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执法部门开展文明养犬宣传进社区
二是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规范执法。借助“大综合一体化”指挥中心分派任务,明确属地镇街每月案件办理指标,做到责任可究、绩效可考。通过增配第三方捕捉力量、每周集中整治、会同公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等方式,强化协查协办,讲究实战实效。持续开展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县江两岸、小区周边、公园广场等遛犬高频场所的无主犬只和不文明养犬行为。目前累计查处涉犬案件455起,罚款16030元。
三是完善捕捉机制,规范收容留检。为改善收容留检环境,便于犬只管理,今年年初区收容中心搬迁至交通便利处(锦奉大道旁)。收容中心内根据犬只性别、大小细化功能用房,配备专业管理饲养人员和兼职兽医,做好收容留检、领回领养、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台账记录等工作。2023年共收容犬只1046只,领回367只,领养44只,因病等死亡584只,均已移交农业农村局作无害化处理,现收容中心存量51只。(信息员庞媛媛一审鲁晓燕二审竺金方终审霍卫国)
江北区推进养犬管理执法监管“一件事”进社入户
为进一步优化辖区内犬只管理,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营造文明养犬新风尚,慈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三举措”打造人犬和谐共处的新环境。
一是集中整治,巩固文明养犬成果。一方面组织开展犬只大排查,准确掌握区域内犬只饲养、登记底数,摸清辖区内流浪犬只分布状况。根据排查情况,科学制定流浪犬捕捉工作方案,组织力量有计划开展捕捉工作。另一方面多次组织开展犬类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各属地中队依托镇级综合执法平台和“城警联勤”镇级指挥平台,开展联合执法等工作,加大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执法力度。以规范养犬人养犬、携犬只出户行为为重点,以早、晚时段为主,加强对公园绿地、广场商圈、菜场周边和住宅小区等重点公共区域的巡查频次,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截至目前,共出动巡查1900人次,教育整改不文明养犬行为153起,办理未系犬链行政处罚573起,办理未戴犬牌行政处罚144起,捕捉流浪犬3380只。
二是宣传引导,提高文明养犬意识。通过发放文明养犬宣传手册、耐心讲解《宁波市养犬管理条例》要点等形式,在公园绿地、广场商圈、菜场周边和住宅小区等公共区域积极宣传文明养犬常识,教育引导市民群众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实现宣传进小区、进楼道全覆盖。同时,积极发动志愿者加入劝导服务行列,建立文明养犬长效管理机制,发布《文明养犬倡议书》,通过多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文明养犬,增强居民依法养犬、卫生养犬、规范养犬、健康养犬的意识,让文明养犬蔚然成风。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资料606份,宣传教育568次。
三是提升服务,常态文明养犬管理。联合社区、动物诊疗机构等部门优化居民养犬办理流程,大力推动“犬只免疫+犬证办理”一站式服务。引入电子犬证新形式,把握信息源头,实现科学管理。同时,强化矛盾化解机制,依托社区多元化调解机制,就地解决养犬引起的矛盾纠纷,有效处理遛狗不牵绳、噪音扰民、犬只随地便溺等信访案件。针对不文明养犬现象,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设置投诉举报专线,鼓励市民群众及时反映身边不规范养犬线索。(信息员许藏之一审黄逸二审陈瑾终审霍卫国)
镇海区在吾悦广场开展文明养犬宣传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养犬秩序,创建文明养犬环境,镇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协同公安部门、各镇、街道等单位多维度改革犬类管理措施,积极打造犬类执法镇海“模板”。
二是硬核手段治违。依托大综合一体化优势,多部门联合开展不文明养犬整治执法行动。发现犬类违法事件类型后分工、分类处置。犬只扰民、伤人等事件由公安部门出警受理,查找犬主协商赔偿或扑杀肇事流浪犬只;不文明养犬事件则根据区域划分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或各镇街人员现场处罚或暂扣犬只,进一步打造“文明养犬一件事”监管场景。今年以来,各镇街执法队教育整改不文明养犬行为600余起,行政处罚220余起,捕捉流浪犬近700只。
三是提供公益救助。对于经执法人员捕捉、收容收治的流浪犬只,会统一由专人移送至镇海区犬类留检救助所,犬只经过检疫分类、体检、消毒、治疗、防疫等环节确认健康后将被收容至犬舍。执法人员定期前往救助所巡访检查,并对收容场所犬类饲养管理规范运行情况进行现场督导,确保事后妥善安置、闭环处理已发现的犬类问题,据统计镇海区平均每月被收容收治的流浪犬数量达100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