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和逻辑处理终端几部分组成[1]。如图1所示。
图1身份识别验证系统原理图
电子信息卡也称为智能标签,由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组成的超微型的小标签,其内置的射频天线用于和阅读器进行通信。阅读器:阅读器又称读头、读写器等,它在RFID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与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同时接受来自主机系统的控制指令。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
3RFID身份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的设计
在本系统中,选择MIFRAE1K做为电子标签[2-3],读卡器选择ACS公司的ACR122S读写器,支持ISO14443无线射频卡通信协议,适用于MIFARE1K通信操作,并且提供了LED,蜂鸣器用于配合验证身份,此外利用其RS232接口与FASTRAX进行验证通信,系统物理结构如图2所示。
图2身份识别验证系统物理结构部分
3.2身份识别系统认证协议设计
无线射频技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读卡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认证流程和通信安全性需要特别设计,本文采取的认证机制运用了读卡器和标签的互相认证。在这种认证机制中,读卡器与电子标签卡在出厂设置时都会存储一个公共的认证密钥K,并认为这个公钥是安全的,此公钥用于计算随机通信密钥,每次通信交易的密钥都会有所区别,无法被其他设备所复制。其机制流程如图3所示。
图3鉴别机制[4-6]
鉴别机制的执行过程如下:
(1)读卡器向射频卡发送认证请求命令。
(2)信息卡返回初步认证数据。
(3)读卡器接收响应后,产生随机数A并且和公共密钥K加密运算用形成公钥信息发送给射频卡。
(4)信息卡接收到读卡器的公钥与已有的公钥比较,相同则解密随机数A并产生随机数B,用公共密钥和B进行加密形成二次认证数据发送给读卡器;不相同则认证失败。
(5)读卡器成功接收后将接收的二次验证信息利用随机数B运算产生的数据再一次发送给信息卡,并用公共密钥解密,解析出随机数A′并与之前的随机数A对比,相同则认证成功;否则认证失败。
4结语
参考文献:
[1]曾繁景,刘瑞东,李红波.基于RFID车辆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J].通信技术,2009,42(08)l132-134.
[3]PhilipsSemiconductors,MifareStandard1K/4KByteCardICMF1ICS70FunctionalSpecification[EB/OL].[2008-10-10].
[4]周,杨杰.车载GPS/GPRS实施定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武汉理工大学,2007.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船闸自动排队管理系统;具体应用
1射频识别指技术原理分析
2船闸自动排队管理系统运用射频识别技术的必要性
3具体的技术运用
3.1系统构成
3.2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徐红娜,陈肖宇.射频识别技术在船闸自动排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上海水务,2012(1):122-124.
[2]郭伟.射频识别技术理论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4(7):129-132.
[3]熊伟,贾庆升,马收.射频识别技术在钻完井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断块油气田,2014(1):100-103.
[4]马强.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企业仓库定位自动化方法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3(1):243-245.
[5]沈冬青.RFID射频识别技术标准解析及现状研究[J].中国安防,2011(4):37-40.
