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标签食品人标签审核经验分享征文,流程,心得,教训,打假应对!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0.09北京

有奖征文开始啦!这次说说“我和标签的故事”

作者:3501

行业:粮食加工及速冻米面制品

规模:400人

个人看法:死读标准万万不可,还需要大量的实战练手,所谓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另外审核标签时一定要调整心态,无论其他部门如何催促,都要按部就班逐项审核,不可心急图快。

首先感谢这几年交过手的职业打假人们,交了一波学费,攒了大把经验。

近几年,出口业务不断发展,出口标签合规也重视起来,奈何个人水平实在有限,出口产品标签目前整不了,就不说了。

个人愚见,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还请斧正。

作者:feng4321

公司所在行业:软罐头、蜜饯、干果、饮料等;

主要产品类型:水果软罐头、蓝莓干、葡萄干、果饮等;

公司规模:<100人。

在有专门负责标签审核的人士之后,发生过几次事例。当然这其中并不是只有他自己审核,按照流程,在办公系统上,由采购发起,经过品控、研发等部门审核,主要是在这位品控人士,其他部门大多是按照公司规定参与一下。所以无论多么简单还是复杂的制度、规定、流程,还是要严格执行才可能保证效果。在此期间,主要有几个显著的事例:

一次是一款礼盒,其中“馅”字错印成了“陷”。

一次是根据国家总局《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含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不得再使用原包装、标签及QS标志。某年五一劳动节,一个工厂品控部检验标签,发现一款产品标签,几万个,印着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还印着QS标志,这品种杂交的。品控赶紧调查原因,写报告、通报啊,也在工厂每日早会上通报了,标签厂家配合调查,拿出了我司人士签字的版本,查明了原因。

一次是纸箱上无清真标志。一个工厂进厂检验纸箱时候,品控发现纸箱外未印刷清真标志,找采购一问,人家拿出审核记录,好嘛。人士不清楚要有清真标志,当时那款产品是工厂独家生产,而代行品控管理职责的品管员来的短,也不清楚,于是就这么审核了。还有其他标签漏掉一句话此类小问题,就不细数了。

靠山为王人士基本都平安趟过了这些事件,我辈不如也。

这几年间,刚调到某工厂时,我发现一款产品的标签有点瑕疵,具体什么内容想不起来了。这款产品也是此工厂独有,前任品控管理人、继任者和品管员均未发现。我算是考虑多,也没敢捅破,新版标签已到,采购协调仓储,将旧版的直接处理了,换上新版。

当时以为职业打假人离我们很遥远。因为“非转基因”标识,一个知名打假人向某地食药局投诉举报我们的产品;还有人(应该也是打假人)投诉举报产品违反了当年的《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的规定。这个挂签让一个工厂向国库缴纳了8千元罚款,收获了《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剩余挂签处理掉,浓烟滚滚。那个时候这打假人打的基本还是准的,没有现在这么乱。

2018年6月8日有幸参加了在烟台举办的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交流会,其中就有食品伙伴网标法研究中心合规部高级讲师宫建俊老师关于标签的课程,颇有收获。

入职现在的公司后,由于公司主要为客户代加工,客户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大品牌,有自己的品控还很专业,大部分是小品牌,很多是刚成立的公司。之前接触的还是少一些,刚来时候发现的问题是文字之类的,如“州湾”错写成“湾州”,当然今年还有“NRV”写成“NVR”的,这种有点灯下黑的感觉,顺嘴就念着正确的,错的也意识成对的,有些几天之后才看到不对劲。当然也发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某款分装产品,却无分装字眼,在后续的版面中要改正。能量计算等等都开始深入接触。

还有一些是为了销售,在模棱两可之间,与客户方博弈,各自举证,对于某些内容如何标识拉锯,算是违背自己内心品控的观点,吃公司饭为公司呐喊,但内心有点小痛苦。

说说这一年多咱犯过的错误吧,知耻而后学。

一是维生素营养成分标识,客户提供了检测报告,是“维生素£1”,咱还是对GB28050的6.2条款不熟悉,版面里面也就那么标识了“维生素£1”,结果出货被海关检验出来,整改吧,贴标签,“啊多么痛的领悟”。好在客户和领导比较温和,客户觉得自己也有原因,后期改版了,领导没处罚咱。

