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硬度指标?

物硬度等级表一级(硬):杏仁、开心果、榛子、核桃、甘蔗、肉干、生胡萝卜二级(较硬):瓜子、生黄瓜、生芹菜、饼干、苹果、梨、板栗、排骨、玉米、烧饼三级(较软):米饭、窝头、面条、绿叶蔬菜、南瓜、冬瓜、红薯四级(软):香蕉、西瓜、木瓜、果泥、茄子、粥

1包括外观、气味、口感和味道等。2外观指的是食品的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和质地等。气味是指食品散发出的香味或异味。口感包括食品的咀嚼感、口腔感觉和食品的口感特点。味道是指食品的鲜美、咸淡、酸甜等感受。3这些感官指标对于动物源食品的品质评价非常重要。外观吸引人的食品更容易引起食欲,气味能够增加食品的诱惑力,口感和味道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口感体验和满足感。4因此,对于动物源食品来说,感官指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食品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应注重保持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和味道的优良特性,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一、水或冰的要求

二、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要求

三、交叉污染的防止

四、手清洁、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要求

五、防止外来污染物污染

六、有毒化合物的处理

七、雇员的健康状况

八、害虫的灭除

食品的指标说明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对添加的添加剂的种类、数量、范围等的限制或要求,

1、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

2、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

3、食用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诱惑红、苋菜红、亮蓝等;

4、二氧化硫: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

5、电导率:衡量水的纯度的指标;

6、挥发性盐基氮: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指示性指标;

7、酒精度:酒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

国家食品质量指标标准,一般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按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分为几十个专业,分别制定,以确保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并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1.感官指标:食品(包括原料和加工制品)都具有色、香、味、形、性状,食品性状不同,其品质也不同,可以通过感官进行鉴别。一般食品的性状多是用文字作定性的描述,进行鉴别时,也多是凭经验来评定。但是人的感觉器官由于受到生理、经验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认识和判别能力均可能出现差异,因而必须对某些食品的感官性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果蔬类,如西红柿)的成熟度,以色度作比较;淀粉的白度,以光的反射率来检查;酒的香气,以确定出的成分来鉴别等等。对食品的感官检验,包括检查食品的颜色、气味和组织形态三个方面。

看食品的颜色:食品都具有特定的色泽,如食品颜色异常,非常鲜艳,可能加入了非食用色素或加入了过量的食用色素所致;如食品颜色较正常颜色变淡,可能是掺入了其他物质或者食品本身或原料变质发霉。闻尝食品的气味或口味:食品都具有各自的气味和口味,如山楂很酸,啤酒辛涩。闻尝食品有无异常气味和口味,可以为食品是否纯正提供依据,如品尝到味精有咸味,可以判定在味精中掺入了食盐。观察食品的组织状态:食品均有本身的组织形态,有的呈固体、液体或粉末状;有的圆,有的扁,有的有棱有角;有的软,有的硬。如正常的木耳为革质,脆而弹性差,手感不硬,而掺了糖或掺了碱的木耳,手摸发软而不脆。

2.理化指标:食品是否符合食用要求,往往要通过理化分析,才能确认。食品的内在质量,包括物理性状、有效成分和杂质等。理想的食品应当是无毒、无害而有营养的物品。要避免或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物质,一般食品都根据不同的食用要求定出理化指标,根据不同的品类,订出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确认食品内在质量的理化分析方法,因采用的手段和人员素质的差别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为了避免争议,对有关的分析方法,使用的仪器、试剂、操作步骤等,均要作出统一规定。我国食品专业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都是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执行。3..微生物指标:微生物种类很多,对人有利的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对人有毒有害的有结核菌、葡萄球菌等。所有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水、空气、温度和养分,而凡是食品都具备这些条件,因此食品很容易寄生和繁殖各种微生物。

食品卫生标准中所规定的微生物指标,一般是指应加以控制或限制的含菌种类和数量,如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判别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通过仪器分析检测,我国食品通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统一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执行。食品质量标准适用供再加工或烹调后食用和可直接食用的加工食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是用以确保食品质量的规范化。有的规定了食品中应含的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如小包装生肉类食品、干海参(刺参)、干贝等海产品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的最高限量。

虾肉紧实,颜色红润,口感鲜甜。

不同食品种类检验指标不同,主要的有标签、感官、净含量、脂肪、蛋白、砷、铅、铜、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或商业无菌,霉菌、酵母等,其他根据产品的种类,还有食品添加剂、色素等。

牛是我国养殖业中的常见品类,它也是人们喜欢的肉制品之一,在养殖时,营养全面与否,直接影响到它的生长发育,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养牛的饲料配方。

养牛饲料的配方为:60%玉米,20%豆粕,14%麦麸,4%预混料,0.8%食盐,1.2%小苏打。玉米用于补充牛生长所需的能量;豆粕主要提供牛生长所需的蛋白质;麦麸虽然属于能量饲料,但主要作用是补充磷;预混料为市面上常见商品饲料。

贵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也影响了当地的食物特色。以下是一些贵州的特色食品:

