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精选5篇)

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特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为了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和创新,来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不同知识的了解,来掌握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理解度,实现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最大目标。

1、化学原理课程教设计改革的背景

2、化学原理课程存在的主要弊端阐述

2.1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内容较为单一

在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利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导致实际内容设计和现代化教学内容设计较不符合,失去了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设计意义。对于化学原理课程教学来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工作。教师在化学原理课程的题目和内容选择时,选择的内容和标题较为局限,没有时代性元素,较为保守和传统,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把化学原理课程学习课程,与其它不同学习课程土同样来看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失去原来的实际教学意义。详细来说,教师在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没有构建详细的章程和方案,导致设计的例题模式出现照搬的情形,学生无法对化学原理课程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区分,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全面的发展。

2.2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缺失创新性和实践性

传统的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主要是结合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没有结合化学原理课程的实际案例进行设计,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失去实际教学价值,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缺失实践性,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过于形式化。其次,站在创新的角度来说,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不同化学企业的层出不穷,多样化的化学产品不断产生,不同化学工艺和设备的产生,增加了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压力,给予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更多要求。面对这一发展背景,教师如果还是延续传统单一的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则会降低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意义。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工作人员,其自身没有树立创新教学理念,也是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失去创新性的主要原因。

3、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方法阐述

3.1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性,进行启发教学

在现代化教育大背景下,教师要想改变传统单一教学弊端,必须要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性,对学生进行化学原理课程启发式教学。详细来说,教师在进行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时,要优先构建一个系统的设计框架,依据这一设计标准,来进行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增加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依据教师设计框架去进行设计,来增加学生对设计大致模式的和掌握,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知识的了解,降低学生设计错误的发生率,激发学生化学原理课程设计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积极性。对于启发式教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延续传统别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树立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于创造力。

3.2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工艺和方案的科学性

3.3建立科学化的批评体系

为了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可以完全吸收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要点,教师在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完毕后,要及时的建立完善的批评体系,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批评,发现学生化学原理课程教学O计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不利于教师进行化学原理课程针对性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原理课程设计能力,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其次,教师也要及时的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批评,来发现自身教学语言和行为的弊端,来提高自身的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来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实际价值,来增加自身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积极性没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原理课程学习热情和设计欲望。

参考文献:

[1]王士财,成忠.基于“专业认证”的教学改革探索――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

关键词:化工原理;工程教育;课程建设

自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对于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本科生工程素养培养方面,要求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先后启动了卓越工程师计划(2010年)和新工科建设(2017年)[1],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适应人才培养形势的需要,与工程能力培养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培养人才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2],化工原理课程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为核心[3],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重新打造适应人才培养新形式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特点

化工原理是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4],承担着引领学生从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重要任务。化工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与计算以及主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及操作。对于理工科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5]。

(一)理论性强,对学生的数理基础要求高

化工原理研究的主要是化工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单元操作。研究过程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对学生的数理基础要求较高。

(二)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化工原理所研究的单元操作都来自实际生产,经不断地完善总结后形成理论。所有的化工生产过程都是由不同的反应过程与单元操作过程组合而来,因此,单元操作的研究对于实际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课程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三)解决问题的手段多样,灵活性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

由于实际生产的复杂性,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这些复杂工程问题通常仅靠一种手段很难完全解决,因此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软件辅助等多种手段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由于课程具有以上特点,因而传统的、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授课的方式很难满足对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这就需要课程建设不能只停留于课堂的理论教学,还要全方位、多手段的采取措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课程体系建设

为满足对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经多年实践,化工原理形成了以理论课程为核心,“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除理论教学外,课程体系中还包括化工原理实验课、认识实习和课程设计三门实践课程,使课程在工程能力培养方面得到了强化。

(一)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化工原理理论课程进行之前的先修课程,主要内容是对化工生产的常见流程以及单元设备进行讲解和参观,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工生产的特点以及单元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并通过现场参观的形式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化工原理理论学习打下基础。认识实习是学生与生产实际的第一次接触,也是工程素质培养的第一个步骤。

(二)化工原理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与化工原理课程同时进行,分两个学期。化工原理实验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分为综合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对课堂理论加以验证,增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在综合工程素质的培养中居于重要地位。

(三)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在化工原理课程结束后开设的综合实践类课程。主要内容是进行板式精馏塔的设计,包括精馏塔的工艺计算、塔板设计与水力学校核、塔顶冷凝器的设计与选型、设备条件图和浮阀排列图的绘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除了应用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之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基础、了解工程设计规范以及利用现代工程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工程素养。

(四)“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设

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多、学时长,涉及的数理知识及方法多。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学生无法通过课堂学习获取更多的工程实践知识。由于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工程素养,课程组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并改进了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新规划课程内容,明确知识点,加强课程前后内容的联系

(二)采用综合工程案例为主导,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养

案例教学一直是化工原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工程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以往的案例通常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单元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握工程问题的实质和精髓,对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组设计了综合工程案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认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扩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

四、结语

[1]成忠,诸爱士,刘宝鉴,等.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38):40-46.

