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课程拟对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最为直观的描述,从而形成的课程特色是重点阐明射频识别技术的物理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内容丰富的技术要点和技术应用,从而以点带面形成与其他平行课程相辅相成的局面。
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2、把握射频识别系统的区别特征;
3、进一步梳理宏观电磁场基本理论的知识体系脉络;
4、熟悉并具备射频识别系统的物理基础,从而掌握射频识别的基本作用原理;
5、具备对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设计、仿真、研发和测试等一整套流程的实现能力;
6、了解射频识别系统在日常社会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应用。
表1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1
2
3
4
5
6
通过学习电气工程类课程,掌握电力电子、集成电路、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等课程知识,熟悉电力电子装置或集成电子设计、运行方法。
√
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具备初步的电子产品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的策划能力。
能够跟踪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了解和学习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知识和技术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采取随堂作业、课后作业、以及随堂测验相结合。
《电磁场理论》、《电路原理》、《天线原理》、《电磁兼容原理》、以及《微波技术》等。
参考教材:
1、“RFIDHandbook:FundamentalsandApplicationsinContactlessSmartCards,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andNear-FieldCommunication”,3edition(August2,2010),KlausFinkenzellerandDrteMüller,JohnWiley&Sons,Ltd.
2、《RFID技术及应用》,唐拥政,王明辉,王春风,2014年10月,江苏大学出版社
3、《无源RFID电子标签天线理论与工程》,邓小莺,汪勇,何业军,2016年5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其他推荐教材:
1、《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许毅,陈建军,2013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2、《射频识别技术》(第3版),[德]KlausFinkenzeller著,吴晓峰,陈大才(译),2006年10月,电子工业出版社
3、《UHFRFID标签天线设计、仿真及实践》,章伟,甘泉,2012年11月,电子工业出版社
【关于课程最晚将于2020年进行教学性质变更与改革的预通告说明】
受新制定的2017版培养方案影响,本课程将由原“32学时2学分理论课”调整为“32学时1学分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相应也将出现重大改变,我们将在此过渡期间不断更新资源、改进方式方法,最晚于2020年过渡调整完毕,特此说明。
2019年(2016级)以前(含)课程安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版本科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EducationPlanforSpecialtyin
Ele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6)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干学科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Major
Ele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MajorDisciplines
Physics,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
计划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Duration
4Years
DegreeGranted
BachelorofScience
所属大类
电子信息类(理学)
大类培养年限
1.5年
Disciplinary
Ele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
1.5years
理论教学建议进程表(节选)
TheoryCourseSchedule(Selected)
课程
类别
CourseClassifi-
cation
性质
CourseNature
课程编号
CourseNumber
课程名称
CourseTitle
学分Crs
学时分配Including
建议修读学期
SuggestedTerm
总学时
Tothrs.
实验
Exp.
上机
Ope-
ration
实践
Prac-
tice
课外
Extra-
cur
专业课程SpecializedCourses
必修课RequiredCourses
4050361120
C语言综合实验
IntegratedExperimentsofClanguage
32
4050231110
信号与线性系统
SignalandLinerSystem
64
8
4050167110
数据结构与算法B
DataStructuresandAlgorithmsB
2.5
40
4050030110
电动力学
Electrodynamics
48
405013911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B
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B
4.5
72
16
4050133110
量子力学B
QuantumMechanicsB
4050198110
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原理A
TheoryofMicrocontrollerandMicroprocessorA
4050079110
光电技术
OptoelectronicTechnology
3.5
56
4050083110
光电技术实验
OptoelectronicTechnologyExperiment
0.5
4050281110
电子信息技术实验
ExperimentonElectronicInformationTechnology
4050195110
微波技术与天线A
MicrowaveTechnologyandAntennaA
4050190110
通信原理B
CommunicationPrinciplesB
4110071110
数字信号处理A
DigitalSignalProcessingA
10
4050197110
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应用B
ApplicationofMicrocontrollerandMicroprocessorB
4050264110
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A
RFIDtechnologyandApplicationA
7
小计Subtotal
43.5
736
74
46
2020年(2017级)以后(含)课程安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版本科培养方案
Ele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7)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BasicDisciplinaryRequiredCourses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