二是某个客户外袋的标签有2个“食用方法”,其中一个应该是“贮存条件”,咱没看出来。

大部分也让同事复核一下,大家都忙糟糟的,这些也没看出来。前几天有个客户(应该是包装厂设计人员制版搞的)“NRV”写成“NVR”,当时我在参加安全生产会议,这给我惊出一身冷汗,几个人都没看出来,好在他还没开始印刷,这小雷给我一击。有个包装厂写对了,这款包装的厂家写错了。

本周有个客户直接给我刷新了经历,弄完版面直接给我们生产同事,我在包装厂家的交流群里发现版面,好家伙,产品标准号、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地、委托与被委托方啥都没有。名称和净含量的英文与中文对应,地域差出十万八千里,欲欺我中华英语造诣耶?!零添加这虎狼之词也敢加。几个产品条形码还一样,刚开始还不是其公司的,不知从哪里的哪个版面模板里搞的。

这一年也经历了不少打假人的举报投诉,一般都是12345热线转到市场监管局的。如果监管部门的处理结果不能达到其索赔的目的,职业打假人就迅速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最终目的是通过监管部门向生产经营企业施加压力,迫使企业同意和解方案,从而获得高额赔偿。有店铺宣传婴幼儿食品的,有宣传有助肠道蠕动的,有宣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之类的(销售的思路就如脱缰的野马),有说无质量等级的(产品无等级,提供第三方标签检验报告后市场监管局处理),有说企标公示平台上标准未涵盖购买规格产品的,等等。

另外研发新品,也要公司自主设计标签内容,送样检测,整理卖点,看看《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哪些营养成分是含、富含,与客户、检测机构沟通,沟通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还有一些外文,今年有一次客户说车间看到品名的英文标识是错误的,他们国家的产品应该用另一个词,而我们用的不对,由于咱英文口语归零,加上当时客户议程满,也就没再追问。之前在百度等翻译上查过,我们当时标注那个词,也有某国的意思。

不断经历,娓娓道来,这标签审核如烹小鲜呐。经过这一些,我也不敢说懂得了标签,以后还得多学习、多交流、多积累,战战兢兢,多找几个同事复核,才能提高标签审核的正确率(今天就有个同事看出来钠的单位写错了,我给客户的是正确版面呐)。

最后,有几个争议的点跟大家讨论一下:

1、现在市面上很多单一配料的产品版面写100%##,然后在配料那里写##100%。引用条款是“4.1.4.1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个人认为,以后应该禁止此类标识。都单一配料了,还来搅局。

2、产品标识“合格”问题。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最近看到了已经废止的全国人大法工委编制的《产品质量法》释义:

市面很多产品没有打印或者印刷合格或者合格品、检验合格等字样。难道是据此而喷码或印刷,还是直接无视?

3、如从美国进口某原料,简单物理加工后,产品名称定“美国进口##”,“进口”二字是否妥当?是否有歧义,会使人误以为进口成品,一点没加工?

4、“产地”是否一定要标注?

作者:眼镜蛇不戴眼镜

目前所在行业:食品化工行业

人员:150人

主要产品类型:钙盐、钾盐、钠盐等食品添加剂。

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本科专业毕业后,干过QA、QC、研发、质量管理,五年间因为各种原因换了几份工作,但都不断地与打假人、市监局人员互相拉扯,期间有三次遭遇促成了现在的我。

1.第一次与打假人初次交锋。

毕业工作半年左右遇到打假人举报称某调味品的营养成分虚假标注(举报人也没有进行检测),只能通过计算的形式向当局提供一份原始数据以期解决此事。公司质量部几个人没人会做,我大学做过膳食营养调查分析报告,落在了我头上,最后也完美的解决了。通过此事此后的工作内容就包括食品的营养计算,几年里收集了很多原料的数据,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标签审核打下了基础。

