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遛狗不捡屎,等于狗遛狗”倒逼“文明”回归?

近日,在南宁市汇东郦城小区出现数条上书为“遛狗不捡屎等于狗遛狗”的条幅,居民对此意见不一。4月6日,小区物管人员表示,条幅并非物管悬挂,会尽快撤下小区内的不文明标语条幅,换上新的。“一期那边也有一条。”一位居民说,不知道这样的条幅是谁挂的。虽然用语比较刺眼,但条幅挂出来后有些效果,只有个别遛狗的人视而不见。(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4月7日)

这样的条幅标语确实很“刺眼”。有人认为,悬挂这种标语相当于公开骂人,用语欠妥当,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有人则认为,遛狗不捡狗屎者屡教不改,用这种方式刺激一下没什么不妥,并希望该标语一直挂在那里,给遛狗的人提个醒。

明白人一看便知,此类“刺眼”标语,“怒怼”的是不文明养狗行为,反映的是时下屡禁不止的养狗乱象,揭示的是时下养狗人士与不养狗市民之间的激烈矛盾,倒逼文明养狗、文明监管。而这些,恰恰是现实中所严重缺失的。有关方面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置之不理。

在接受坊间媒体采访时,汇东郦城小区的物管表达了无奈之情。小区多次呼吁业主文明养狗,但是收效甚微。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的行为,让那些不养狗的人很生气,也让物管感到为难。或许,这便是悬挂“遛狗不捡屎,等于狗遛狗”标语的原因所在,似乎是“无奈”之举,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却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诉求”。

养狗是各人的爱好和权利,挨不上别人什么事。但是,当养狗人不讲文明、任性遛狗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与不养狗的人和小区物管的矛盾就出现了,甚至不可避免地就“怼”上了。而且,现实生活当中,确有一些养狗人士顾不上他人的感受,听不进物管的意见,我行我素,任性遛狗,不仅污染环境,有的还影响他人,严重的甚至危及他人人身安全。使得小区内养狗与不养狗人士之间的矛盾、养狗业主与物管的矛盾不断升级。

据小区物管服务中心值班人员李先生介绍,“遛狗不捡屎,等于狗遛狗”条幅并不是物管悬挂的,而是小区居民自行挂上去的。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更值得深刻深思。

据了解,该小区内养狗的住户的确很多,居民也反映过宠物随地大小便的问题。在接到居民投诉后,物管工作人员不仅增加了提示牌和文明公约,还在小区内设置了多处宠物便纸箱。巡逻人员也及时向箱内添加便纸,方便遛狗居民随时取用。“可能有些居民,实在看不惯个别遛狗者我行我素的行为,就制作悬挂了这些条幅。屡禁不止的不文明养狗现象,尽管是少数人所为,却让很多人感到“头疼”。

“遛狗不捡屎等于狗遛狗”,“居民对此意见不一”并不意外,但讲文明不能“意见不一”;试图靠不文明标语,根治不文明养狗行为,显然是“不靠谱”的。文明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守规矩,讲文明,互“怼”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不文明标语可以替换,也必须替换;但讲文明不该有“不同的声音”。从某个角度说,这种“用语不文明”的标语,是在倒逼“文明”的回归。

文明养狗,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素质;文明养狗,首先要靠养狗人的自觉,养狗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心中有戒,要守规矩,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任性,不能做损害环境、影响甚至伤及他人的事情。

文明养狗,靠养狗人的自觉,更要有严格监督和文明执法。倡导文明养狗,有关职能部门首先要从养狗人入手。把规范养狗的规矩立在前面,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严惩不文明养狗行为,要尽可能地发挥社会群众的共同监督作用,倡导更多市民加入文明养犬的宣传教育和监督队伍中来,推动文明养犬进程。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