关键词:RFID现代物流管理智能化物流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是无线通信IC和天线所构成的组件的通称。它的成品有着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大小,不过其基本的卡片型、硬币型及有印刷天线的纸张等,不过其基本的功能却是一样的,只要配搭专用的读写器(READER/WRITER),就可以从外部读取或写入信息。
但这种仅能提供单一功能的RFID,却扮演了实现ubiquitoous(网路无所不在)社会的牵线者,正牵起一股狂大的旋风。服饰业、食品业、物流业等许多业界已开始认真思考以此项技术代替传统的条形码系统。在欧美各国,包括了美国的WalMart、英国的特易购Tesco、德国的Metro等大型的连锁式零售企业,都以提升公司内部物流系统的效率为目标,相继宣布未来将在2005-2006年间,正式采用RFID系统。
由此可见,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在全球的零售业界掀起了一股旋风,而与其休戚与共的现代物流业,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一旋涡。
现代智能化物流管理
现代的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为主要形式、由物流和信息流相结合的、涉及供应链全过程的现代物流系统。在信息化时代里面,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和管理的现代化,现代物流配送也将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管理的电子化及信息化,配送各环节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物流配送的新时期。
射频识别技术的技术优势分析
条形码技术,曾在识别系统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在这种技术在许多场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条形码虽然很便宜,但它的存储能力小、不能改写等的缺点均限制了它在自动识别领域的应用。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底下,在我们对大存储量信息载体和无线信息交换方式的需求下面,RFID技术应运而生。而要把自动识别技术与现代的物流管理相结合,在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RFID技术较之以传统的识别技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见表1):
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无论是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是现代更强调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要通过向商品流通过程当中不同的对象提品或服务以换取利润。因此,商品从生产、储存、运输到流通,这一完整的物流管理的流程里面,RFID智能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能帮助我们在其中不同的范围或领域内改进业务
的效率和效益,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零售领域
无论是一包糖果,还是一台冰箱或者电视机,在外包装上加印规范的条形码,已经是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常规的步骤。在商品流通企业,例如大型超市,店员通过扫描条形码来结账和统计库存也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场景。
然而,这一场景可能很快要成为历史,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可能将要消失,而由加贴或者隐藏在包装内的智能识别标签(RFID)取而代之。RFID的应用,将使企业的产品和商品信息统计在无形中自动完成,大大提高运营效率。
物流运输领域
在该领域内RFID的广泛应用,能够使得货物运输过程中人为参与因素大量地减少,籍此获取更准确的货物信息,实现货物有效的在途控制。同时,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管理者而言,就是可以随时地监控全局,更好地调整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
商品库存领域
智能化的库存管理,能够帮助我们精确地监控产品的流动情况,实现库存状况的实时控制,从而提高生产透明度和生产效率。
RFID技术的运用,能使我们通过无线射频信息的收集而直接完成商品的入库工作。货物的实时位置和运动信息,都直接由RFID系统进行实时跟踪,仓库工作人员只需借助RFID的收发天线和读写器的帮助,即可把货物的信息记录入库。同时,RFID系统还可以根据货物标签中所记录的有关数量和体积等的信息,指示出最合适的仓储位置,以达到仓储空间的最优化利用。而在货物清点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自动跟踪RFID标签,极大地提高清点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生产领域
关键词:射频技术;岩土剥离;自动计量
1.引言
岩土剥离计量是困扰我矿的一大难题。多年来,我矿一直采用人工进行计量,由于剥离运输车流量过大,而车辆在经过计量房时并不停下,只是通过人工来数过往车辆并记录下来,有时难免出现差错,甚至出现虚报的现象,而驾驶员的工资是直接与产量挂钩的。因此,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我矿部的成本核算。针对这一现象,我矿决定与昆明恒瑞通经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岩土剥离计量项目。该项目将我矿正在使用的4个排土场作为管理试点,建立4座车辆过往数据采集基站,在每辆运输车辆上安装RFIC卡。只要装有RFIC卡的车辆经过数据采集站,系统将自动记录该车辆的情况,实现了岩土剥离自动计量,做到准确无误。
2.场地主要情况:
多尘、雷区、震动、场地多变、路径多变。
3.技术简介
针对上述需求和设计目标,我们认为将涉及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手段,并使用这些技术来实现本项目的设计目标:
(1)RFID射频识别技术;
(2)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
(3)WLAN无线局域网;
这些技术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已经能够满足目前的应用需求。
①、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正被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常以此作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性信息。应用中将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品上,作为待识别物品的电子标记。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可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互传信息,通常的情况是由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收到的阅读器的命令,将内存的标识性数据回传给阅读器。这种通信是在无接触方式下,利用交变磁场或电磁场的空间耦合及射频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实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另一主要性能指标是阅读距离,也称为作用距离,它表示在最远为多远的距离上,阅读器能够可靠地与电子标签交换信息,即阅读器能读取标签中的数据。这里我们采用能在3~100m范围内可调的读写系统,可以在现场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来调节。