2.第二次生活中遭遇严重欺诈,不仅是金钱的损失,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

药监、食品科、卫健委联合去现场调查,当场对产品进行没收,后产品经检测后发现5个营养成分含量严重不足而不合格,专业的人员也可以推导发现主要原料掺假,因为没检测就没有判定掺假情况。至于医院及科室的违法行为,市监局说视频及录音证明(说白了就是包庇而已,现场调查没收都能做实诊疗给患者卖高价固体饮料的事实)。

可能导致的后果,孕妇怀孕前期主要需要补充叶酸以及根据检测结果补充其他的如铁、钙等微量元素,产品叶酸含量与药品相差甚远、也不含铁等微量元素,医生这么能给孕妇开此类产品服用呢,想赚钱也不能丧良心吧。

3.第三次与市监局的某次交锋。

某举报人称公司生产的产品营养数值四舍五入不对要求赔偿。如图标所示:

钠实际数值为90mg,NRV%标示为4%,举报人称应该为5%,我认为4%也是正确的,因为大学高数学的“4舍6入5看齐,奇进偶不进”。我坚持没有问题,当局认为有问题,市监局想给企业定义为瑕疵,我不认可,总经理觉得是小事就认了。我就很生气,这算是对我工作的不认可,本来没问题的认定有问题,就怼市监局的人,要是这么认定,超市里面娃哈哈的饮料标识的能量与实际计算的能量好多数值不一致,你咋不去认定为瑕疵呢!这个认定我就辞职打假去了,最后气不过就辞职了。(四舍五入是对的,但是依据GB/T8170也是合格的)

开始纯粹喜欢多搞点钱,让不法企业出点血,那时候就很赚钱,有成功的喜悦之情。

后期不图钱也不赚钱,主要是以理服人,和老板们交朋友,慢慢的积累了一些厂家以及一些基层的执法人员。

大多数企业90%的投诉举报都是标签问题,只有解决了标签问题,企业投诉率就能做到很好的解决(委托代工企业此类问题较多),从而大幅度降低与打假人、市监局打交道的精力。刚回顾了相册有近2万张图片,一部分在电脑上,截止目前为止应该审核了差不多1.5万张标签了。现详细谈谈标签审核中的那些事:

1.标签审核的主要内容:

2)标签美术是否抄袭。(委托代工企业抄袭的很多,抄袭有风险)

3)标签标识强制内容审查:

a.产品名称:要点反映真实情况或者新创名称不存在误导消费者。

常见问题:无中生有(包含原料无中生有、营养成分名称中宣传了但未标识或者含量不够、名称中存在非食品原料但未添加情况)、混淆或冒充药品及保健食品、有中生无等等

b.产品类别:真实反映产品属性,产品配方要符合产品类别的定义要求。

常见问题:标签正面产品类别的字体大小是投诉的高发区。(投诉人经常以该条进行投诉)

c.配料表:要点用原料的专业术语按照从多到少排序,未超过2%……

常见问题:主要原料顺序虚假(不值钱加很多放在最后,值钱的但添加量微乎其微的排最前面)、25%以上的复配原料未展开、25%以下没有专业名称的未展开、配料表显示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超范围使用、添加非食品原料等。

d.执行标准、食用方法、许可证、厂家、地址等等问题不大,就不多说了

e.新食品原料:按公告要求执行

常见问题未根据公告要求注意使用范围、使用量(与食用方式结合换算成每日用量超标)、未标食用量、不适宜人群。

f.营养成分表:要求检测或计算

常见问题:虚假标注明显,根据配料表都能猜出来。

……

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审查(GB13432)营养成分判定与普通食品不同,其他的基本一致。

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审查(GB26687)不常用审核,但是要学习,主要是命名规则,用于普通食品配料表。

4)第三方机构审查情况:该机构基本审核格式条款,标签上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添加不审核,对营养成分、配料顺序虚假矛盾是不能判别的提醒等等。个人建议第三方也只能参考、不能作为背书。

2.标签审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奇葩故事

1)益生菌活菌单位“CFU”写成“CPU”、γ-氨基丁酸(GABA)写成CABA;

2)营养成分“g”标识为“mg”等,总计遇到几十次,气炸;