[2]郝世雄,杜怀明,于海莲.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浅议[J].广东化工,2020(47):226-227.

[3]张海鹏.论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意识[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103-107.

[4]王筠,毛中旭,赵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天津化工,2020(34):90-91.

[5]陶彩虹,张玉洁,盛丽,等.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化工原理教学方法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0(02):137-140.

关键词:邮电高校;电气工程;通信原理

近二十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增长,基本形成了一个世界级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进入21世纪,信息通信业仍迅猛发展,技术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正在引发信息通信领域的产业重组,三网(计算机通讯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具体到西安邮电大学就是“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西安邮电大学是陕西省两化融合中心承办单位)。“两化融合”宏伟目标的实现,不是单靠一个通信技术就可以实现的,需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尤其是通信技术和电气技术的融合。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实,使我们意识到在邮电类高校培养21世纪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中,对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应有清醒的认识,必须结合当前形势,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以便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电气专业开设《通信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电气工程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学科门类,而作为一个邮电类高校培养的电气工程师除了应具备电气工程专业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有邮电类高校的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一个宽口径专业,一定要更好地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融合。在邮电类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通信原理》课程,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通信原理》课程在电气专业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通信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和噪声分析,信号设计理论,幅度调制系统,角度调制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差错控制编码和同步原理等。作者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我校(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通信原理》教材进行了比较,其基本内容均大同小异。根据《西安邮电大学本科培养计划》的要求,我校“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授课64学时和实验8学时。但是,将《通信原理》课程引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显然不能照搬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必须在教学计划的安排、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和环节等方面作出合适的配置,以适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方向。近几年来,我们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间呈现出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交叉发展的趋势,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邮电高校的电气专业的学生来说,既要学好电气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要体现邮电高校的特点。教学改革内容应当着眼于如何能够把电气专业和邮电特色紧密结合,培养出具有特色的电气专业的学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通过在邮电类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学的手段,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而且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全面适应新世纪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尤其是通信行业对高级应用型电气专门人才的需要,打下了良好基础。

[1]周建明.21世纪初中国信息通信业的发展与展望[J].电信科学.2000,(1):4-6.

[2]邱捷,夏成铨.澳大利亚大学电气工程教育概况及简评[J].电气电子教育学报.2000,22(1):3-5.

[3]夏东伟.伯克利加州大学电气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系本科教育及其启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3(4):22-25.

[4]丁道齐.应对加入WTO中国电力通信要创新机制加速改革与发展[J].电力系统通信.2000,(5):1-12.

[5]张士兵,章国安.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4):11-13.

[6]赵发勇.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0):71-73.

[7]樊昌信,徐炳祥等.通信原理(第五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1-12.

关键词:食品工程原理;改革;教学;实验;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是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将系统地学习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程概念和各种单元操作的物理原理。从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开始,学生的学习将转向工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真实而又复杂的生产过程,思维方法也与以往所学的基础课程有很大差异。因此,学习并掌握该门课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改革也变得愈发紧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①食品加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在原料性质上与化工生产的显著差异使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常采用的源自化工原理的食品工程原理教材已经与实际应用有严重的脱节;②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教育技术为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有效的教学手段;③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人才质量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达到和理论课并重的程度。以上三种原因都对该课程提出了改革的迫切要求,作为从事本课程一线教学的教师,在这里探讨一下针对这门课进行改革的几个思路。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前面已经提到,现在对于工科学生的培养模式将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出的结果就是增加了实验课课时的同时压缩了理论课的课时。如何能让学生在理论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还能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是摆在食品工程原理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寻求破解之道。

