片技术存在成本高、捕获抗原分子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应用性较差。

2.2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系列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其主要发展趋势表现为:

第三,快速检测技术与现代科技水平的相互渗透使得检测技术不断趋于集成化、智能化,探究一次检测多种化学成分日渐成为研究热点。

3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水平的几点建议

3.1加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

快速检测设备是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重要支撑,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加大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更新换代和维修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3.2提升快速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检测技术人员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执行主体,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时效性,要严格强化和提升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能考核、专业知识考核和职业精神考核,从而优化监测队伍。

3.3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检测要依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制定出匹配性强的检测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的制定要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由业界权威人士综合制定,从而提高检测标准体系的有效性。

3.4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动力源泉,为了提高检测精度、降低成本,保证检测技术的与时俱进,加强新型科技与检测技术的融合是提高食品安全时代性的重要前提。

4结束语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实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全民健康的有力武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和价值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曹文妹,张帆,田建新.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中食品安全监督岗位人员结构分析.《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年3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多元治理模式;主体功能

一、食品安全多元治理的重要性

二、多元主体治理面临的挑战

1.食品安全多元主体间发展不平衡

2.多元主体间权责界定不清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中各个主体的权力界定不清、责任分配不够到位,相互之间不能很好的制约,无法将每个主体具有的功能全方面发挥出来。对企业而言,权责界定不清,企业治理行为的动力不足,在其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心理作用之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就会面临严重的确实状态。对于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和新闻媒体等社会主体而言,在权责不明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对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无力的现象。这给食品安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多元主体治理缺乏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

传统模式下,强有力的垂直控制、命令式的统治和管理是其主要特点,相对于传统治理模式而言,现代的公共治理理论更多依靠的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力量和政府、公民、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积极合作的态度,从而让理论走向实践。然而在治理过程中,这些要素也成为了资源共享、组织协调、有效沟通和伙伴关系形成的内在社会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合作程度均有待提高,同样也致使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过程存在重重的障碍。

社会网络组织体系是治理理论的重要组织基础,能够很好地将分散的力量汇聚到一起,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社会网络组织体系能够促使政府、市场和公民自治组织等治理主体围绕着食品安全这一公共问题,通过协商、谈判和妥协等集体选择和集体行动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功能的协调。但是在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由于长期受到来自政府单方面监督管理模式的影响,未能建立起网络合作组织体系,从而没有办法将分散的力量更好汇聚起来,使得组织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结合而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食品安全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协调难度,虽然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各类非营利组织、新闻媒体、企业以及公民都参与到了治理之中,但是各自的行为方式存在不同,其发挥的功能也不尽相同,甚至在价值追求上也存在着差异,致使治理过程中非常缺乏协调性,各自为政,甚至相互之间还有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样就更加为食品安全治理留下了空白和缝隙。

食品安全多元主体协调治理的重点就是研究透彻各主体的功能,并使其分别发挥好相应的效用,达到最终的协调治理目标。构建一个企业自律、政府高效、第三方力量合作、社会大众共同监督的良好食品安全治理环境。

三、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功能

食品安全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消费者、企业、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以及新闻媒体。

1.生产者应是首先负责食品安全的主体

食品安全法中明文规定:食品安全生产者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依法和依照标准从事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并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国家也确立了相应的制度从而保证食品安全生产者履行法定义务。

2.消费者是对食品安全具有天然需求的主体

3.政府是食品安全的掌舵手

广义上的政府是指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和,代表着社会的公共权力,狭义上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其实在生活中政府往往被看做一种为了实现有序统治,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的机关。政府的特点是以公共利益行为目标,以公共领域为行为领域,机构具有整体性,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国的政府主要有四大经济职能: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国家提供基础公共五福,对社会管理职能加以完善,这类事务一般是指靠市场自身的自我调节无法完全解决的具有社会公共性事物。这些特点和性质体现了政府在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决定了政府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必要性。

4.非政府组织是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具有巨大推动力的主体

5.新闻媒体是对食品安全快速扫描的主体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测;检测技术

0引言

食品检测与分析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大,既包括各种食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测与分析,也包括各种食品添加剂、食品佐料、辅料的检测和分析,食品所具有的特点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因此对不同食品进行检测的目的与要求也不完全一样,本文将对目前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做综合性论述,希望对读者会有所帮助。

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分类

目前,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大体有以下几种:

1)仪器检测法;

2)化学分析检测法;

3)免疫分析检测法;

4)定性、定量、在线监测检测法。

本文主要对仪器检测与免疫分析检测法做简单介绍。

2仪器法检测流程及细则

下图1为仪器方法的检测流程:

仪器检测法中,最为核心的步骤就是样品的采集,所谓样品采集就是在大量的需要检测的食品中,有针对性的选取特定量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食品作为分析检测的样品,进行检测。