THE END
1.关于反映不文明养狗的问题关于反映不文明养狗的问题 金安区徽盐·湖畔明珠小区业主来电反映:小区内有许多居民不牵绳遛狗,让狗随意大小便;3号楼楼下地下车库还有居民搭狗蓬,车库内也到处都是犬粪,要求相关部门予以管理,请处理。 回复https://www.luan.gov.cn/site/tpl/2501?id=68987
2.遇到不文明养犬行为该怎么办?“小区里有人在家里养狗,半夜汪汪叫,让人没法睡。”“有些人遛狗不牵绳,不收拾犬便,有失文明。”连日来,不少读者向赣南日报民生热线8333666和问政赣州平台反映,部分市民的不文明养犬行为给他们带来了困扰。 市民 不文明养犬行为让人闹心 “我比较怕狗,每次在路上看见狗都躲着走。现在好多人遛狗连绳子都不...https://szb.gnrbs.cn/h5/html5/2023-06/02/content_95764_16171743.htm
3.城市养狗:到底归谁管?他说,公安部门经常接到群众反映不文明养狗行为,处理狗扰民伤人的案件也不少。关于城市养狗,目前吉林省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正式文件,处理类似案件公安机关只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按第四十三条进行处理,处二百元...http://www.yanjinews.com/html/news/chinanews/2013/0709/28613.html
4.深度调查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流浪狗该如何管理雨花区三江花中城小区多名居民反映小区内流浪狗的问题:自去年开始,两只流浪狗经常在小区内游荡。“那两只狗经常对小孩狂叫,追赶小孩。我们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这个问题,但没什么效果。”居民谭女士说,这两只狗还跟一些业主养的家狗混在一起,说不定会把病菌传给家狗,再传给小区的人。居民周先生说,不久前,他看到...https://www.icswb.com/h/152/20180528/540786_m.html
1.“家有萌宠”系列报道之二:向不文明养犬行为说不墟沟街道西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部分居民不文明养狗行为让大家很反感,但是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只能以劝说为主,实际问题很难解决。 记者在市区走访发现,市民广场、苍梧绿园等路段的人行道上,经常可以看到狗的粪便。魏居秀是苍梧路上的一名环卫工,她说:“附近遛狗的居民比较多,我们每天除了清扫道路上的垃圾,还要花大量时...http://www.lyg01.net/news/lygxw/2024/1009/355060.shtml
2.人民网:不文明养犬“顽疾”扰民又闹心浙江出台多举措解...执法部门已于近期针对遛犬不牵绳等一系列不文明安全行为及流浪狗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宣传养犬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村民养犬行为,让广大犬主牵好“文明绳”,同时积极开展劝导工作,重点查处屡教不改者。 科学控制犬只吠叫 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了居民区宠物店饲养的宠物犬日夜不间断...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1/12/21/105427014.shtml
3.不文明养狗倡议书(精选16篇)不文明养狗倡议书 篇5 翠海明苑社区居民: 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日渐提高,小区养犬的人越来越多,但少数人对宠物犬缺乏管理,从而影响了周围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也给环境卫生清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引导社区居民文明饲养宠物犬,爱护环境卫生,营造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翠海明苑社区向广大居民朋友发出以下倡议: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changyishu/1079889.html
4.邻居不文明养狗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网络问政收到网友反映的情况后,我局派出所工作人员立即联系解放东路社区一起到现场对情况进行了解,了解情况后对养狗人员进行教育,养狗人员表示以后会注意栓绳及卫生情况,尽量不给解放邻居带来困扰。 信丰县公安局 2024年4月16日 回复时间2024-04-16 17:31:48 http://wz.newskj.com/system/2024/04/17/030672586.shtml
5.居民区养狗怎么举报律师解析: 1、所在小区的街道办事处举报投诉。2、所在小区辖区派出所举报投诉或拨打110报警。3、可以找小区居委会或物业反映情让其出面与楼上住户沟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https://www.64365.com/tuwen/jmiwg/
6.居委会述职报告(整理17篇)上半年,我们接待、走访居民百多人次;进行家庭上门访问100余家;排解邻里纠纷二十多次;向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反映问题十多次,对居民不文明、不和谐的行为举止,随时进行劝导、教育。 我们还结合创建工作,对居民养狗扰民、车辆乱停放等老大难问题坚持不懈地进行工作。特别是对大排档夜间扰民,居民反映强烈问题,居委会对大...https://www.hrrsj.com/wendang/shuzhibaogao/794645.html
7.给小区居民的建议书(通用13篇)还有一点不能不说,现在我们小区养宠物的住户太多了,其实,养宠物不要紧,关键是不能让狗在大街上随地大小便,养狗的主人怎么就不能自觉呢?现在,我们大连在创建文明城市,那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市民文明行为“十个不”我们小学生都知道,而你们大人更要做出好榜样啊! https://www.wenshubang.com/jianyishu/2478957.html
8.不文明养犬扰民社区物业出面协调倡导文明养犬——眉山网针对居民反映的不文明养宠现象,社区都及时进行了解,劝导养狗的居民能自我约束,比如出门给狗拴上狗绳,公共区域产生的狗粪便及时自行清理,尽量不要给其他居民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此外,社区还在小区里张贴了文明养犬倡议书、设置文明养犬宣传牌等,引导居民文明养犬,共同营造和谐社区养犬环境。https://www.mshw.net/xwzx/ztbd/wmcs/202006/t20200622_499812_deta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