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2月27日消息(记者雷恺通讯员张伟峰张钰)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陕西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品检验项目清单》,为食品小作坊产品检验项目立标准定规矩,有效保障小作坊产品的质量安全,为小作坊从业者节省了开支。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陕西特色的凉皮生意又火了起来。这几天宝鸡金台区西关街道“常老三面皮加工作坊”的老板闫银江也开始忙乎起来,每天要加工500多斤凉皮送往凉皮店。虽然生意红火,他还是想着找检验机构对自家生产的凉皮检验一下。他之所以对产品再次检测的想法,缘于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新出台的《陕西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品检验项目清单》。按照这个《清单》估计,他的检测费用比过去至少节省500多元。他笑着说:“检测花钱少了,有检测报告自己心里也踏实,给别人销售时也有底气。”
在《清单》里我们看到,包括凉皮、挂面、烧鸡、酱牛肉等品种在内的17大类31个品种,从检验项目、样品数量、检测依据、检测方法以及检验项目参考费用等都予以明确,并对陕西省具有地方特色的63种食品小作坊产品依据其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进行整理汇总,按照小作坊许可目录进行了分类,便于生产加工陕西特色食品的小作坊在产品检验检测时有章可循。
记者从陕西省卫生计生委获悉,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和专家一行来陕西省督查关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的会议近日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举行。
2月24日上午10点,满载41个集装箱共1000吨乌兹别克斯坦优质棉纱的中亚班列,经过14天的运行,抵达西安铁路局新筑车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