②、工业级网络数字相机,随着数码相机的日益普及,工业方面的应用产品也在市面上出现,它具有以太网络接口,高分辨率,直接连入企业网络中就能够使用,可将拍摄到的高清照片传递到指点位置。
③、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技术,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无论从操作界面,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已经非常强大,对于一般的应用通常都是过剩的
④、WLAN就是指的无线局域网,使用IEEE802.11协议的无线数字通讯方式,目前常用的有11Mbps的802.11b,54Mbps的802.11g以及300Mbps的802.11n几种速率方案,其中54Mbps的方式最常见。由于其覆盖范围较小,通常在300米的视距范围以内,一般用于有线网络的末端进行小范围的信号覆盖,比如家庭或公共热点地段使用。大功率无线局域网络设备通常是网桥,用于定向无线数据通讯。
4.设计方案
在装载设备和排土场的关键路径上建立独立运行的基站,采集过往运载设备的识别信息和装载量图片。采用人工携带便携计算机到基站附近连接基站,将基站中采集到的数据下载到便携计算机中,带回企业网络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基站由远距离读卡器、网络数码相机、工控计算机、无线路由器和把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基站交换机构成。当然,还有不间断电源、放置这些设备的机箱、以及将相机和读卡器安置到足够高度位置的支撑架。
在每台运载设备的合适位置安放一张电子标签,用于基站识别每一辆安装了电子标签的车辆。
基站内的无线路由器,采用小功率设备,主要用于将基站内采集,编好的数据组下载到便携计算机中。基站数据采集人员定期携带便携计算机到基站附近,通过无线局域网的链接方式,连接到基站内网,将数据下载。基站内的系统在工控机操作系统没有崩溃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wlan连接到基站服务器,采用仿真终端模式进行维护,避免在基站内部放置显示器、鼠标、键盘等设备。
本系统从物理情况来看分为后台信息处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以及基站系统3个部分构成。
(1)后台信息处理系统。
后台信息处理是各基站数据的汇总点,是一套常见的带数据库应用的专用MIS系统,如图2所示的流程结构。各基站下载来的数据,通过便携计算机上的数据传输系统将数据导入到系统中。与调度的排班表进行合并处理以后,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上,同时,该服务器与企业局域网交换设备相互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到企业协同平台上去。
系统中保存有运载设备,运载设备和电子标签的对照关系,驾驶员等基本信息,这些作为基础数据保存于服务器中。
日常通过输入排班表,结合车辆和电子标签的对照关系,后台处理系统就可以将基站传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计算自动每个驾驶员、每车的作业往返次数。这是本项目的最终目的。
所生成的统计数据可以通过企业内局域网,在企业协同管理平台上使用,有关权限和数据安全,遵从协同平台上的对权限的设置。
(2)数据传递系统。
由于目前采场范围内建立固定的通信通道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不得不采取人工获取基站数据的方式维持系统的正常运作。
由人工携带便携计算机,到达需要采集数据的基站附近,通过便携计算机上的无线网卡联通基站内网,下载基站内自上次采集以后的数据。之后,将采集了数据的便携计算机带回企业局域网内,上传到后台信息管理系统中进一步处理。
(3)基站系统
基站内系统无需取得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即可运行,这样可以使得两个基站的配置完全一致。
5.结论:
该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虚方量10-20万m,若按5元/m的成本计算,每年可为矿里节约成本50-100万元,同时可以杜绝虚报假报等现象,真正做到按劳分配。
[1]昆阳磷矿岩土剥离计量项目设计方案
[2]昆阳磷矿剥离运输统计报表
[关键词]RFID技术商品防伪票务防伪证件防伪
一、商品防伪
二、票务防伪
目前,在交通运输及旅游景点,假票据事件屡有发生,在这些领域,应用RFID技术防伪较为迫切,同时也十分方便。例如在火车站、地铁,以及旅游景点等人流多的地方,采用RFID电子门票代替传统的手工门票既提高效率,又起到防伪作用,一举多得。再如在比赛和演出等票务量比较大的场合,用RFID技术对门票进行防伪,不仅不再需要人工识别,实现人员的快速通过,还可以鉴别门票使用的次数,以防止门票被偷递出来再次使用,做到“次数防伪”。
三、证件防伪
目前国际上在护照防伪、电子钱包等方面已可以在标准护照封面或证件内嵌入RFID标签,其芯片同时提供安全功能并支持硬件加密,符合ISO14443的国际标准。国内在此领域也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应用,二代身份证的推广应用就是此方面的典型代表。相信这一技术很快在重要证件发放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防伪的功能,RFID标签还具有非接触识别、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突出特点,因此它可在更广泛的场合中应用。在国外,射频标签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物流等众多领域。其特有的高准确率和快捷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效率。例如:在商品流通领域,RFID采集的物品数据只有放到包含生产、运输、销售等企业在内的大网络环境下才能真正实现物品的自动化管理,这就需要一个开放互联的网络支撑。在这个网络上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共享、调配,配合无线技术手段实现货物追踪、定位等功能。而在交通领域,由于其流动性大、全国交通一张网的特点,高速公路收费不停车系统对开放、统一的网络支撑需求尤为迫切。而通信运营商多年的网络建设、运营经验使其在基础服务平台提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供热计算;系统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近年来,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作为一股新势力突飞猛进。供热系统是我国现代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然而在我国的供热计算系统受科学技术的限制,计算不规范、不合理,造成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供热计算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我国供热计算系统缺乏科学的计量手段,供热系统的管理水平落后,供热计量装置功能少、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所以,为了促进我国供热产业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规范供热计算,从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概述