在进行样品采集时,要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时性,同时,样品采集应遵守以下几点细则:

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3)采样过程必须要保证样品自身具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样品水分、气味等组成成分的消散;

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3仪器检测技术类别

1)色谱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2)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

3)痕量无机物定量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4)无机元素形态分析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

3.1气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被主要应用于:

1)反式脂肪酸的检测;

2)苯,氯苯,氯酚类的检测;

3)有机氯农药的检测;

4)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5)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6)食品包装物中挥发物的检测;

7)食品中香精、香料的检测。

3.2气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分析

气相色谱分离与质谱定性定量结合可进行如下分析:

1)对食品中残留物尤其是农药残余进行分析;

2)对未知物分析;准确测定未知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3.3高效液相色谱仪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可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其可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苏丹红、三聚氰胺、合成色素、生物毒素、敌敌畏、双酚A等物质及其所含量。

3.4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分析

1)适用于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分析检测;

2)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特别是食品、生物样品中的农兽药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检测;

3)适用于多组分分析检测。

3.5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检测技术

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分析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高分辨率,高速度,样品用量少,成本低;

2)非常适合水溶性或醇溶性成分的多组分分离分析。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检测技术目前在食品功能成分的分析和添加剂的检测上有广泛的应用。

3.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技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当时建立了第一台将等离子体与四级质谱仪相连接的分析检测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所具有的主要特点有:

1)灵敏度高,一般检出限可达ppb级;2)线性范围宽,一般浓度范围跨越五个数量级;3)选择性高,元素之间测定相互干扰少;4)操作快速,并能进行多元素分析;5)有同位素信息;6)在一定质量数范围内,仪器能提供稳定均匀的响应。

3.7快速检测技术

快速检测技术也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中的一种,免疫检测是快速检测技术中最主要的方式,目前免疫检测已经是食品安全监管中主要应用的技术,在未来,便携式、高集成度的快速检测装备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的重中之重,以芯片技术为代表的新型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并将会引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3.8免疫分析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的特点是:

1)特异性强、灵敏度高;2)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检测成本低;3)可提供系列化的产品以及技术,产品可以商业化;4)选择性及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5)实时监测到表面的抗原、抗体反应。

疫分析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

1)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2)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3)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4)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4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5结论

食品安全关系到民计民生,牵涉着黎民百姓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国政府已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地位等同于国家安全的地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必须要给予大力的研究与发展,以确保国家与人们的安全。

[1]董亚萍.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5).

[2]张素霞.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一国的稳定与安全。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政府部门和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保证食品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食品检测技术在这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没有新技术特别是食品检测技术的新突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大部分规模比较小,而且很分散,企业的法治和自律意识很弱,再加上消费人群非常庞大,而且销售渠道比较多,很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环保因素,另一方面是生产条件的客观因素,此外,大多数还是由于农药、兽药、添加剂等物品的违规滥用。所以仅仅通过实验室进行检测,很难做到及时、快速地从源头上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监控,因此,提高食品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食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1、检测技术比较落后

2、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

3、检测技术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接轨程度不高,从而导致国内标准在国际社会缺乏可信度。此外,食品检测技术水平不高,如检测方法不够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还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常规的一些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往往比较复杂,而且其耗用的资金也比较多,同时,不具备较好的精准性特征。

二、食品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食品检测技术与方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状况,食品检测仪器也越来越灵敏,食品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也变得越来越低。如何实现准确、省时、省力和低成本的快速检测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的。

(一)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可直接对细菌进行选择,不需要分离而直接通过免疫法进行筛选。该项技术主要包括放免、酶免、荧光免、化学发光免等。农残酶联免疫分析曾被誉为农残检测技术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能快速检测农药中兽药残留、致病菌、毒素以及转基因。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比较经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是免疫磁珠分离法、免疫力检测试剂条、免疫乳胶试剂、免疫酶技术、免疫深沉法或免疫色谱法等。

(二)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的功能具有多样化、智能化、集成化、高灵敏性、高识别性和实时性等显著特点,日益受到国内外检测机构的高度重视。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是SPR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快速、准确、无需标记、便捷实时等优点,可以与其他新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

(三)生物芯片及微缩芯片实验室

目前,我国国家生物芯片中心等单位已经开发出主要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新技术,并投入生产。食源性病毒检测和兽药残留检测等生物芯片技术平台主要包括仪器和试剂盒,它们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快速、准确等特点,在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各国都给予了高度极。今后的发展将向现场、速测和微缩芯片实验室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四)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五)特种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其主要特点是小巧、灵敏、多样化和低成本。目前,可以利用特种电化学传感器来构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比如可以将纳米技术和电化学技术进行结合,从而构建一种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重金属的检测仪器。

