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是反刍动物饲养系统中常见的粗饲料保存方法之一,其整个发酵过程都伴随着微生物活动。原料上的附生微生物群指导初始发酵并影响青贮饲料的发酵动态和模式,使饲料中的许多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当发酵不理想时,有害微生物会在青贮饲料中生长,其可能是致病性的或能产生有毒的代谢化合物进而对青贮饲料品质和有氧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揭示牧草附生微生物群落有助于全面了解牧草发酵动态,提高牧草发酵质量。本文就青贮饲料表面微生物组成、附着微生物种群地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作物表面附着微生物对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我国非常规蛋白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利用率极低,而发酵是提高其应用价值有效方法之一。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可将发酵与酶解有机结合,能有效降解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缓解常规蛋白原料匮乏现状。本文综述了饲料蛋白原料现状及非常规蛋白原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菌酶协同发酵的作用、发酵工艺的差异,总结了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菌酶协同发酵非常规蛋白原料提供参考及理论支持。
酵母培养物(YC)主要由酵母内容物、酵母细胞壁、酵母细胞外代谢产物、变异培养基和少量无活性酵母细胞所构成,富含蛋白质、肽类、有机酸、寡糖和多种因子,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增强免疫能力和促进肠道发育等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水产养殖、家禽、生猪等养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酵母培养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植物多酚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植物多酚对反刍家畜生产性能、消化代谢与生化过程、瘤胃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植物多酚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为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ME)和蛋氨酸(Met)水平对蛋鸡产蛋中后期羽毛覆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39周龄京红1号商品蛋鸡432只,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I组ME11.42MJ/kg、Met0.42%;试验II组ME11.07MJ/kg、Met0.42%;试验III组ME11.07MJ/kg、Met0.38%。预饲期4W,试验期20W。试验期测定产蛋率、蛋重、日耗料及料蛋比等生产性能指标;对预饲期39周龄、试验中期55周龄和试验结束62周龄进行羽毛覆盖率评分测定。结果表明:Met水平相同时,高ME(11.42MJ/kg)显著提高了京红1号产蛋中后期的产蛋率、平均蛋重,降低了破蛋率及料蛋比(P<0.05),ME水平未对羽毛覆盖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ME水平相同时,Met水平对产蛋率、日耗料、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高Met(0.42%)显著提高了平均蛋重,显著降低了羽毛覆盖率(P<0.05)。综上,ME11.42MJ/kg、Met0.42%可获得最优的生产性能,ME11.07MJ/kg、Met0.38%可获得最佳的羽毛覆盖率。
本试验通过筛选瘤胃环境中具产酶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为开发功能型饲用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采用可培养的方法从健康高产奶牛瘤胃液中分离芽孢杆菌,并测定其产酶能力及抑菌活性,同时对筛选到的功能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从健康高产奶牛瘤胃液中筛选出一株芽孢杆菌BX1-12,其产纤维素酶、蛋白酶及α-淀粉酶活力分别为27.33、137.54U/mL和1450.53U/100mL,同时该菌具广谱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62、23.21mm和25.97mm。结合Biolog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综上,从健康高产奶牛瘤胃液中分离得到的这株枯草芽孢杆菌BX1-12,具有产多种酶活及广谱抑菌的能力,是一株良好的用于奶牛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生产领域中,其优势在于功能多样、无污染、无残留等。研究发现,其能促进仔猪发育水平,减少腹泻等病症的发生。本文对中草药添加剂在仔猪生长发育、抗氧化、改善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中草药添加剂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指导。
在我国限锌大背景下,寻找一种高效能、低污染的氧化锌替代品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包被氧化锌可利用包被技术避免氧化锌和胃酸反应,保证氧化锌在肠道中定点释放,有效减少氧化锌损失,提高氧化锌在肠道内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降低环境重金属污染。本文对包被氧化锌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包被氧化锌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抗菌肽以优良的抗菌活性、特殊的抗菌机制、耐药性极低等优点被誉为最优质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从抗菌肽的概念和类别及应用出发,介绍了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指出了抗菌肽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抗菌肽成为替抗产品在断奶仔猪生产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水平泡菜源环二肽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肉鸡健康养殖保健减抗产品的筛选及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选用360只0日龄罗斯308肉鸡,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分别利用饮水方式添加环二肽,处理Ⅰ0~7d添加量为2L/t,8~14d添加量为1L/t;处理Ⅱ0~14d添加量为2L/t;对照组全程不添加。饲养试验42d。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环二肽对体重、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处理组环二肽均能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除处理Ⅱ能显著降低腹脂率外(P<0.05),对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处理能显著提高健康鸡群欧洲效益指数(P<0.05),在鸡群发生支气管堵塞疾病情况下,能显著提高成活率及欧洲效益指数(P<0.05),降低经济效益损失。结果提示,环二肽能有效提高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具有提高生长性能的潜质;能够明显提高肉鸡抵御疾病的能力,可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替代部分抗生素。