3)各种错别字“酯”与“脂”、“亳”与“毫”、“徽”与“微”、“份”与“分”、“糊精”与“糊糖”、“薏”与“慧”、“肽”与“肤”、“茯”与“获”、“楂”与“植”、“酰”与“酷”、“磺”与“黄”等等(太多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4)原料漏字、多字。

3.我、企业与打假人、市监局之间的博弈

从事这个顾问以来,目前为止,应该处理过700多起投诉举报案件、10起左右消费纠纷(包含行政诉讼)、2起知识产权纠纷。(接手之前企业这块是烂摊子,前期投诉量多,后面慢慢就没有了,平均一个月一两起,还都是瞎投诉的)

1)打假人投诉情况:700多起投诉中,有95%以上的都是标签投诉,其他为异物类投诉。瞎投诉标签的占比90%左右,多数都比较嚣张。

2)市监局的态度:大多数市监局都不会根据投诉举报去现场进行调查,而是通知企业去解释情况、写情况说明;个别地方都不认真研究是否有问题直接让企业赔偿花钱解决即可(这种地方处理起来很麻烦,要多次沟通后才能解决)

3)企业态度:多数企业遇到投诉举报,不知道如何处理,举报内容中是否属实也不认真查询,如何处理完全取决于市监局态度。

4)我的态度:坚决维护企业的权益,不向打假人、市监局妥协,秉承小问题为瑕疵,市监局可以要求企业整改,拒绝赔偿,企业改但是瑕疵不影响我继续销售;大问题就赔钱,接手后后因我导致问题(倒是处理了不少企业不听话导致的小问题投诉),但是处理了不少接手前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标签审核看似小事,但是确实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稍微出错让人胆战心惊。无论你再有经验,都可能因麻痹大意出错。(本人曾就因”CFU”打成“CPU”因未发现,帮企业承担了4000元的损失。)

吐槽一下设计:

1)使用五笔的设计工作者建议不要做标签设计;

2)要求指哪儿打哪儿,经常乱开炮,不注意老家都要被炸掉;

3)反复说改,答应改却没改,说改了,一头犟驴;

4)……

作者:kanker520

一、公司是厦门的一家民营企业,做滋补品;罐头、饮料、方便食品、其他食品;我这分公司100-200人。

二、标签工作开展:

标签审核是日常工作,现在OEM订单多,各种标签层出不穷,给审核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不出问题:

②做好各类标准文档,将标准文档发给所有业务人员,客户做哪一类,先按标准文档内容做标签,再发出来给我审:省事。

③拉公司两个细心一点的妹子,帮我一起审,我审合规性,她们对内容。

三、直接上图,要多奇葩有多奇葩:

四、修炼的过程:

1、早些年,刚开始的时候,不够专业呀,被硬生生的摔了好几次:最恶心的就是营养成分的计算与外检有差异(下面会上图)

不知道我的伙伴们日常产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数值的,28050的问答中是比较明确的,可以计算也可以送外检,那是计算准还是送外检准呢?我认为,计算比外检要准

①同一个样品,同一个人同一台设备用同一个方法,周一的结果和周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外检方明确有10%的允差;

②同一个样品,两个机构出的结果也不一样,有时相差20%多;

③现在送外检,通常只对食品安全项目作确认、只对上线上平台售卖的产品要上传报告用、只对我存疑的确认。不然我的营养成分都不送检,全部计算。

⑤日常做标签时,计算结果出来后,对物料把握不大时(换供应商,产地不同时、物料感官验收出现些差异时、闽南霉潮季节时等等),我会将蛋白、碳水调低一点点,脂肪多标0点几,以趋合规。

2、以前审标签,是打开标准,看到哪个查哪个,生怕会出现,过了一遍又一遍:谨慎。

3、被市场投诉虐了很多次,现在标签几乎天天审,皮也给虐厚了,防御力大大增强。被监管虐多了,真气给虐雄厚了,内力大大增强:不怕。

以前吃过不少亏,慢慢学习、不断成长,现在内功足够深了。我欢迎并支持专业的打假人来推动食品安全行业发展、净化市场;我看不起那些不专业的乱打假的LOW货。

作者:灬kyle丨无敌

所在行业:糕点

主要产品类型:预包装蛋糕/面包

公司规模:200-300人

一晃已经在食品行业从事十来年,在糕点企业也有六七年的工作经历,接触最多的还是标签制作及审核。近年来,无蔗糖系列及芝士乳酪风味系列产品风靡整个市场,我们也在这个浪潮中求生存,不断的更新无蔗糖和乳酪风味产品,期间经历了无数次标签打假案例。趁着咱论坛举办的这次活动,给大家一一阐述。

