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是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现有技术中,曝气装置已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印染、合成纤维、食品、农药等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领域。
生活污水中常常携带有较多颗粒状的杂质,现有的曝气装置不具有过滤杂物的功能,在将生活污水导入曝气装置时,容易造成曝气孔的堵塞,进而大大降低了污水的生活处理效果;此外,现有的曝气装置结构较为单一,无法实现气体与污水的充分接触,曝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滤板上设置有滤网,所述隔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轴承,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左右侧壁从下往上交替设置有单向阀与搅拌桨,所述单向阀与搅拌桨均位于所述滤板的下方,所述单向阀的末端均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连接管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刷板,所述刷板的底部与所述滤板相贴,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的右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旋转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贯穿所述箱体的右侧壁,所述箱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机、气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口与所述连接管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端设置有开关箱门。
优选的,所述电机选用变频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焊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
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滤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1、箱体,2、进水管,3、隔板,4、滤板,5、连接管,6、单向阀,7、搅拌桨,8、出气管,9、刷板,10、第二齿轮,11、第一齿轮,12、电机,13、旋转连接件,14、气泵,15、出水管,16、出水管,17、开关箱门,401、开口,402、滤网,80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2,参看图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3,隔板3的上方设置有滤板4,滤板4的中部设置有开口401,滤板4上设置有滤网402,隔板3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与隔板3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轴承,连接管5的上端穿过开口401并与箱体1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连接管5的左右侧壁从下往上交替设置有单向阀6与搅拌桨7,单向阀6与搅拌桨7均位于滤板4的下方,单向阀6的末端均连接有出气管8,出气管8上均匀开设有排气孔801,连接管5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刷板9,刷板9的底部与滤板4相贴,连接管5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的左侧啮合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12,电机12固定于箱体1的内腔底部,连接管5的底部连接有旋转连接件13,旋转连接件13的右侧设置有气泵14,气泵14的出气端与旋转连接件13相连接,气泵14的进气端贯穿箱体1的右侧壁,箱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15,箱体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6,控制开关16分别与电机12、气泵14电性连接。
具体的,开口401与连接管5为间隙配合,箱体1的左侧壁上端设置有开关箱门17,电机12选用变频电机,第二齿轮10焊接于连接管5的外壁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