饲料工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含水量是饲料的关键指标之一,建立一套准确、快捷的饲料含水量检测方法对饲料加工与品质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分子在太赫兹波段具有较强的介电弛豫与共振吸收的现象,并且太赫兹波在介质中还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这使得太赫兹光谱成为一种非常有效而灵敏地探测介质内水分子的技术手段。本实验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测定了某一饲料样品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太赫兹时域信号,通过数据处理获得了样品在太赫兹波段内的吸光系数和折射率数值。结果显示,饲料样品的吸光系数和折射率二者均与其含水量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太赫兹光谱技术在饲料加工与品质监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是饲料总量供应不足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大量依靠饲料进口可能会加剧畜牧业生产的困境,着力开发我国的抗逆饲用植物资源和边际土地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拥有丰富的盐生植物资源,特别是盐生乔灌木和半灌木资源丰富,是发展盐生饲料的宝贵资源库。盐生饲用植物具有抗逆性强、生物量大、营养丰富等多种优点,充分挖掘饲用盐生植物潜力,不但能够补充饲料缺口,不与农争地,还能起到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修复退化生态等多种功能,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我国盐生饲用植物资源、盐生植物的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盐胁迫对盐生饲用植物品质的影响、盐生饲用植物的养分调节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发展盐生植物饲料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盐生植物的饲用潜力挖掘与应用提供支持。
利用体外产气法探究苜蓿与燕麦草、全贮玉米、全贮藜麦间的组合效应(AE)。在以苜蓿与燕麦草为最优组合的基础上,再将其分别与全贮玉米、全贮藜麦进行组合试验,测定不同粗饲料组合物的体外产气量(GP)、干物质消失率(DMD)、pH、氨态氮浓度(NH_3-N)、挥发性脂肪酸(VFA),分析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MFAEI)。研究结果表明:(1)苜蓿∶燕麦草为80∶20时,GP_(24h)(34.84%)、DMD(24.44%)、TVFA(25.43%)的SFAEI最高,均极显著高于(P<0.01)其他各比例组,MFAEI(92.08%)最大,为最优组合。按照此比例进一步与全贮玉米、全贮藜麦进行组合效益评价。(2)(苜蓿-燕麦草):全贮玉米为50∶50时,GP_(24h)(37.81%)的SFAEI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比例组(P<0.05),MFAEI(75.55%)最大,为最优组合。(苜蓿-燕麦草)∶全贮藜麦20∶80时。TVFA(8.63%)的SFAEI显著高于其他各比例组(P<0.01),MFAEI(69.27%)最大,为最优组合。由此得出,苜蓿∶燕麦草为80∶20的基础上,(苜蓿-燕麦草):全贮玉米50∶50时、(苜蓿-燕麦草)∶全贮藜麦20∶80时饲粮具有较优的组合效应。
本研究在重庆地区对10个饲料桑品种的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旨在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为“桂桑优62”,达20t/hm2;主枝条长“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表现最好;主枝茎粗“坎洼”显著低于其余9个品种;分枝数“坎洼”表现最佳,显著高于其余9个品种;叶长和叶宽表现较好的为“胜利大叶”和“桂桑优62”;干鲜比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枝叶比大中华比值最低为0.31;粗蛋白质含量为14.18%~20.32%,含量最高的为“丰驰”;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最高的为“丰驰”,均值分别为8.07%、4.19%;粗纤维、中/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含量最低的均为“胜利大叶”,含量分别为13.87%、35.3%、26.27%、4.98%。总体而言,“胜利大叶”、“桂桑优62”以及“丰驰”3个饲料桑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在重庆地区推广种植。
本试验采用挤压膨化技术,以膨化度、密度、稳定性和糊化度为主要指标,研究小龙虾饲料挤压膨化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小龙虾饲料挤压膨化工艺的主要因素是挤压膨化温度,其次是螺杆转速,物料含水量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含水量26%、螺杆转速200r/min、挤压膨化温度105℃,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结构光滑质密,膨化度为1.42、密度为1.18g/cm3、稳定性为88.7%、糊化度为92.5%。
<正>市场上对饲料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这就给饲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饲料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突显自身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饲料产品同质化背景下,饲料企业除了要加强生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外,还需要研究如何拓宽饲料产品的销售渠道,这就涉及饲料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及管理问题。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因此提高了对畜产品的需求。畜牧产业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得不朝着科学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饲料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饲料产业是畜牧产业链的上游,生产加工的饲料产品必须满足动物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起到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免疫力和养殖效益等方面的作用。经过多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