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山寨”食品借搭售冒头科普中国

近期有读者来信反映:“远看是金典牛奶,近看却发现是全典牛奶”“包装很类似,也是橙汁,名字却叫橙果粒”……“山寨”食品是外观与正品类似,价格却便宜很多的产品,有的虽然是合规厂家生产,但有侵权嫌疑;有的没有生产资质,缺乏食品安全保障。

除农村地区外,网购、外卖等渠道也出现“山寨”食品

长期以来,“山寨”食品较多出现在农村市场。江西鄱阳县读者余女士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时就发现,年夜饭上的椰汁味道“不太对劲,香精味很重”,细看才发现是一款外观与某椰汁品牌高度相似、质量却大打折扣的椰汁。

“家里的老人眼神不是很好,很难及时辨认出是不是‘山寨’食品。加上这些杂牌饮料比一般产品便宜不少,老人图便宜就买了。”余女士说。

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地域广、居住分散,监管难度较大。许多小商贩利用农村地区监管人力相对不足的漏洞,售卖“山寨”食品。浙江宁波市读者郑建钢发现,农村“山寨”食品大多由附近的小商品店、集市或者批发市场售卖,产自小作坊,没有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正品售价高,购买量少,小商品店一般不进货。此外,农村消费者对不同商标的区别不敏感,买到‘山寨’货也缺乏投诉的意识。”

今年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消委会联合发布农村消费环境评议调查报告显示,农村消费者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习惯于节俭生活,同时相对缺乏科学消费理念和知识,容易上当受骗。一些农村地区市场监管力量不足,出现商品和售后服务质量问题,较难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影响了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山寨”食品蔓延至线上平台。不少商家将“山寨”饮料与餐食打包成套餐捆绑销售,部分商家还会使用“收藏店铺送饮料”或“低价加购饮料”等促销手段吸引顾客购买。导致“山寨”食品混入外卖平台、线上购物、直播间下单的赠品行列。

作为经常点外卖的上班族,吉林白山市读者刘女士反映:“几乎每次点外卖都会同时收到一盒没听过品牌的饮料,从线上看宣传照,包装同一些知名品牌的饮料很相似,拿到才发现是个听都没听过的品牌。喝起来口味也不同,有一股劣质香精味道。”刘女士表示,套餐比单点优惠不少,她只好每次都备注“不要送饮料”,但有时还会收到。

也有读者表示,在线上购物时,消费者无法直接观察商品,容易被“山寨”食品所误导,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网上销售蓬勃发展,也对打击“山寨”食品提出了新挑战。

“山寨”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且消费者维权困难

事实上,“山寨”食品除了消费者所说的口感不佳之外,还隐藏着食品安全隐患。不少读者对“山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提出疑问,“有的配料表上出现白砂糖、水果浓缩汁,营养成分表中热量、碳水化合物等各项指标却为‘0’,还有的堪称是糖精、香精、色精勾兑出来的‘三精’水”。

此外,部分食品甚至“碰瓷”药品,进行售卖。例如“咪喹莫特”变“咪奎莫特”,“安宫牛磺丸”冒充“安宫牛黄丸”,“蜂产品制品”被包装成“救命药”……安徽合肥市读者吴玲表示,药品有通用名和商品名,被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药品通用名称,已经作为药品通用名称的,该名称不得作为药品商标使用。可是一些商家却钻空子打“擦边球”,甚至用普通的消字号产品“碰瓷”正规药品,误导消费者。

与此同时,购买“山寨”食品的消费者面临维权难题。一方面,商家打“擦边球”,用货不对板的盗版食品欺骗消费者;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远高于产品价格,使得绝大多数消费者为减少麻烦,宁愿自认倒霉,放弃维权。广西南宁市许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在下单时多花1元钱加购了一盒“冰红茶”饮料,到手后才发现是与某品牌冰红茶包装配色高度相似的某杂牌冰红茶。许女士找商家理论要求退款,却被商家以“商品标题为‘风味冰红茶’,并未承诺品牌”为由拒绝。“明知他们在狡辩,”许女士不满地说,“但这瓶饮料才1元钱,我实在不想为此再费力气。”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并非所有“傍名牌”的“山寨”食品都能被告上法庭。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诉讼事业部副部长李帆介绍,正规生产厂家往往有着规范、清晰、可追溯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而“山寨”食品在生产以及供销等环节往往比较隐蔽。“这种情况增加了打击侵权和违法行为时的取证和执法难度。无论是侵权认定、行政处罚还是打击违法,证据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打击‘山寨’食品就难在此处。”李帆说。

建议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健全追溯体系,全链条治理“山寨”食品

江西新余市读者廖海金是一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人员。他说,目前各地执法水平、认定标准不一。由于执法水平以及法律裁量标准不统一,对“山寨”食品是否构成侵权认定不一致。“对于此类案件,甚至出现了有的地区受理、有的地区不受理的情况,存在监管漏洞。还有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对食品造假行为的查处不够及时、不够彻底,导致一些造假者逍遥法外。”

目前,我国对食品造假者的惩罚力度虽然在不断加大,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法律规定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难以对造假者形成足够威慑力。一些造假者仅仅受到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较轻的处罚,相对于不法行为获取的高额利润,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他们在利益驱使下,很容易再次铤而走险。

“同时,电商平台应建立商品审核机制,对入驻商家进行资质审核和监控,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由于‘山寨’食品有别于其他侵权产品,建议电商平台可以针对‘山寨’食品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和投诉处理机制。”李帆说。

