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杯状病毒(FelineCalicivirus,FCV)感染是猫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双相发热,浆液性和粘液性鼻漏,结膜炎,极度沉郁,有的病猫可听诊到呼吸啰音。猫FCV感染是猫的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
[病原]FVC在分类上属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属。核酸型为单股RNA。FCV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脱氧胆酸盐)具有抵抗力:对pH的敏感性介于肠道病毒和鼻病毒之间,pH3时失去活力,pH4~5时稳定:50℃30分钟灭活,MgSO4和MgCl2不能增强病毒对热的抵抗力。FCV无血凝性。只有1个血清型。
[临床症状]FCV感染的潜伏期约2~3天,而后发热39.5~40.5℃。症状的严重程度依感染病毒毒力的强弱而不同。口腔溃疡是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常见于舌和硬腭,尤其是腭中裂周围。舌部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有时,鼻粘膜也可出现类似病变。
病猫精神欠佳,打喷嚏、口腔和鼻眼分泌物增多,有时出现流涎和角膜炎。鼻眼分泌物初呈浆液性、灰色,后呈粘液性,4~5天后则可呈粘液脓性。有时可见痢疾和温和性白细胞减少的症状。病毒毒力较强时,可发生肺炎而表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小于84龄的猫常可因此致死。某些毒株仅能引起发热和肌肉疼痛而无呼吸道症状。
[病理变化]表现上呼吸道症状的猫,可见结膜炎、鼻炎、舌炎及气管炎。舌、腭部初为水泡,后期水泡破溃形成溃疡。溃疡的边缘及基底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肺部可见纤维素性肺炎(仅表现下呼吸道症状的病猫)及间质性肺炎,后者可见肺泡内蛋白性渗出物及肺泡巨噬细胞聚积,肺泡及其间隔可见单核细胞浸润。
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常有大量蛋白性渗出物、单核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若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可呈现典型的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的变化。表现全身症状的仔猫,其大脑和小脑的石蜡切片可见中等程度的局灶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及血管周围套出现。
[诊断]由于多种病原均可引起猫的呼吸道疾患,且症状非常相似,因此,确切诊断较为困难。本病急性期,可取眼结膜刮取物、鼻腔分泌物和咽部及溃疡部组织,用猫源细胞进行病原分离。病毒的鉴定可用补体结合试验、免疫扩散试验及免疫荧光试验进行。
[治疗]无特异性疗法。发生结膜炎的病猫,可用金霉素或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发生鼻炎的病猫,可用麻黄素、氢化可的松和庆大霉素滴鼻;口腔溃疡严重时,可涂擦碘甘油或结晶紫。急性期病例,可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预防]该病康复猫带毒可达35天之久,故对其应严格隔离,防止病毒扩散。目前国外已有FCV弱毒疫苗以及与FPV、FHV-1等组成的联苗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