(六)光光度法速测仪器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提高,一方面必须加强食品检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和检测薄弱环节的科技研发。另一方面必须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机构的检验设备。同时,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与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未来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l]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蒋士强.分析仪器.2008.3.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构建

一、建议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实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虽然也规定了食品安全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没有担责能力,导致民事责任承担不能,无法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因此,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必须首先对食品安全基本法,即《食品安全法》进行必要修订,明确规定实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二、建议国务院制定专门的《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条例》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食品行业安全,建议国务院根据《食品安全法》《保险法》,制定《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条例》。借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促使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予以实施,真正发挥作用。

(一)总则

(二)投保

(三)赔偿

(四)罚则

(五)附则

关键词:食品安全;荧光光度法;食品检测

前言

经济及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食品领域的蓬勃发展,但是在其中一些不法商人与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回报,对于食品中所含有的超出国家规定的有害物质视而不见,将问题产品上市销售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及身体健康。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机构为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需要通过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处理。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在辐射跃迁基础上的特殊的检测技术,其主要原理是根据波长以及分子等的种类规律,根据食品中所含有的物质浓度的实际情况对食品中所含有的物质进行详细的测定,荧光光度法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检测技术,能够对复杂基质中的痕量化合物进行详细的检测分析,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1荧光光度法简述

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在辐射跃迁基础上的特殊的检测技术,其通过对食品中所含有的物质或分子中所发出的波长等进行检测,从而确定食品中所含有的物质的类型与数量。荧光光度法能够在X光谱区域红外光谱区内对其中所含有的分子结构进行检测测定。使用荧光光度法对食品进行检测具有多种优点:灵敏度极高、食品样本采样量小、选择性强、能够对观测到的物质进行良好的重现,从而为食品安全检测的人员提供更多的观察参数。荧光光度法在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荧光光度法检测的是食品中所含物质发出荧光,但是对于一些物质,其在使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时本身并不发出荧光,当出现此种现象时就要求食品安全的检测人员结合待检测食品的实际情况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添加相应的试剂使得物质得以显现荧光,从而实现对于食品中所含物质的详细测定。

2荧光光度法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2.1使用荧光光度法对食品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测定

人体如摄入过多的铝元素将会诱发老年痴呆,在食物摄入的过程中,当摄入过量的铝元素时,将会对人体吸收摄入钙、磷元素造成严重的阻碍,从而对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元素摄入的不均衡将会对人体的中枢活动造成严重的干扰,因此,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需要做好对于食品中铝元素含量的检测。现今在对食品中所含有的铝元素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多使用的是微波消解-荧光光度法、铝-环丙沙星-十二烷基硫酸钠荧光体系实现对于食品中所含有的铝元素的测定。

硒元素是一种人体生存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但是食品中所含有的硒元素必须要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如食品中含有过量的硒元素,人体在摄入超标后会对人体的机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在对食品中的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时多使用的是荧光分光光度法与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来加以实现,在使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来对食品中的硒元素进行检测时虽然可以取得较高的检测精度,但是不足之处是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精密检测设备,不利于一般检测的推广,实用性不强,荧光光度法检测精度高、灵敏、重现性强,因此在广大基层检测机构中被广为使用,为食品安全的样本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2使用荧光光度法对食品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及维生素含量进行检测

酪氨酸是一种在食品中含量较多且极为重要的一种氨基酸,是人体神经传递中的一种重要的前提,因此做好对于食品中所含有的酪氨酸含量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使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时能够对食品中所含有的酪氨酸的含量进行详细的测定,且测量过程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与重现行都较高,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因此使用荧光光度法对蔬菜水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E的含量进行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使用荧光光度法对蔬菜水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E的含量进行测定时,要避免普通荧光光谱法萃取石油醚时对检测的准确性所带来的影响。

2.3荧光光度法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测定

农作物与畜牧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不容易降解,长期食用含有大量农药残留的农作物与畜牧产品将会导致农药在人体中进行堆积,进而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要做好对于农作物与畜牧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的检测与测定,对于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要严格控制,避免其进入市场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使用荧光光度法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详细的检测测定,且检测过程操纵简便、灵敏度较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4做好对于食品中的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测定

在食品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查中可以使用普通紫外分光光度法来进行测定,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是203mm和208mm,两者对于吸收光谱之间有一定的重叠,从而都会对普通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带来较大影响,在使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所含有的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时,以干扰物亚硝酸盐的一阶导数值为0处的波长作为待测物硝酸盐的测定波长,进而实现对于食品中所含有的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测定。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对食品中所含有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时,其主要依靠的是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硝酸盐在208mm处的一阶导数值均为0这一特点,因此在对食品中所含有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时选用208mm作为硝酸盐的检测波长,用以避免亚硝酸盐对测量精度所带来的干扰,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测量的精度。

