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9bb8dd70cd4488ab83e1dde13bf61f281997822020-12-1016:38:00/a/20201210/df9bb8dd70cd4488ab83e1dde13bf61f.shtml
整治以来,常州全市接报各类涉犬警情2495起,同比下降13.4%,新办理犬证犬牌5000余套,公共场所遛犬牵绳比例提高35%。依法查处携犬出户不使用牵引带等违法违规案件1590起,收容救助流浪犬1537只。
常州市公安局依据《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下发《关于规范查处违规养犬行为的执法提示》,对遛狗不牵绳、犬只随地大小便、放任犬只恐吓他人等常见违法行为明确法律依据及处罚程序,分层分批组织涉犬类警情处置培训20余场,切实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技能水平。
发动群众力量。专门制作3.5万只“文明养犬劝导员”袖标,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深入社区开展文明养犬宣传。主动对接住建部门,发动广大物业保安参与文明养犬宣传及违规行为劝阻。各地组建由公安、城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常态巡查整治违规养犬行为。其中,高新区公安分局三井派出所在重点社区建立犬只综合治理志愿者服务站,全方位开展文明养犬宣传、巡查、劝导。
各地公安机关开展每日警情研判,结合重点时段,动态巡逻涉犬警情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部位,依法查处携犬出户不使用牵引带等违法违规案件1590起,其中罚款577人、警告562人。9月11日,市民吴女士和母亲在钟楼某小区里散步,其母亲被突然冲出的一只未拴绳犬只扑倒并咬伤小腿。经调查了解,系王某遛犬时未使用牵引带,导致犬只乱窜咬伤人。民警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根据《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对其予以行政处罚。
根据常州市政府2020年立法计划,常州市公安局积极开展《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调研,举办专题座谈会5场,组织网上立法问卷调查,到苏州等先行地区考察学习成熟经验,向市人大、市政府报送立法调研报告,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正式地方立法项目。举行立法听证会,充分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对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
同时,充分发挥市犬只管理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公安、文明办、农业农村、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情况通报、定期会商、数据共享、联合执法联动机制,整合政府执法资源,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综合推进犬只底数排摸、免疫登记、违法行为查处等工作,开展联合执法10余次,整治西新桥二村、红梅新村等重点小区15个,现场查处违规养犬行为20起,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下一步,常州市公安局将按照法定程序推进《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使养犬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持续加大文明养犬宣传力度,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动联治工作机制,劝导、制止、处罚不文明养犬行为,使市民在城市人文环境和社会文明程度上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