二、课程实验改革的探讨

实验教学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阐述的理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独立设置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把食品工程原理课的实验部分设置为独立的课程,一方面可以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提高课程实践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可以为设置多种形式的实验课程内容创造条件。这个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从事第一线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工程师和技师”类人才提供充分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为今后走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结合的课程内容设置。食品工程原理基础实验都是针对单一的单元操作设置的,因为缺乏研究性而难以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针对这一问题,选择一些简单的食品生产工艺将其设置为综合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把若干个单元操作联系起来,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一定会考虑设备的处理能力、原料的用量、不同单元操作之间的衔接以及操作参数如何影响生产效果等问题,因而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入综合实验不但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贯穿在一起,还对传统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扩充和更新,跟实际生产更接近,最好还能与学生的“挑战杯”项目,学科竞赛或者教师的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科研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改革的探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是教学和实践的衔接环节,是在讲完食品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论、过程计算以及设备的结构与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提高训练,要求学生能进行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为期两周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全面分析设计过程,完成设备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以及设备工艺条件图的绘制工作。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与应用软件完成课程设计相应的课程设计考核方法的改革。计算机软件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顺应时代的需要,优点突出,但是其强大的复制功能却让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中“抄袭”起来更加简单和直接。因此,与应用软件完成设计过程相应的考核方法也需要重新考虑。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①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但是完成不同难度题目的最高成绩也是不同的,这样做有利于对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进行区分,鼓励那些学习认真的学生选择难度大一些的题目;②不强制要求用软件完成设计题目,但是会视应用软件完成部分占整个题目的比例有不同的加分,并且鼓励学生用软件完成的内容越多越好;③注重过程考核和阶段性检查,对每个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对于提问积极,学习主动,在设计过程中能体现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学生,都明确表示可以加分。同时加强阶段性检查,让学生做阶段汇报,及时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度,对表现较差的学生提出口头警告。

四、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改革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结合

五、结束语

[1]刘伟民,赵杰文,马海乐,等.源于《化工原理》的《食品工程原理》教材编写创新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1,(6):96-99.

[2]吕惠卿,吴巧凤,夏明,等.发展性评价在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1,(4):78-80.

[3]夏柳荫,孔江榕,王帅,等.多媒体与板书结合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1,39(13):160-161.

[4]阮乐,张哲.如何提高化工原理实验效果之浅见[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10(4):48-49.

[5]李隽.高职《化工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化工时刊,2011,25(9):57-58.

[6]吴景雄,童汉清.培养科研与工程素质并重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07(1):26-27.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肖国民、李浩扬[3]等,利用Fluent、Aspenplus软件应用于讲授和解决“三传”问题。其中利用Fluent软件,对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动量模拟,结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对流传热模型等,研究反应器内一氧化碳与硝酸二乙酯偶联反应,从而获得反应器内速度、温度和各物质浓度的分布情况,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这一过程给学生清晰的展示了:不仅固定床反应器内部的“三传”均和反应的进行程度相辅相成,而且若想准确计算、设计或优化一个单元操作过程,实验情况与计算模拟必须相互反馈,相得益彰。利用Aspenplus软件对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换热器进行设计和工程开发,与传统的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相比,结果具有可靠性高、计算用时少、绘图快、和各专业集成效应强等优势。通过对甲醇—水精馏过程模拟,说明该软件可用于质量传递方面的计算。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全面反映塔内物料组成、质量分布状况等工艺计算结果,而且还可通过系统内置板式塔或填料塔的各种塔内件参数,得到塔结构详细设计,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改变模拟计算条件,综合考察各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便于教学。

2在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分离工程皆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研究内容的共性为过程开发、工艺设计以及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是生产的核心,而分离过程则是其前的原料净化和其后的产品精制,一般来说分离装置的费用占总投资的70%以上。过程模拟系统中,基本上包含了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各式反应器模型,另外系统还集成了用户自定义模块,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二次开发反应器模块子程序。而对于化工分离过程的模拟无论是从可模拟介质的种类和塔器的形式上,还是从模拟结果的精度上,都堪称化工模拟技术发展的代表。如:在AspenPlus中用于模拟所有类型的多级汽-液、液-液平衡为例,其计算分为简捷、严格法两种。简捷法计算单元模块库有三类:简捷法精馏设计、简捷法精馏核算和石油简捷蒸馏。

