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肿瘤君的克星——磁共振(MRI)

MRI是英文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的缩写,即核磁共振成像。是最近几年来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方法,是80年代初才应用于临床的医学影像诊断新技术。它具有无电离辐射性(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切面等)和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因而被誉为医学影像领域中继X线和CT后的又一重大发展。

什么是T1和T2?

MRI在临床的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与CT图像非常相似,二者都是“数字图像”,并以不同灰度显示不同结构的解剖和病理的断面图像。与CT一样,磁共振成像也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例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等的检查。

磁共振成像无骨性伪影,可随意作直接的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或任何角度)切层,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优于CT,磁共振成象借其“流空效应”,可不用血管造影剂,显示血管结构,故在“无损伤”地显示血管(微小血管除外),以及对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方面,有独到之处。磁共振成像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它能敏感地检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故常可比CT更有效和早期地发现病变。

1、颅脑与脊髓MRI对脑肿瘤、脑炎性病变、脑白质病变、脑梗塞、脑先天性异常等的诊断比CT更为敏感,可发现早期病变,定位也更加准确。对颅底及脑干的病变因无伪影可显示得更清楚。MRI可不用造影剂显示脑血管,发现有无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MRI还可直接显示一些颅神经,可发现发生在这些神经上的早期病变。MRI可直接显示脊髓的全貌,因而对脊髓肿瘤或椎管内肿瘤、脊髓白质病变、脊髓空洞、脊髓损伤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椎间盘病变,MRI可显示其变性、突出或膨出。显示椎管狭窄也较好。对于颈、胸椎,CT常显示不满意,而MRI显示清楚。另外,MRI对显示椎体转移性肿瘤也十分敏感。

2、头颈部MRI对眼耳鼻咽喉部的肿瘤性病变显示好,如鼻咽癌对颅底、颅神经的侵犯,MRI显示比CT更清晰更准确。MRI还可做颈部的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异常。对颈部的肿块,MRI也可显示其范围及其特征,以帮助定性。

3、胸部MRI可直接显示心肌和左右心室腔(用心电门控),可了解心肌损害的情况并可测定心脏功能。对纵隔内大血管的情况可清楚显示。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定性也极有帮助。还可显示肺水肿、肺栓塞、肺肿瘤的情况。可区别胸腔积液的性质,区别血管断面还是淋巴结。

4、腹部MRI对肝、肾、胰、脾、肾上腺等实质性脏器疾病的诊断可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确诊。对小病变也较易显示,因而能发现早期病变。MR胰胆道造影(MRCP)可显示胆道和胰管,可替代ERCP。MR尿路造影(MRU)可显示扩张的输尿管和肾盂肾盏,对肾功能差、IVU不显影的病人尤为适用。

5、盆腔MRI可显示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精囊等器官的病变。可直接看到子宫内膜、肌层,对早期诊断子宫肿瘤性病变有很大的帮助。对卵巢、膀胱、前列腺等处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也有很大价值。

6、后腹膜MRI对显示后腹膜的肿瘤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很大价值。还可显示腹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的病变,如腹主动脉瘤、布—查综合征、肾动脉狭窄等。

7、肌肉骨骼系统MRI对关节内的软骨盘、肌腱、韧带的损伤,显示率比CT高。由于对骨髓的变化较敏感,能早期发现骨转移、骨髓炎、无菌性坏死、白血病骨髓浸润等。对骨肿瘤的软组织块显示清楚。对软组织损伤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MRI在什么方面优于CT?

1.没有电离辐射;

2.多方位成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和斜面);

3.解剖结构细节显示较好;

4.对组织结构的细微病理变化更敏感(如骨髓的浸润,脑水肿);

5.由信号强度可以确定组织的类型(如脂肪,血液和水);

6.组织对比优于CT;

7.MRI增强对比剂较CT对比剂过敏少。

MRI造影剂的种类及适应症有哪些

(一)、种类:

1、顺磁性阳性造影剂。常用的有Gd-DTPA(马根维显;磁显葡胺)、Mn-DPDP等。其作用主要使T1缩短,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2、超顺磁性物质。常用的有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有AMI-25和Resovist等。其作用主要使T2缩短,在T2加权像上是低信号。