在紫外区进行食品某些指标的分光光度测定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因此在基层食品安全监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随着我国加大了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查与查处力度,普通紫外分光光度法将会发挥更大、更多的功用,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随着分析试剂的发展与应用将会使得可见光区的分光光度检测技术实现一个爆发式的发展,实现对于食品中所含物质的准确测定,切实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为更好的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需要加大对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投入,从而使得食品安全检测能够更为便捷、准确。

3结束语

[1]云振宇,刘文,张瑶.AOAC国际组织食品检测方法体系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24(4):382-386.

THE END
1.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而食品的制作和生产涉及的环节多、涉及面广,食品的种类又特别丰富,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有计划、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抽检固然重要,但食品的监督、监管需要的是常抓不懈。食品安全监管要不得“搞形式”“走过场”的工作方式,这会让食品经营商户养成“一抓就严,不抓就松”的坏毛病。http://wb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601329.html
2.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督管理规划“十三五”期间,石景山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战略,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标准,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良好,安全监管水平整体提升。2016年石景山区监督抽检食品样本2188个,合格率98.65%;药品抽验460件,合格率为99.65%。2017年我区监督抽检食品样本2086件,合格率98.94%...https://www.bjsjs.gov.cn/gongkai/zwgkpd/zdly_1960/ghjh_1962/202106/t20210625_40689_sjs.shtml
1.食安隐患国家标准背后的危机尽管法律条文日新月异,但其执行力度仍然存在不足。地方政府面临资金短缺和人手紧张的问题,因此难以实施有效监管。此外,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各种方式逃避监督,比如使用假冒伪劣成品或进行回收再加工等非法操作。 四、公众意识提升所需努力 除了完善监管体系,还需要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教育活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正确...https://www.6dukxby4q.cn/di-wen-shi-pin/824574.html
2.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解析,成因探究与治理措施要求全攻略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梳理及其成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1、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食品质量和安全。 http://csdn.emotion123456.com/E545171c25D7.html
3.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实际困难及对策分析(2)食品安全公共管理的缺陷。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公共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缺陷,人情社会法律约束的弱化,职能部门协调监管的不力,食品科学研发与应用的不衔接,经营者与消费者道德自律意识培养的缺位,食品市场的安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使食品安全问题在现有体制下难以有效遏制。与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食品安全公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jabr3g1.html
4.读报小组丨主题教育「调研」系列④当前我国体育事业仍然是政府包办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体育非政府组织力量薄弱,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有限,体育事业市场化程度较弱。而政府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服务对象有限和体育公共服务覆盖面较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较低。 三、对策和建议 1、坚持主导性,拓宽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保障渠道。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投入、监管和...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2432577_1082432577.html
5.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6篇(全文)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 第2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n8zjgev.html
6.外流涉毒犯罪现状的调研报告(通用12篇)主要集中在盗窃烟、玩具、食品、化妆品、摩托车等侵财类案件和殴打他人为主的伤害类案件上。侵财类案件中青少年的犯罪动机主要表现为“贪利型”,大多以侵占他人钱财为目的,得逞后伙同他人共同挥霍、享乐。伤害类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动机主要表现为“报复型”,大多因日常琐事产生不和,出于报复,殴打他人。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911852.html
7.食品调查报告15篇把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作为学校食堂日常监管重点,要求学校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管理重要内容,学校要与从业人员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凡是对外承包食堂的学校,必须把保证食堂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严格要求承包方把好食品安全准入关,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承包人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https://www.ruiwen.com/baogao/5457633.html
8.食品管理制度(合集)一、我国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出的挑战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一般是指特定国家监管部门对相关农村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 (一)我国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我国当前的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农村食品生产环节来看,大量从事农村食品生产的企业卫生条件不合...https://www.jy135.com/guanli/2355388.html
9.当代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仍存在许多挑战.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疾病负担依旧严峻; 精神心理健康,伤害防护是重大健康问题,但缺乏足够的重视;环境健康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疾 病负担的重要来源,亟需进一步管理和干预;以上健康问题对不同生命阶段人群的影响不同,构成了 生命全过程人口健康问题.当前现状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或我国"健康中国...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240101&year_id=2024&quarter_id=1
10.县粮食安全调研报告范文(通用6篇)xx县属亚热带,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发展种植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橡胶.粮食.甘蔗.茶叶是xx县四大传统产业。但是,近年来,农村转变了经营土地方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种粮面积减少,出租.转让土地较为普遍,开发种植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面积在扩大,粮食安全面临严俊临挑战。 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324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