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sense]PET/CT的排、层、环——排数越多图像越清晰?并不是!
之前遇到:一个患者在香港就诊,说医生给她讲的在深圳有128排的PET/CT,结果弄出来乌龙。
今天这一帖科普PET/CT的排、层、环都是什么意思。排数越多图像越清晰吗?并不是!
PET/CT图像采集主要由PET和CT两部分完成,常说的排数和层数是CT探测器的性能,PET虽然也有层数,但是一般说性能的时候只谈环数。例如一台PET/CT是64排128层24环的设备,翻译过来就是:
把PET探测环展开后如下图,每一小格代表一个晶体单元,每1行晶体组成1环,24行晶体就有24环,所以环数其实就是在探测器Z轴方向上排列了多少环晶体。
“排”(detector-row)是指CT扫描机探测器的阵列数,一般排数越多,探测器宽度越宽,一次扫描完成的宽度越大。有人将多“排”CT称为多“层”CT(multi-sliceCT,MSCT),在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含义相同,即有多少“排”探测器,一次扫描即可完成多少“层”图像的采集。但是,如果每排探测器一次采集重建出2层图像,例如,西门子64层CT,实际探测器是32排,每排出2幅图像,因此一次采集可以形成64层图像。
简单说,主要就是探测器数量的不同,64排就只有64个探测器,曝光一次有64幅图像;128排CT的有128个探测器,曝光一次可以生成128幅图像。
敲黑板,划重点
有利于运动部位的检查,例如心脏。但是对于其他部位来说,检查结果差别不大,都能满足诊断需要。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追求128排的PET/CT!
CT研发经历了2排、4排、16排、32排、64排、128排,256排也有样品了。这种发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心脏血管检查,因为心脏是不能停止运动的。检查越快,运动引起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心脏检查肯定是128排要好于64排。
CT“层”(slice)和“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排”是指CT探测器在Z轴方向的物理排列数目,即有多少排探测器,是CT的硬件结构性参数;而“层”是指CT数据采集系统(DataAcquisitionSystem,DAS)同步获得图像的能力,即同步采集图像的DAS通道数目或机架旋转时同步采集的图像层数,是CT的功能性参数。
通俗来讲,CT的排数是设备的硬件决定的,每排出2层图像。在现阶段,“层”更能精确的评价机器的性能,更符合人们通常的理解,所以一般我们会说CT是多少层的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