THE END
1.4种CT的区别及如何选择专家文章一般来说,CT主要分为常规CT扫描、螺旋CT、多排探测器CT、电子束CT,在检查时间上有所区别,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CT。具体分析如下: 1.常规CT扫描:检查的时间比较长,做完该检查后,图片的分辨率一般不是很高。 2.螺旋CT:此检查在扫描时会沿检查床纵轴方向匀速运动,并且X线球管还可连续进行转动、曝光,检查...https://m.bohe.cn/article/mip/dy0zpu3yknitc36.html
2.2018级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在各级医院及大型医疗设备公司从事X线检查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和大型医疗设备公司专技工等相关工作。 发展岗位群:经过半年到1年的专业岗位培训,可以从事核医学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等工作,也可以在医学影像设备相关企业,从事生产...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8.htm
3.CT辐射与核辐射的区别核辐射是来自某些物质的放射性衰变,比如铀、镭等元素的放射性衰变会产生α、β、γ等射线。核辐射的种类比较多,包括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其中粒子辐射包括质子、中子、重离子等。核辐射的剂量一般比CT辐射高,而且其影响可能更加深远和复杂。 总的来说,虽然CT和核辐射都存在一定的辐射,但它们在来源、性质和剂量等方面...https://m-mip.39.net/askar/mipso_s9cxpiy.html
4.经颅多普勒和头颅CT的区别3、检查费用: 经颅多普勒检查的费用一般在60-100元,颅脑CT可能相对较高,需要150-300元不等,具体费用需根据设备种类、检查部位等决定。 建议患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时,选择正规医院,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https://www.xywy.com/arc/338145.html
5.凯迪拉克ct5和ct6区别有什么ct5的长宽高分别为4924/1883/1445mm,ct6的长宽高分别为5223/1879/1492mm。在尺寸上,ct6比ct5长了近三十厘米,在空之间的舒适性上,ct6比ct5好。 凯迪拉克CT6的主动安全配置比CT5多了夜视系统,夜间驾驶更安全。 Ct5和ct6使用不同的动力系统。Ct5采用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而ct6采用两款发动机,一款是2.0升涡...https://m.pcauto.com.cn/baike/202085/379694/
6.X光片CRDRCT与核磁共振的区别?三、两者对人体的辐射不同,CT相对来说对人体的辐射更大一些;DR检查和CT检查是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都是通过X射线来进行扫描成像,都有辐射。DR检查和CT检查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像的图像数不一样,DR显示的图像是一张片子,而CT显示的是多层图像。DR和CT的辐射剂量也是不一样的,DR的辐射剂量低,CT的辐射剂量大,以胸部...https://cont.jd.com/pccontent/11590481
7.质粒(Plasmid)与载体(Vector)的区别(+)pET303/CT-HispET302/NT-HispET300/NT-DESTpET301/CT-DESTpET-5b(+)pET-17bpET102/D-TOPOpET-5a(+)pET-31b(+)pET-3b(+)pET-43.1pET-41pET-41a(+)pET-28b(+)pET-42b(+)pET-3a(+)pET-23d(+)pET-41b(+)pET-44b(+)pET-42c(+)pET-41c(+)pET-45b(+)pET-33b(+)pET-39b(+)pET-...https://www.bncc.com/bbs/topic_2420.html
8.润心科普零基础读懂X光CTB超核磁共振的区别!一次讲清!去医院看病,医生一般都会开些影像检查,比如X光、CT、B超、核磁共振(MRI)……同样是拍片子,为什么要分这些种类?这些检查又都适配身体哪些部位或是疾病呢? 由于工作原理的不同,X光、CT、B超、核磁等影像设备能够探查的层次也不同。 X光——把东西拍扁看 ...http://www.xzksyy.com/articles/959.html
9.威兰德臻瓷和全瓷牙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系列,一个是种类,但威兰德...定义与分类:一个系列,一个种类 威兰德臻瓷,顾名思义,是威兰德公司精心打造的一款全瓷牙系列。它以二氧化锆为主要原料,通过不错的制造工艺,打造出既坚固又美观的牙齿修复体。 而全瓷牙,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指的是所有不含金属内冠、采用与牙齿颜色相近的瓷材料制成的修复体。因此,威兰德臻瓷可以看作是...https://m.beise.com/note/54688.html
1.ct计算机断层扫描原理通俗,一张图告诉你:MRICTX早前在Marie Claire有分享过关于体检的知识,我们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咨询,什么是MRI,什么是CT,什么是X-Ray?傻傻分不清楚。其实X-Ray、电脑断层扫描(CT)、磁力共振(MRI)都是影像检测的方法,帮助医生更精準的定位和发现病情。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医生需要我照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检查呢?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有没有辐射?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711223/article/details/118869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