1.酸汤鱼:这是贵州的传统名菜之一,主要以黔东南地区为代表。酸汤鱼选用新鲜的鱼肉和各种香料,制成酸辣的汤底,配上豆腐、蔬菜等食材,鲜美可口。

2.酸辣小吃:贵州的酸辣小吃非常有特色,包括酸辣粉、酸辣米粉、酸辣豆花等。它们以酸辣爽口的味道和独特的调料风味,受到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3.毛肚火锅:毛肚是贵州火锅的特色食材之一,贵州火锅以水煮方式,加入多种调料和配料,搭配毛肚和各种鲜美的肉类,让人流连忘返。

4.花溪牛肉粉:花溪牛肉粉是贵阳市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嫩滑的牛肉和鲜美的粉条为主料,加入辣椒、蒜泥等调料,口味鲜美独特。

5.酿皮:酿皮是贵州永寿地区的传统特色食品,由豆腐皮和各种配菜制成,口感软嫩,汤汁鲜美,常作为伴食品或小吃。

6.千层浆粑:这是贵州的一种传统糕点,由多层薄薄的糯米面制成,口感绵软,十分好吃。

除了上述特色食品外,贵州还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如酸汤苗炒肉、黔东南酸汤鱼、苗家酸肉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4789.1-2010)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2-2010)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菌落总数(Aerobicplatecount)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个大肠菌群计数(GB4789.3-2010)

THE END
1.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D级风险C级风险B级...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D级风险、C级风险、B级风险、A级风险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https://www.shuashuati.com/ti/3043452519ec4a618b5e4ff0a1e6c645.html?fm=bd741b48b0a5e6155c9503ef369bb1d742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食品生产类餐饮服务类和食品销售类)12.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 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 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 品一同贮存、运输。( 正确 ) 13.食品生产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食品时,应 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正确 ) ...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guanli/170148.html
3....意见:将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生产企业划入静态风险最高等级...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为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管效能,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http://m.people.cn/n4/0/2022/0222/c125-15450561_1.html
1.检查标准食品生产企业检查标准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设施与食品生产许可时保持一致。(一致不得分,不一致得0.5分。) 0.5 ? 生产环境条件(厂区、车间、设施、设备) 2.4 卫生间保持清洁,未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1.卫生间位置设置合理,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未直接连通;2.卫生间保持清洁,并设置洗手设施...https://www.xuanzhou.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030229.html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常见问题解答(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http://fssar.com/news_info.aspx?nid=1157
3.问答进口预包装食品质量等级应如何标示?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应首先遵循GB 7718—2011中3.8.2条款关于中文与外文标签内容一一对应的要求;当进口预包装食品的质量规格与我国已有的该类食品某一质量等级规定相符合时,可标注该对应质量等级;当进口预包装食品的质量规格不能与我国已有的该类食品任一质量等级规定相匹配时,无须强行标注我国质量等级。https://www.antion.net/Cn/News/viewkuaixun/id/o000oxjKo5oo00oWsIrUt4lOHjkG2wO0O0OO0O0O.html
4.食品安全标准概览:涵盖的要素与规定这些标准都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标准实施后,相关部门需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适时修订。各部门也要收集汇总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通报。食品生产经营者若发现安全问题,应立即报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也会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复审。 三、食品安全常识及选购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http://www.reader-edu.com/9E1640F7831e.html
5....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从低到高...A.级、B级、C级、D级B.级、C级、B级、A级C.Ⅰ级、Ⅱ级、Ⅲ级D.级、B级、C级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9953187.html
6.两会院士说沈建忠:建议加强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重大动物疫病、人兽共患病、微生物耐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是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全国两会期间,新京报记者对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 他建议,加强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医疗卫生、农业、海关、疫控、生态环境等多个...https://news.cau.edu.cn/mtndnew/cc48a946fcf646378eaa9c89f7982145.htm
7.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生产企业将被划入最高风险等级一旦特医食品、保健食品等生产企业划入最高风险等级,意味着什么呢? 《征求意见稿》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应结合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静态风险因素、动态风险因素与通用信用风险因素,确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并动态调整。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划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等级。 http://www.icasisosh.com/category_257/1992.html
8.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解读《办法》第七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应当结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特点,从生产经营食品类别、经营规模、消费对象等静态风险因素和生产经营条件保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及运行等动态风险因素,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并根据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督检查、监督抽检、投诉举报、案件...https://www.cnfla.com/banfa/80618.html
9.我区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风险等级越高检查频次越...本报乌鲁木齐讯(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8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该局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食品安全风险与信用风险相结合,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管效能。 https://www.xjfzb.com/contents/351/234562.html
10.[渝粤教育]西南科技大学信息法律法规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2)5. 涉密信息系统的最高密级,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 ) A. 秘密、绝密、机密 B. 秘密、机密、绝密 C. 绝密、机密、秘密 D. 绝密、秘密、机密 答案:看左边查询 6. “秘密级”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一般不超过( ) A. 10年 B. 20年 C. 30年 D. 40年 答案:看左边查询 7. 世界第一部全国性的图书馆法...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882115
11.陕西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实行量化打分分4个等级《规范》明确,由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含食品添加剂)、食品销售等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并明确了省市县三级监管部门职责。 《规范》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实行量化打分,总分值为100分。其中,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为40分,动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为60分。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划分为A、B、...https://news.sina.cn/2017-10-31/detail-ifynffnz3986635.d.html
12.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第一条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四川省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2/12/22041249_11401106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