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究竟有没有含工业明胶?这东西还能吃吗?”“谁知道是真是假,还是先不吃了”。“工业明胶”“食用明胶”一度成为百度等搜索引擎热词,一些网友们果冻产品心生质疑,议论纷纷,但另外一些网友认为果冻不可能使用明胶。
【解说】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副总经理辛亚东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说,所谓果冻添加工业明胶的说法毫无根据。
【同期声】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副总经理辛亚东
果冻是高酸性产品,它的PH值在3.6-4.0,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果冻的保质期是12个月。用明胶做的产品在12个月的条件下是没有办法存放的。也就是说明胶的酸稳定性是不够的。第二个弱点是热稳定性。果冻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巴氏杀菌的工艺来确保这个产品卫生是安全的。储存条件是常温储存,正常室温可存放。明胶是冷炼储存的,不适合果冻产品。
【解说】企业方强调,从果冻产品的口感、透明度方面考虑,使用明胶不合算。
不管是工业明胶还是食用明胶,所有的明胶,都是动物胶体。就是用动物的骨骼或皮提炼的,它是一种动物的胶原蛋白,不适合果冻的口感、滑爽、Q度、包括它的脆性,包括它的结构。动物明胶是没办法提供这样一个好的口感的。第二是透明度,果冻有比较高的透明度。明胶做的产品是比较浑浊的。
【解说】再者,从成本方面考虑,使用明胶生产果冻成本更高。
另外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果冻的增稠剂,也就是我们说的亲水性胶体,在果冻的整个成本(比例)非常小。果冻整个胶体的添加量,一般在百分之零点几,不到百分之一。它(添加胶体)成本不超过整个果冻产成品5%的比例。从成本从技术上选择,企业就没有必要选择这样一种物质来做果冻。
【解说】据了解,目前果冻企业绝大部分都使用卡拉胶或者魔芋胶作为增稠剂。企业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市场上的一公斤明胶大概40元,而一公斤卡拉胶80-90元,要达到同样的粘稠度,明胶使用量差不多是卡拉胶的两倍半,不划算。
【同期声】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品管部周胜兴
近十多年以来,企业基本不用明胶做果冻,我们一般用卡拉胶或者魔芋胶,魔芋胶就是磨成的魔芋粉,它本来就是草本植物,它给人提供膳食纤维,增加肠胃运转,所以是一种健康食品。
【同期声】晋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管股股长颜金杯
我觉得这次事件会对(果冻市场)有一定的冲击,一些消费者不清楚来龙去脉,以及果冻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以为果冻产品都有使用或者涉嫌使用这种问题原料。如果你对这种果冻产品真正理解,其实使用工业明胶来生产果冻的现象已经是非常少了,前几年也没有发现过我们晋江的企业或者小作坊因为使用工业明胶被取缔的。
【解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福建共有获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果冻生产企业51家。2010年以来,每年均组织对果冻产品实施省级监督抽查,对果冻产品的规格、铅、总砷、铜、菌落总数等项目进行检验。共监督抽查155批次,仅3批次不合格,2批次果冻产品实物质量指标(糖精钠、菌落总数、安赛蜜)不合格,1批次果冻产品警示语标注不合格,均和明胶没有关系。
【解说】有网友提出,如果哪个企业用了工业劣质明胶,权威部门应该毫不客气地公布,不要毁了其他诚实守法的经营者。亲亲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经理肖锦根向记者展示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的函件。函件显示已经有多家果冻企业陆续接到多个地方监管管理部门要求‘果冻产品全面下架待检查’的通知。
我们的客服专线都接收到了消费者对这个事情的(反馈),因为大家不清楚这样一个细节。只是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消费者心理是有这样一个恐慌的。在卖场的终端客户方面对这个要求更高了。我们企业也向经销商作出这样一个解释。作出安全的承诺。亲亲果冻里面都不加明胶的。亲亲果冻用的增稠剂是卡拉胶、黄原胶、魔芋胶,清水性胶体。
【同期声】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负责人王小喜
我有一点担心,消费者对果冻知识的不了解,可能会产生“大不了不吃”或者“少吃点”的想法,对于果冻行业未来的发展,影响会比较大的。
【解说】有网友认为:作为公众人物,赵普此番言论的确大为不妥。心情可以理解,后果很是严重。
公众人物对所发表内容的真实性应该尽到一个公民的责任。把事实讲清楚,还事实一个真相。告诉公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作为果冻企业的代表,通过产品,给消费者介绍,能够增加消费者在产品方面的知识。来提高消费者对事实真相的理解。包括网络啦,我们都会增加一个产品知识的介绍。给消费者在产品选择方面多一些知识。
【解说】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昌熙表示,网络的快速传播加上名人效应,非常可怕,无中生有却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他们将利用行业组织的力量及时回应。
【同期声】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昌熙
这种时候行业组织要站出来。地方性的行业组织力度是不够的。我们也可以邀请媒体朋友到我们的企业去看看,我们是怎么管理的,我们的品管控制,是怎么做的。相对来说,晋江的产品我们还是比较自信的,这几年的改革,包括设备的更新换代,品控制度,在国内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很自信。
【解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的函件表示,网民和博主应该加强自律,名人更应该自律。我会同样谴责一切不负责任的互联网行为。同时,不能排除未来代表行业对微博信息发布者进行起诉的可能。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支持。
据我所知,行业协会也有(起诉对方)这方面信息的搜集。我们会积极配合行业协会,来进一步的了解事件。对本行业产生的一个影响。收集必要的信息。综合之后,共同协商,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吧。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