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过期或将不罚!王海嘲讽:过期吃不死人!废除保质期规定吧违法将官食品安全安全标准职业打假人行政处罚法

近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道:“报告:市场监管总局重磅发布!销售过期食品可能免于处罚”。

“过期食品吃不死人!就应该鼓励厂商减少浪费,必须给市场监管总局点赞!”

“建议全国人大取消预包装食品必须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法律法规,修改食品安全标准、废除保质期规定!”

原来,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上,近日发布了一则《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9日——也就是说,此意见若最终未加修改并予以通过的话,以后满足规定其中条件的“过期食品经营行为”,将不会再被处罚了。

在这个征求意见中,主要有两大类情况,规定了经营过期食品可以不予处罚:一是首次违法行为;二是轻微违法行为。且这两种情况下的“不罚行为”,也都规定了相应的适用条件:

意见中所言首次违法或轻微违法情况下的食品过期行为可不予处罚的条件为:

在《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通过之前,可以说,食品乱象频仍,特别是此法出台前震惊国人的所谓“奶粉事件”,更是催生此法出台的一大重要推手。

当时的公众及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在面对食品问题时,显然都有一大共识,就是一定要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严管严罚——人们经常会言及:要对食品安全违法“零容忍”,就是对此的侧证。

还比如,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通过的当天,当时总理说出了“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必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确保食品安全,维护人民健康”、“对那些造成严重食品安全事件后果的企业责任人,要从重处罚,罚到他们倾家荡产!”、“总而言之,要把条例真正落到实处,让处罚真正发挥‘震慑’作用,让恶意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等重话。

此后,牵涉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时,像“零容忍”、“罚到倾家荡产”等言,可以说是风行于网络与人心,如此高压之势与依法监管体系的逐步形成,也让我们的食品安全形势大有改观,公众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不过,随着食品安全法、行政处罚法等法规体系的出台,以及监管执法部门对于这些法规的实施,加之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包括公众、经营者及监管者都对一些轻微违法行为,以及首次违规的较轻行为情况,也开始形成了“减轻或不予处罚”的实践结论之共识。

现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此次的意见征求,这也就包括了“经营过期食品若符合一定要求和条件,或将在未来不予处罚”的条款出现。

如此意见的出台,显然也是与市场经济运行情况、执法监管实践及现实环境所需相契合,也与行政处罚法基本原则之一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相统一。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设定和实行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那么,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意见中,所称的“经营过期食品不罚的5项条件”,到底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呢?——显然,这仍处于向公众和社会征求意见的阶段,也就说,此意见还未有定论。

那么,为何“打假王”的王海,对此却表达出了异常强烈的反对意见呢?

在此,且“不惮以最坏的恶意猜测”一下:据笔者所知,以王海为代表的“职业打假人”们,面对国家越来越严格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及执法监管局面,其实职业打假人想找到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特别是普通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漏洞”之难度也越来越大。

而像类似“食品过期”这样的较小、较轻违法行为,在未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中,最低能达到“一袋过期方便面,都可以最少处罚2000元”的程度,而这些职业打假人的做法则是:一方面往往先行与过期食品经营者“协商”,以期获得较高额度的私下赔偿;另一方面,至少也可以通过明面上的举报,仍能获得“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

而如果通过了对经营过期食品行为轻微或首违不罚的条款,也就相当于断了这些“职业打假人”很大一个“知假买假后获得高额回报”的重要渠道!

当然,仍不得不承认,在中国食品安全越来越进步的成绩中,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也有这些“职业打假人”做出的相应推动性贡献,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公众最为朴素感情的全力支持。

所以,我们看问题时,还是要一分为二,比如,对于“职业打假人”的行为所产生的正向与负面效应,都应看到并重视。再比如,这次的所谓“经营过期食品不罚”之规定,都应看到其所产生的不同效应,并在法规的制订与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

THE END
1.新消法过期食品处罚标准是什么?对于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应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926172.html
2.最新规定:严惩销售过期食品回收食品降最高法、最高检31日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规定,生产、销售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的食品,或者以更改生产日期、保质期、改换包装等方式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食品,符合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可按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等其他...https://www2.cfsn.cn/front/web/site.newshow?hyid=46&newsid=70407
3.过期食品一般罚多少钱过期食品处罚新标准若不法售卖的食物的价钱不够1万的,罚2000至5万;价钱高于1万的,罚物品价钱5倍以上或10倍之内的额度;情形严重的,许可证被撤除:在食物中加入除了规定之外的有害身体的物质;生产、售卖可伤害到人身体健康的食物;里面的成分不合乎轨范的食物等。 过期食品处罚新标准 ...https://qa.china.com/gd/13004046/20230510/44955563.html
4.食品经营许可证过期从事食品经营活动,不得给予行政处罚()依据JTG 3441-202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圆柱形试件,其中质量损失:小试件应不超过标准质量( ),中试件应不超过( ),大试件应不超过( )。 A. 5g B. 20g C. 25g D. 50g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依据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https://www.shuashuati.com/ti/fa8e6b8f7a91490998731b4d6d4154c2.html?fm=bde46ef36c3a644cd9504b53a14a1858bc
5.茶百道被曝使用过期原料系列暗访事件:新式茶饮行业野蛮生长下的...在大肆扩张和竞争的另一边,由于新茶饮行业尚无统一的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员工管理和品质管控等成为了这些新茶饮的痛点之一。 《报告》也指出,行业标准的不完善和较低的准入门槛使得各新茶饮品牌的生产流程不统一,生产标准参差不齐,食品安全、生产卫生问题频出,部分门店甚至使用过期原料。 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002/2871.htm
1.食品过期罚款标准是什么生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或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处罚 食用过期的食品,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的,所以这个时候,发现有售卖过期食品的,一定要及时制止,同时向相关的部门进行举报,然后再去向商家索要自己的赔偿。https://www.64365.com/zs/1351947.aspx
2.过期食品一般罚多少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过期食品的处罚规定: 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https://m.66law.cn/laws/785169.aspx
3.销售过期食品处罚标准谢谢邀请!无论任何销售机构,比如批发市场、士多店、专卖店、连锁店、小卖部、小超市、大商超等,所有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都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如果顾客购http://www.mfgclaw.com/chanye/zhineng/11385.html
4.最新!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当事人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2024年2月24日,班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其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过期食品,并处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三、昌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查处昌都市某新能源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53223
5.临汾市公布2023年度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一起涉非法...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第十二条,根据《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之规定,责令退还多收电费18702.40元,并给予当事人5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四、霍州市某超市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2023年5月,霍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某超市店内经销生姜进行了抽样检验。经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https://lf.sxgov.cn/content/2024-03/14/content_13187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