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人民正在进行地震灾害后期各项工作的重建阶段,但我们不能放松“三农”工作和近期农业产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上涨等因素,在很大成度上影响着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因此,不得不引起我们各级各部门的重视。
一、当前我市饲料加工、购买利用及现状分析
当前,我市从2007年7月份以来,政府对养猪业的扶持政策更是刺激了养猪企业及农户的积极性,一度时期全市各县区的生猪存栏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08年3月份之后生猪价格开始缓慢回落,预示着生猪的存栏量已进入上升周期。据有关部门信息预测,今年前6个月,我市玉米、豆粕大部分从成都青农场和外地购买,每吨玉米由原来的19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2000元/吨,豆粕由原来的3900元/吨,上涨到现在的5000元/吨,价格同比增速为5.7%和32.1%,进口鱼粉一季度的价格同比下降14.2%,而育肥猪饲料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35.8%、26.2%。相比于07年,饲料企业高企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是饲料价格上涨,而小猪崽价格从1-5月份的每38.6元/公斤,下降到目前的21元/公斤,由于饲料行业的涨价,小猪崽价格的下降,我们从饲料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原料成本价格看出,如果,饲料价格不下降、小猪崽价格不回升,如果对养猪企业和养猪农户不采取措施,很可能面临着第二次宰杀母猪。
由于猪粮比持续处于高位,我市2007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为42.3%,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已成为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中间力量。2008年3月份规模养殖户生猪存栏同比增长6.25%,出栏增长5.46%。散户发展则相对稳定,存栏同比增长3%,出栏下降1.3%。规模饲养的增大能加大对工业饲料的需求,带动饲料工业化率的上升。
二、当前我市饲料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青饲料发展缓慢,对“种草”认识不足,“种草养畜”未成气候由于长期受“重农轻牧”、“重畜轻草”观念的影响,“种草养畜”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以粮养畜或仅靠野草、秸秆养畜的情况相当普遍。然而,草食性动物如果长期用粮食喂养,其大肠杆菌的数量比饲草喂养增加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入世后,国内外市场对绿色畜禽产品的要求高,而无污染的饲草是生产绿色畜禽产品的最佳饲料。我们发展饲草种植业能带来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等诸多良好效应。
2、各类饲料上涨的因素,加大养植成本,而且目前猪肉价格一级肉每公斤保持在12元左右,小猪崽价格目前每公斤21元,从小猪崽喂养上市,每头小猪按20公斤计算,单价每公斤21元每头小猪可收取现金420元,每头小猪喂玉米、豆粕粉可达到450元,其它青饲料不作计算,显然目前喂养母猪是亏损。
3、我市缺乏饲料加工企业,对所有的饲料全部从外地购买,增大了投资,增加了成本,加上青饲料短缺,严重影响了养猪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收入,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建议
2、政府对养猪企业和养猪大户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用鼓励手段和扶持政策来刺激养猪企业的积极性,度过第二次生猪存栏量和饲料、加工进入上升周期。使养猪企业亏损数目减少降低,同时,目前畜禽存栏量也步入回升阶段。因此,我认为饲料行业步入了景气上升周期,打造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成为饲料企业在行业整合中的重要作用,要建设饲料生产企业和养猪链条紧密结合是市场的坚挺走势。
3、加速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熟悉下游养殖业的需求,从而开发符合我市市场需求的饲料产品。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提高差异化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安全概念的肉类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可以创造较高的产业链价值,同时纵向一体化还可以降低中间成本,可以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企业防御产品单一化风险的能力。
4、建立规模化的饲草收购、加工基地,形成一个规范化的产业,建立规范化的收购、加工基地,逐步发展商品化饲草生产,提高农户种植饲草的积极性。草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和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实行区域优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5、加强技术推广,建立饲草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的技术及人才资源优势,加快饲草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饲草生产基地。扩张草业种植规模,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种植模式,一是引草入田,草粮轮作;二是立体种植,综合利用;三是退耕还草,培育墓地。
6、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稳定一支精悍的饲草科研队伍种,把草养畜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与研究解决,发挥雅安有专业性的草业科研机构,只有和川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农科牧业研究中心等紧密配合,搞好饲草品种选育和草业技术开发。因此,急需加强投入,尽快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研发体系,培养和稳定一支精悍的科研队伍,全面开展饲草品种选育、种子生产、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病虫防治等研究,为雅安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审签领导:郝治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