案例一:

案例二:

产品营养成分表计算错误or印刷错误成为打假人最喜欢的打假内容,比如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为8.7克,营养素参考值%标识为14%。相信大家都熟悉《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对营养成分表的标示有具体的说明,蛋白质营养素参考值%的数值应为蛋白质含量/营养素参考值,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为60克,所以该产品的NRV%应为8.7/60=14.5%,四舍五入后为15%。正常情况这是大多数打假人的最喜欢的一个问题,但这也是大多数打假人的认知误区。在《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中第3.2.4条明确说明“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且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偶数(0,2,4,6,8),则舍去。”所以我们这个14.5应遵循奇进偶不进的原则,营养素参考值%标示为14%而不是15%。

作者:wawab.p

行业:水产制品

产品:主要生产海参、OEM、销售公司

企业规模:100-200人

先说一下我的工作经历吧,本人食品行业小白,虽说大学所学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但是由于本身比较贪玩,确实也没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为此我深感遗憾。第一份工作是三方检测的实验员,由于公司人员不多,大家都身兼数职,所以在这个公司真的学到了很多,平时做实验的基础上,还会审核食品标签,那时才开始了解到食品标签,了解到GB7718和GB28050这两个标准,但审核也只是审核有没有基本要求有没有少。直到我到现在的单位,才真正的认识到食品标签的复杂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

下面就讲讲我在审核标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吧!

1、食品名称

大家经常会看到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信息中,会写品名,产品名称等一系列名字,但其实在GB7718中就应该叫做食品名称,其他的细说起来都是不合规的;

如果要有外文标注的话,其内容应与中文相对应,外文字号不得大于中文字号。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

2、配料表

整个食品标签中配料表部分我觉得是最难的,因为里面牵涉的问题太多了。在《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有11条规定配料表应该怎么写。真的太复杂了。像我这种标签小白,就吃过太多苦了,举一个例子,7718中4.1.3.1.3说,如果某种配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不包括复合食品添加剂),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随后将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在括号内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示。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结合现在人们购买商品的心理,都想买配料表干净的食品,对吧。我最近做OEM审的一个配料表,

按标准来说泡野山椒和鲜香粉调味料没有执行的标准应该展开写,但是供应商说泡野山椒执行SB/T10439,鲜香粉调味料执行GB31644,但是我们的品控并不认同,双方各执一词,我们也考虑到全部展开的话,配料表太长了,会打消大家的购买欲望,所以后续就把泡野山椒改成酱腌菜(泡野山椒),但是鲜香粉调味料最后还是得展开写。

3、生产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因为做OEM,所以就会涉及到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问题。经销商好说,都是一个单位。生产商的话,就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就有生产商有集团,集团下有分公司,这样就得确认好到底生产地址是哪一个,有没有生产资质,对应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仔细校对。

4、营养成分表

单位正确,顺序正确,小数位正确,计算正确

0修约值:能量≤17kJ,蛋白质≤0.5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0.5g,钠≤5mg

NRV%=x/NRV*100%

NRV:能量8400kJ,蛋白质60g,脂肪60g,碳水化合物300g,钠2000mg

其中,能量(kJ)=蛋白质*17+脂肪*37+碳水化合物*17修约之后计算能量

详见《GB/Z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5、净含量

在7718中关于净含量的字符高度有要求,且还需要和食品名称展示在统一版面。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还容易被忽略。

