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食品,顾名思义,主要通过提取和合成加工而成,这种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会大量流失,并且会加入更多添加剂或调味料来丰富味道和口感。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精加工食品有:白面食、白面包、薯片、糖果、披萨、汉堡、蛋糕、软饮料、人造奶油、加糖早餐麦片、再加工肉制品等等。
二、常吃精加工食品有什么健康威胁?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精加工食品对身体健康有威胁,常吃会引起一些慢性病和健康问题。
1.心血管疾病。
为什么精加工食品会对心血管有影响?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摄入了过多的钠,我们都知道高盐高钠饮食会引起高血压,血压升高就会损害动脉血管,这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精加工食品中也存在高糖高脂的问题,这些也是引起心血管病的因素。
2.肥胖
有研究表明,精加工食品会增加超重或肥胖风险。最可能的原因是这种食品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因为它们的热量比全食物要高很多,但饱腹感却比全食物低。这种精加工食品,添加大量的糖和脂肪会让热量增加。另外,添加盐和增味剂会让食物更有风味,越香吃得越多,最后引起肥胖。
3.糖尿病
精加工食品与糖尿病发病率高有关,是因为部分精加工食品会促进肥胖,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纤维的全植物食物可以减缓消化,往往不会突然升高血糖。但因为精加工食品的高精炼糖和低纤维特点,会导致在摄入后引起血糖突然升高。糖分含量高的精加工食品,比如冰激凌和夹心饼干,经常含有饱和脂肪,这种饱和脂肪会影响胰岛素有效工作,久而久之也会引起糖尿病。
三、怎么吃才更健康?
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造就一个健康的身体,为了健康,可以从这几点做起。
1.注意搭配、营养均衡。日常饮食做好搭配,改变吃精加工食品的习惯,以新鲜果蔬、豆类、全谷物食品及高纤维食品为主,做到粗细搭配和荤素搭配。
2.选择未加工或低加工食物。改变吃精加工食品的习惯,选择天然的食物替代,比如吃早餐的时候,不要选择即食的甜麦片或者白面包等,可以选择麦片粥、全麦面包、糙米或红米等。
3.购买食品时注意配料表。配料表中如果超过5种成分,那很可能就是精加工食品,比如糖、果葡糖浆、精炼植物油等成分;苯甲酸钠、硝酸盐、亚硫酸盐等防腐剂。这些食品尽量少选。
4.尽量自己做饭。自己做饭可以控制调味料的添加,做饭的减少油脂、糖及盐,尽量以醋、柠檬汁、大蒜和天然香料取代高脂肪或高钠的人工调味料。
对心血管患者来说,精加工食品一定要少吃,多吃新鲜蔬果,另外,定时体检也不能少,及时发现异常,一般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脏异常情况,预防危险发生。提前发现心电异常和及时记录到异常心电波段是极其重要的,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便携式的心电设备来做日常的监测,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心电手环就有记录心电心率的功能,随时随地、随身佩带,在睡眠中也可以检测到变化。
在心电图里,有一种叫做心室晚电位的心电信号,它能更早的预警心脏病变情况,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1-4周内若出现晚电位,则预示在6-24个月中,发生心源性猝死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高。
心室晚电位是发生在心电图上QRS波末端并延伸到ST段内的心电活动,其强度远远弱于常规心电信号,常规心电图并不能很好地捕捉,加上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筛查阳性率只有50%,而高频心电图却可以达到80-97%,说明高频心电更加敏感有效,适合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一旦被检查出心室晚电位,一定要预防可能会产生的疾病并及时就医,避免悲剧发生。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曼森伯格的PSD滤波技术将应用于高频心电领域,更能准确的识别心室晚电位信号,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信号,降低危险系数,此技术将应用到便携式设备中,对有此需求的人士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