射频识别技术承载的是电子式的信息,其内容信息可以经过加密保护,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其信息的存储容量是相当大的。
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
2.射频识别技术的供热计量系统研究
供热计量是以集中供热为前提的,不断满足用户室内暖环境需求,为了增强用户节能的意识,保障双方的利益。通过采用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方法和收费政策,实现按户计量和收费。供热计量实际上就是根据用户用了多少进行计算收费的[2]。在我国现阶段的供热计量过程中,由于计量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会造成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纠纷。利用科学的技术对供热系统进行计量,保障供热商和用户双方的利益是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
2.1供热计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热计量表就是测量用户在供热系统所用的热量,是供热计量的基础,在现代化居民住宅中,人们用暖的主要设备是空调和热水器,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在热计量表具中主要有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将热计量表安装在采暖设备的管路上,当有热水流过的时候,计量表就能快速的对水温自行测量,同时用户可通过调节暖气的温度控制阀对室内温度进行设定,达到降低耗热量的目的。热量表根据所测到的热量多少并自行计算采暖设备的热量值。
2.2供热计量系统方案设计
2.3测量表
2.4传感器
在供暖计量系统中,传感器在接收到热量时候,会自动的测量温度,并且实行实时记录,在射频识别技术下,传感器能够快速扫描供暖系统在测量表中数据,并反馈到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
2.5控制系统
3.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供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供热计量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居民采暖的过程中形成节能的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供热计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射频识别技术有效的实现供热计算的智能化,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妍艳,赵陈捷,董福麟,王随林.某市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调研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4(01).
关键词:射频识别电力设备巡检数据采集
1、引言
电力设备巡检是电力行业的日常工作,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直接影响到一定区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而传统的采用人工巡检、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巡检方法存在很多人为因素,且不便于查询、管理。
本文总结了采用RFID技术在电力方面的应用,并了解了射频识别技术在非电行业的应用,借鉴其经验,以便能更好的用于电力系统。
2、RFID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家用电器和生产设备都依赖电力运行。一旦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和事故,轻则给一定区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重则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陷入瘫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有必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来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2.1RFID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应用
王越等提出了一种能实时传送巡检数据的变电站巡检方案,该方案采用内置有RFID读写器和GPRS模块的便携式数据采集器,当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时,将检查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录入数据采集器内的嵌入式数据库,并将巡检数据通过GPRS实时上传至中心服务器。
2.2电力设备标识化管理
2.3电力监测
2.4电力设备动态缺陷管理
张龙斌等提出了基于RFID的电力设备动态缺陷管理系统。该系统中用RFID标签标识设备,并随着设备的使用逐渐产生动态信息,从而在环境各异的现场实现对检修设备操作快捷、安全的目的。
3、RFID技术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3.1矿产领域
李雪连等介绍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出的煤矿安全生产可视化监控系统。该系统将射频标签安装在移动的载体(人或机车)上,阅读器安装在固定的载体(井下坑道、作业面的交叉道口等)上,阅读器及各种传感器或基站联至井上GIS可视监控平台,可以实现机车和人员的可视化定位跟踪管理,并可对各种危险因素的状态及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分析、预警,实现有效的矿井安全管理、灾害预警及抢险救灾。
3.2产品质量追溯
施亮等提出了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结构体系,采用RFID技术构建的肉牛养殖可追溯系统。肉牛入场时,饲养员将根据每头牛的初始信息,使用固定读写器统一对牛耳标(射频标签)写入信息(如按系统预设自动生成的肉牛唯一标识号、肉牛的原产地信息、免疫信息和治疗记录等肉牛个体信息)。
3.3资产管理
刘芳等提出了将RFID技术运用于设备管理的方案,主要由电子标签、固定式阅读器、手持式阅读器、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四部分组成。把射频标签安装在设备的表面或内部,当设备进入阅读器天线识别范围内时,即固定式阅读器或手持式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读取标签中的设备信息,通过网络将设备信息上传至设备管理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处理。
4、结语
[1]郭碧翔,郭凯军,孙伟红.基于PDA的变电智能巡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气技术,2009(4):69-71.