6、豁免信息

在7718中4.3和7718问答(修订版)中有可以豁免保质期等信息的特殊情况,28050问答(修订版)中有提到可以豁免营养成分表的情况。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后,这只是我本人对于食品标签审核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反驳批评。我知道审核食品标签的路还有很长很长,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我会持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THE END
1.“食”刻注意啦!身边的食品安全标准肉类食品网meat360.cn我国《食品安全法》将其定性为“强制执行的标准”。截至2024年3月,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有1610项,包括通用标准,食品产品标准包括特殊膳食食品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等,生产经营过程卫生规范标准以及一系列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 具体可查询国家卫健委网站:http://www.nhc.gov.cn/sps/s...http://www.meat360.cn/news/detail/748120.html
2.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明细中的排序与GB29924所规定...就是无证生产,无证生产得按食品安全法处罚,食品安全法效力高于GB的标准,处罚更严重吧?https://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3753
3.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国际通用标准要求。【判断题】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运输包装上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备案号、产品品名、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海关应当在出具的证单中注明上述信息。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指定监管场地原则上应当设在第一进境口岸监管区内。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国...https://www.shuashuati.com/ti/d6ba7d79710d4b13b852de8e412b3bd9.html?fm=bd883c48c71202d4a24b2596c37ecce38b
4.食品生产卫生规范(GMP)标准(全文)技术问答时间:2020-10-16 来源:车间净化工程|食品净化车间|洁净手术室|洁净实验室-济南顺奇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 867 次文章简介:食品生产卫生规范(GMP)标准(全文), 食品生产卫生规范: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操作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保证食品具有...http://www.jinanshunqijinghua.com/3656.html/
5.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带选项答案完整题库(上)9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依法取得___ (出题:重庆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推荐:重庆学习平台) A、食品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 答案:A 9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___。(出题: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 推荐:江苏学习平台) A、国务院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https://www.mkaq.org/html/2020/05/14/520342.shtml
6.桃李面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发行事项公司公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并加印此标志方可出厂销 售 ISO9001 指 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中一项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 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在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中,其作为互相 认可的技术基础被广泛应用 ISO22000 指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用于保证食品安全。其作为食品生产和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5120400000332
1....部门文件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大连市保健食品生产...为指导我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基于科学、风险的管理方法,强化对产品生命周期系统化管理,推动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大连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指导意见(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https://scjg.dl.gov.cn/art/2023/8/2/art_4819_2194460.html
2.关注这18个新职业拟发布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定义:依据国家法律和标准,采用危害分析和控制技术,从事食品生产、餐饮服务和食品流通等企业内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2.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实施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 3.参与本单位生产与经营环境的卫生管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868925
3.全面了解国家食品标准:法规与实践指南简介:《国家食品标准大全》详细介绍了我国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书中包括食品安全法规、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质量指标、标签规范、生产加工规范、检验方法、应急处理预案、进出口标准、特殊食品控制及追溯体系等关键知识点,为食品行业从业者的法规遵循和产品质量提升提...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296444/article/details/142347673
4.27602011食品添加剂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标准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https://doc.mbalib.com/view/18d0ea77ad866c3c365207d6910f2ebc.html
5.食品企业自查报告(通用18篇)我公司在执行《食品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过程中,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依据国家质检总局20xx年第119号公告要求,组织各部门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学习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公司成立了质量安全小组,认真学习食品生产许可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建立...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690047.html
6.保健食品gmp文件目录(精选6篇)保健食品gmp文件目录(精选6篇) 篇1:保健食品gmp文件目录 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一、人员 管理标准 MS0100100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MS0100200 人事管理制度 MS0100300 组织机构、定编、定岗管理制度 公司领导职责 WS01-1-00100 总经理职责 WS01-1-00200 生产技术副总经理职责 WS01-1-00300 质量副总经理职责 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949frqf.html
7....管控实施指南的通知(沪应急行规〔2019〕2号)地方法规2015〕63号)、《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本市标本兼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安委办〔2016〕13号)、《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沪安委办〔2016〕25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以及其他相关法规、标准、政策等...http://www.eshian.com/sat/laws/lawsdetail/47630
8.食品厂规章制度(精选17篇)食品厂规章制度 篇1 一、目的:加强对更衣室的卫生管理,规范进入车间员工的行为。 二、适用范围:凡需进入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下辖各工厂车间的公司员工,也适用于外来需进入车间的参观人员、维修人员。 三、执行部门:质量中心各工厂品保部、生产营运中心各工厂。 https://www.jy135.com/zhidu/71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