“还应该加强社会监督,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不正规的食品。”安徽庐江县读者汪代华建议,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属实的消费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消费者的监督积极性。

THE END
1.广西柳州公布第四批典型案例以案说法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场监管系统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桂在真打”行动,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查办了一批民生领域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查办的第四批典型案例。 柳州市腺元堂医疗器械经营部虚假宣传案。柳州市柳北区市场监管局根据...http://www.cqszzs.com/case-32/3787.html
2.红糖属于普通食品,商家卖的时候添加了例如暖宫调理例假这些,犯虚假宣传...如暖宫调理例假等,这属于误导消费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这种行为可能损害消费者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570959.html
3.不合格!千万别买!涉及淘宝抖音拼多多...霞浦新闻网(二)淘宝网好食期特惠食品(经营者为上海多维度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淘宝(手机App)销售的、标称安徽省合肥恋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合肥易尔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混合坚果(K款),其中霉菌数不符合相关产品执行标准要求。 (三)抖音松鼠哒哒零食旗舰店(经营者为河南卓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抖音(手机App)销售的、...http://m.xpxww.com/show/29566.html
4.关于标准GB131042014中的红糖食品行业监管食品...添加**,产品名称为**红糖。这样的产品名称,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解,使其误认为原料为红糖,这个问题如何...https://bbs.foodmate.net/thread-932529-1-1.html
5.食品类案件寿市监处罚〔2024〕142号政务公开“大颗粒赤砂糖、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12145072200568、原料:甘蔗、生产日期及批号:见封口处合格证 20240113-02、保质期:18个月”),由大袋装分装为小袋并标示为红糖进行销售,还有一款“茗顺”牌银耳(包装上标有“品名:银耳、配料:银耳、产地:福建省宁德市、执行标准:GB7096、食品生产许可证号:SC11735092200019、...https://www.shouxian.gov.cn/public/118322860/1260249392.html
6.喝了这么多年红糖水,竟然都是假冒的!真相在这里!由于红糖没有白糖的产量大,制作时成本高,所以许多商家会在红糖的制作上做文章,用赤砂糖代替红糖。而赤砂糖和红糖是不一样的,它属于白糖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也就是白糖经过提纯、分离和脱色之后剩下的糖渣制成的。 在我们的食糖国家标准中(GB13104-2014),“红糖”的定义是“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后...https://www.meipian.cn/exdk8p6
7.GB7718检测,认证,质检,报告,标准做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生部组织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充分考虑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04)实施情况,细化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http://www.tecert.com/news/html/?43664.html
8.糖检测GB13104蔗糖分测试食糖包括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红糖、冰糖、冰片糖、方糖、其他糖产品。 GB/T317白砂糖 GB/T1445绵白糖 QB/T2685冰片糖 QB/T4093液体糖 QB/T4562…https://m.sohu.com/a/589219161_120098888
9.红糖GB13104是纯红糖吗?标准解读GB...来自Algo姐红糖GB 13104是纯红糖吗?【标准解读】GB 1310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解读 【冰糖】介绍:用途(食用、药用),制作技术、加工方法、存储方法,食糖分类,相关菜肴。[咖啡] 冰糖(配料:蔗糖)http:...https://weibo.com/2635357170/N75GrnaFa
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13104—2014本标准与GB 13104—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感官要求; ———删除了微生物指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甘蔗、甜菜为原料生产的原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红糖、方糖和冰糖等。 https://www.foodtalks.cn/news/34337
1.天猫购桑叶茶不符安全标准经营者10倍赔偿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https://www.pkbzyrn4.cn/zi-xun/206837.html
2.84202411也有读者表示,在线上购物时,消费者无法直接观察商品,容易被“山寨”食品所误导,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网上销售蓬勃发展,也对打击“山寨”食品提出了新挑战。事实上,“山寨”食品除了消费者所说的口感不佳之外,还隐藏着食品安全隐患。不少读者对“山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提出疑问,“有的配料表上出现白砂糖、水果...http://www.cndawning.com/dodoc/09592.html
3.红糖检测GB3172006白砂糖GB131042005食糖卫生标准红糖检测 GB 317-2006白砂糖 GB 13104-2005食糖卫生标准 :检测报告、检测标准、检测项目、检测周期、价格。【壹测通—领先的互联网检测服务平台,一站式检测服务,足不出户网上完成检测,检测报告送到手。汇聚众多权威检测机构,企业客户,优质产品及消费公众的生态圈,在线检https://www.onepassok.com/item-1770915411001344.html
4.我买了两袋红糖,但是红糖上面的执行标准是GB13104这构成违法吗,因为...我买了两袋红糖,但是红糖上面的执行标准是GB13104这构成违法吗,因为GB/T 35885是红糖标准,而GB13104是国家食糖标准,但是食糖里面包含有赤砂糖,不知道是不是纯正红糖https://www.66law.cn/case/24618319.aspx
5.大枣红糖姜汁红糖比普通红糖贵很多专家:功能性红糖算固体饮料...对于一些商品上标注的“执行标准:GB13104”,业内人士表示,这并非指制作工艺标准的国标,而是卫生指标的标准,是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些功能性红糖,其标称的一些功能成分究竟含有多少,业内人士表示,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个谜,也是商家的牟利手段。比如大枣红糖,可能里面有少量的枣,但消费者感受到的“浓浓枣味”实际上是...https://finance.qianlong.com/2016/0330/4984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