[2]黄玉兰.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3-20.
[3]柯伟.基于RFID的电力企业巡检管理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3):708-709.
关键词烟用物资管理射频识别烟草业
中图分类号:F253.9文献标识码:A
AReviewonMaterialManagementforPlanting
TobaccoBasedonRFIDTechnology
LIUJun[1],LIJiajun[2],HEYi[2],JIAOJian[2],TIANBiwen[2],JINXiang[2]
([1]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Guizhou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Guiyang,Guizhou550004;
[2]GuizhouCompanyofChinaTobacco,Guiyang,Guizhou550004)
AbstractThematerialforplantingtobacco(i.e.tobaccomaterial)isoneofthemostimportantproducematerialinthetobaccoindustry.Underthebackgroundofthe"agricultureinformatization",howtomakeuseofRFIDtechnologytoefficientuseofmaterialshasbecomeaproblemtobesolved.Thisarticlefromtheviewapplicationinmaterialmanagementforplantingtobaccoasthebreakthroughpoint,combingtherelatedliteratureathomeandabroad,toprovidethereferenceforresearchersofcigarettematerialmanagement.
Keywordsmaterialmanagementforplantingtobacco;RFID;tobaccoindustry
0引言
烤烟生产烟用物资(简称烟用物资)是烟草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烟草业第一道生产环节中的主要投入,我国每年投入到烟用物资上的资金高达2100多亿元,如何规范、高效地管理烟用物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打造“数字农业”的战略规划下,基于射频识别技术①的烟用物资管理初显“神力”,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更通过规范的、精细化的管理改善了以往粗放型管理带来的物资浪费,有效避免了物资的损耗。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烟用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文献发现,国内外在烟用物资管理方面大都采用射频识别(RFID),我们就从RFID作为切入点,系统地综述烟用物资管理研究文献,希望能够为众多烟用物资管理研究者提供参考。
1RFID在国外烟草行业应用的文献综述
由于卷烟产品事关消费者(卷烟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往往在产品安全和质量方面比一般商品要求更高。国外专门研究RFID在烟草业应用的文献极少,大多围绕卷烟运输和仓储两方面进行研究。
Inkinen(2006)⑤对芬兰坦佩雷(Tampere)地区大型烟草企业的物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表明,利用GPS定位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运输车辆,实时掌握烤烟生产烟用物资位置更具优势。
Warren(2007)⑥通过研究RFID技术在英国利物浦地区烟草企业中普及的过程,发现大型烟草企业如果采用RFID来管理物资可以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烟草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的损耗。
Poncet和Ripert(2007)⑦通过研究2006年RFID在法国烟草企业的普及程度,提出采用E-R方法分析烟草物资采购信息(包括物资采购内容和数量信息、生产厂家信息、生产批次信息等),建立物资采购信息数据库。
2RFID在国内烟草行业应用的文献综述
国内方面,自2003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启动烟草行业“一号工程”(“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在业内的俗称)以来,RFID技术在烟草行业内的应用研究逐渐兴起。最先开展这方面研究的是浙江省烟草行业和云南省烟草行业。目前,上海、湖南、陕西、山东等省的烟草行业也正在努力推进RFID的应用,它们大都参照浙江和云南烟草行业的方案。
2.1RFID在浙江省烟草行业的应用
浙江省烟草行业对于RFID的应用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卷烟运输,二是卷烟仓储。
杭州烟草公司的许勇(2007)⑧分析了RFID在烟草行业卷烟成品工商对接中的应用,提出RFID项目主要包括码垛数据生成、码垛数据调整、按垛出厂扫描三部分。他认为,915MHz无源RFID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就是按托盘(垛)出货扫描和按托盘(垛)到货扫描系统的首选产品,浙江中烟工业公司已经和浙江省烟草商业企业的18个配送中心仓库实现了以托盘和电子标签相结合的卷烟成品出入库。
杭州卷烟厂的李钰靓(2009)⑨提出了在工业企业出库环节使用RFID技术进行整托盘出库扫码,商业公司整托盘入库扫码的总体方案。
2.2RFID在云南省烟草行业的应用
对于RFID的应用,云南省烟草行业较之浙江省烟草行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仅应用在卷烟运输和仓储,还应用在烟叶收购、烤烟生产管理。
