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覆膜播种(央广网发若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天刚开始种植恰玛古,现在都是机械化种植,一边种植一边覆膜,十来天就该发芽了。”若羌县瓦石峡镇金胡杨村种植工人涂小青说道。
位于若羌县城80公里的瓦石峡镇是巴州有名的优质恰玛古产地,现在正值恰玛古的播种季节,7月18日,在瓦石峡镇金胡杨村种植区,只见一台台农用机械快速地从田地里驶过,顷刻间恰玛古便播种完成,出现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田垄。
瓦石峡镇金胡杨种植区种植户梁映武说:“小麦收割后,我的336亩地复播的是恰玛古,一亩地产恰玛古约2吨,按市场价每公斤5元计算,除去成本每亩至少也能挣个4500元左右,这一季恰玛古收入就有151万元,贮存到春节前后,产值更高。”
据了解,恰玛古被称为长寿圣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也是自然界罕见的富含有机活性碱的植物,同时具有全面调节身体各器官营养,达到酸碱平衡,改善体质的作用。若羌县瓦石峡镇出产的恰玛古以其特有的口感以及开胃、养肺等保健功效深受人们青睐,是餐桌上的美味。由于恰玛古种植省时、省工、便于田间管理,农民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复播面积也逐年扩大。
若羌县瓦石峡镇金胡杨村党支部书记颜民阳说:“前期我们种植主要有花生、辣子、棉花以及春麦等农作物,目前从长势来说也是非常喜人。现阶段我们主要种植恰玛古,已种植150亩,总种植面积500亩,三天左右完成播种。”
近年来,若羌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探索绿色有机、规模带动的农业升级之路,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农作物种植作为促进农业调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参与特色种植,组织富余劳动力到种植基地种植、除草、施肥、管理、采摘等,帮助他们搭上了产业致富快车。(王焕新林小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