THE END
1.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2023装订线装订线PAGE2第1页,共3页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班级___学号___姓名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乳制品加工中,均质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6597678.html
2.食品机械与设备习题答案.doc食品工厂中,常用采用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设备 等装置和机械对固体物料进行输送。食品厂输送食品物料的离心泵常称为卫生离心泵,主要用于输送工艺用水 和低粘度流体食品 的料液。离心泵的叶片形式常有敞开式、半开式和 闭式三种,用于食品物料的离心泵的叶片常为 闭 式和半开 式两种。https://m.taodocs.com/p-515560266.html
3.食品工艺第三章果蔬制品加工工艺习题(含答案)35.随着果蔬的成熟,在 酶的作用下,原果胶分解为 ,果胶溶于水,与纤维素分离,使细胞间的结合力松驰,具黏性,使果实质地变软。36.成熟的果蔬向过熟期变化时,在 酶的作用下,果胶转变为果胶酸,失去粘结性,使果蔬呈软烂状态。37.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果蔬中,依其溶解性能及在植物体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类,即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715/10/79930059_1128809437.shtml
1.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以课程设计补充。使学生对食品工厂常用机械和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了解各种机械设备的应用场合及注意事项,并且对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近代发展及新成就有一般了解;通过典型机械设备的设计使学生对一般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设计能...https://www.hfuu.edu.cn/swx/_t482/89/bc/c4231a35260/page.htm
2.机械实习报告在实习中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过程有了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学到了生产技术与管理、加工设备及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验证、巩固、深化和扩充了所学的课程的理论知识。而我对生产实习的目的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会认真的把实习的知识运用到我今后的学习当中,从中获取有帮助的知识,更好完成后续课程,并且把...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ixibaogao/20230305102911_6587827.html
3.?福建省自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考试计划自考11 选设 2520 食品工艺学 6 笔试 3280 食品工艺原理 12 选设 3279 食品机械与设备 4 笔试 3279 食品机械与设备 13 选设 4175 食品添加剂 6 笔试 4175 食品添加剂 选设 8012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 5 笔试 14 3285 食品工厂设计(二) 选设 11136 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实践) 1 实践 选设 2517 食品微生物学 ...https://m.educity.cn/zikao/5236150.html
4.粮油加工技术范文12篇(全文)由于这些复合材料硬脆材料具有硬度高、脆性大和耐磨性好等特点,材料切削加工性差,零件加工要求高,很难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和加工工具进行加工。因此,如何实现难加工材料零件的高质高效精密加工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关注的课题。为了适应各种先进材料不断扩大的应用需求,一方面,传统机械加工技术通过自身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与其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sefpcd1.html
5.诚信知识竞赛题及答案汇总(精选6篇)5、熏蒸结束,走出仓房后,迎风前行,并在上风方向摘下防毒面具,宽衣休息。(二十)机械通风降温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1、穿戴工作服。 2、将风机与通风仓房对接,设备安装后要检查设备接地线是否接地,检查风机防护网固定是否牢固。 3、检查风机电源及风机转向。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jh5y2xf.html
6.机械实训报告(精选10篇)作为一名机械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掌握机械的制图与测绘的必要性可想而知。 测绘实训是我们机械设计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学校就根据专业情况学校开设了为期两周的实训课,我坚持听从老师的安排,按计划完成每天的实训任务让学生从中更加深刻的了解机械的设计,制造与研发 ,认真的完成好这次实训,为学好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https://www.ruiwen.com/word/jixieshixunbaogao.html
7.2020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考点:机械安全知识中级安全工程师运动部分是最危险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加工区也是危险部位。 (一)转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 (1)转动轴(无凸起部分): 在光轴的暴露部分安装一个松散的、与轴具有12mm净距的护套来对其进行防护,护套和轴可以相互滑动。 【问题思考】可否使光轴表面足够光滑,防止卷入缠绕伤害? https://www.youlu.com/article-info/zjaq/ANQUAN/142805
8.小学调查报告(通用18篇)四、建议与措施 建议市政府多加监督管理,并派一些人员来巡逻,及时制止路边摊的无证经营。提倡“保护环境”,让小学生不去买垃圾食品。 五、措施 1、希望校长教育学生不买垃圾食品。 2、希望校门口值日干部多加管理,及时制止小学生买垃圾食品。 3、希望老师能给学生讲垃圾食品是怎么生产的.,并讲垃圾食品的危害。 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105225.html
9.《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解决方案(BJBR)》(Yanlz+Unity+SteamVR+VR+AR+MR...++++立钻哥哥:BJBR是以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为核心,主要致力于为高校、职校、科学研究院以及石油化工工厂等机构提供虚拟仿真软件、网络平台及配套硬件设备的开发和技术服务; ++++产品和技术涵盖:化学化工、食品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力学、材料工程、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开发...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96482301
10.有限空间专项应急演练方案(通用7篇)a、顶板事故危险性分析:顶板事故常发生在井下的采掘生产过程中,顶板意外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顶板掉矸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埋压损坏,生产中止等事故。顶板事故有突发性、灾难性和破坏性,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如措施不当还有继发性。 b、顶板事故分类:顶板事故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https://www.oh100.com/a/202301/591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