红河集团的安裕强和欧阳世波(2012)认为,云南省是我国烟草产量、销量第一大省,因此,云南省烟草行业对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运用一直走在各省前面,现已处于行业领军地位。对于RFID的应用,云南省烟草行业较之浙江省烟草行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仅应用在卷烟运输和仓储,还应用在烟叶收购、烤烟生产管理。卷烟工厂引入射频识别后,可以有效地对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流信息进行整合。将卷烟生产的主要原辅材料、备件和成品卷烟的信息流(商品EAN-13条码、国家一号工程码)和生产工艺流进行信息匹配,实现柔性化生产。
2.3RFID在其它省市烟草行业的应用
广东省烟草公司梅海青(2009)指出,RFID在烟草企业的应用主要在物流领域例如片烟物流、烟丝物流、成品物流、备件物流等方面。在传统的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物流效率低灵活性差的弊病,使用RFID技术可以起到根治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仍停留在基于RFID的卷烟生产、运输、仓储系统构架以及烟叶收购、烤烟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划分这样的表层研究阶段,研究不充分、不成熟。因此,可以说,国内外学术界在烤烟生产烟用物资使用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就现有研究来讲:(1)还没有学者从理论上探究RFID对烤烟生产烟用物资使用管理网络的基础性作用;(2)几乎没有直接构建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烤烟生产烟用物资使用管理网络;(3)大都是一种理论上的RFID技术构架设计,没有从烟用物资使用的整个流程、制度和技术上进行系统规划。
通过梳理国内外基于RFID的烟用物资管理文献,本文希望为烟用物资管理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农业生产信息化”和“数字农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基础,更是将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但要在理论上研究基于RFID的烟用物资管理,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FID的操作应用,这也将是未来的一大研究方向。
资助项目:2013年度贵州省科技厅、贵州财经大学联合基金软科学项目“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研究及应用”(黔科合体R字[2013]LKC2016号);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科技项目“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使用管理研究”(201224)
注释
②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FallingThroughtheNet:TowardDigitalInclusion[R].WashingtonD.C.,U.S.A.:NTIA,2006.
③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UnderstandingtheInternetofThings[R].Paris,France:OECD,2007.
④MinistryofEconomicDevelopment.ElectronicCommerceinNewZealand:ASurveyofBusinessUseoftheInternet[R].Wellington,NewZealand:MinistryofEconomicDevelopment,2000.
⑤TommiInkinen.TheSocialConstructionoftheUrbanUseofInformationTechnology:TheCaseofTampere,Finland[J].JournalofUrbanTechnology,2006.13(3):49-75.
⑥MartynWarren.TheDigitalViciousCycle:LinksbetweenSocialDisadvantageandDigitalExclusioninRuralAreas[J].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007(31):374-388.
⑦PatricPoncet,BlandineRipert.FracturedSpace:aGeographicalReflectionontheInternetofThings[J].GeographicalJournal,2007,(68):19-29.
⑧许勇.RFID在烟草行业卷烟成品工商对接中的应用[J].金卡工程,2007(5):52-53.
⑨李钰靓,等.基于Profibus的烟丝装箱RFID应用控制系统[J].烟草科技,2011(12):14-17.
⑩谭仲夏.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在烟草上的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35(9):73-76.
全英玉,冉文学,赖平等.RFID技术在仓储领域的应用.物流技术与应用,2007.12(1):88-90.
安裕强,欧阳世波.基于射频识别的卷烟工厂物流PLC控制系统的设计[J].物流技术,2012.31(1):83-86.
刘炎艳.基于RFID-GIS的烟草物联网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4.
陈超.面向西安烟草仓储管理的RFID接口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3-41.